2019安徽教師考編教綜-教育學-高頻考點歸納二

2019安徽教師考編教綜-教育學-高頻考點歸納二

四、各種理論和分類學說

1.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說

生物起源說代表人物是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利托爾諾和英國教育家沛西·能。生物起源論者基本錯誤是混淆了動物的本能活動與人類社會教育活動的根本區別,否認了教育的社會性。

心理起源說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國教育家孟祿。教育的生物起源論和心理起源論從不同角度揭示了早期教育的特點及其源起,但他們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認了教育的社會屬性,否認了教育是一種自覺的、有意識的活動,把動物本能和兒童無意識的模仿同有意識的教育混為一談,易公教育因而都是不正確的。

勞動起源說

勞動起源論者力圖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闡明教育的起源,特別是運用恩格斯在《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中闡述的人和人類社會起源的觀點,提出教育起源於勞動。

2.個體身心發展的動因

內發論。強調人的身心發展是由自身的需要決定的,身心發展的順序也是由人的生理機制決定的。如孟子、弗洛伊德。

外鑠論。其基本觀點是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環境的壓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響和學校教育。中國古代的思想家荀子、英國的洛克、美國的華生都持有同樣的觀點。

實踐主體論。

3. 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因素

遺傳決定論

遺傳決定論的創始人高爾登。美心理學家霍爾說:“一兩的遺傳勝過一噸的教育”。我國古代思想家董仲舒從神學化思想體系出發,提出了“性三品”說,歸遺傳決定論者一派。

環境決定論

環境決定論又被稱為養育論。洛克的“教育萬能論”。洛克在《教育漫話》中指出,兒童猶如一塊“白板”,他們長大後,是好還是壞,有用還是無用,感到幸福還是痛苦,主要是由他們所受的教育決定的,即“人類之所以千差萬別,就是由於教育之故。”華生的“環境決定論”。

4.兩種不同價值取向教育目的觀

對於教育發展歷史上先後出現的諸多有關教育目的的主張,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個人本位論,另一類是社會本位論。

5.歐美現代學制主要有三種類型:

 西歐雙軌制。以英國的雙軌制為典型代表,法國、前西德等歐洲國家也屬於這種學制類型。兩軌之間互不相通,互不銜接。這種學制顯然不利於教育普及。

 美國單軌制。這種學制有利於教育的普及,在形式上保證任何學生都可以由小學而中學直至升入大學。其特點是教育參差不齊、效益低下、發展失衡,同級學校之間教學質量相差較大,許多學校的水平不高。

 前蘇聯型學制。蘇聯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制定了單軌制學制。它被稱為中間型學制又稱“Y”型學制。這種學制試圖融會單軌制與雙軌制之長,兼顧公平與效益;既有利於教育的普及,又使學術性保持較高水平。但由於課時多、課程複雜,教學計劃、大綱和教科書必須統一而使教學不夠靈活,特別是地域性較強的課程得不到很好的發展。

6.收集研究資料是研究過程中費時最長、費力最多的階段。最基本的資料收集方法有以下幾種。

現場觀察法

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法被譽為社會學研究的第一方法,也是教育研究中最重要的資料收集方法之一,具有標準化、匿名性、間接性等特點。一般說來,一份完整的問卷,通常由四個部分構成:標題,指導語,問題,結語。問卷法難在問卷設計。

訪談調查法

運用訪談法收集研究資料,難在訪談過程的控制。有效控制訪談過程,是訪談成功的重要保證。

教育實驗法

文獻研究法

程序步驟包括:易公教育1.準備階段。2.蒐集階段。3.閱讀階段。4.整理階段。5.運用階段。

五、各種特點

1.原始社會的教育主要具有如下特點:

教育的非獨立性。教育的原始性。教育的平等性、普及性。

2. 現代教育新特徵:

教育同生產勞動從分離走向結合;普及性和多樣性;科學化水平日益提高。

3.教師勞動的特點

勞動對象的能動性;勞動方式的示範性;勞動手段的創造性;勞動效果的隱含性;教師勞動時空的廣延性;個體性與集體性相統一的工作方式。

4.良好師生關係的特徵

民主平等;尊師愛生;教學相長

5.義務教育具有三個基本特性:強制性。普遍性。免費性。

6.終身教育具有這樣一些特性:民主性(普及性)。 形式多樣性。連貫性。自主性。

7.課外活動特點有:組織上的自主自願性。形式上的靈活多樣性。內容上的靈活性和廣泛性。過程上的實踐性。

8.綜合實踐課程特點:有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9.教育法的特點

一般特點:國家意志性、強制性、規範性和普遍性

區別特點:單向性、柔軟性、指導性和廣泛性

教育法功能:規範功能、標準功能、預示功能、強制功能

六、各種功能

1.教育的經濟功能

教育是勞動力再生產的基本途徑。

教育是科學技術再生產的最有效形式。

教育是創造和發展新的科學技術的重要基地。

2.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的文化傳承功能。教育的文化選擇功能。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教育的文化創新功能。

3. 教育目的的功能

 第一,導向功能。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動的出發點。

第二,調控功能。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動的依據。

第三,評價功能。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動的歸宿,它是評價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

七、各種教育啟示

1.個體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的教育啟示

  身心發展的順序性要求教育做到循序漸進。“拔苗助長”、“陵節而施”都是有違身心發展的順序性規律。

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某些穩定的、共同的典型特點,這就是身心發展的階段性。

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性決定了教育工作必須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分階段地進行。在教育教學的要求、內容和方法上,不能把小學生當中學生看待,不能把初中生和高中生混為一談,同時還應注意各階段間的“銜接”和“引渡”工作。身心發展的階段性決定了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應採取不同的內容和方法,這樣,教育工作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往往具有發展的“關鍵期”或“最佳期”。

人的發展的差異性要求教育必須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如允許加速或減速學習,採取能力分組或組織興趣小組等,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

八、各種第一

1.生物起源說是教育史上第一個正式提出的有關教育起源的學說。

2.《學記》是中國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專著。

3.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齊是第一個明確提出“教育心理學化”口號的教育家。

4.1806年,易公教育赫爾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學》是第一本現代教育學著作,也是第一部科學形態的教育學。

5.亞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觀點,後來成為全面發展教育的思想源泉。

6.昆體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個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教育家。其代表作《雄辯術原理》(《論演說家的教育》或《論演說家的培養》)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被譽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學法論著。

7. 1623年,英國哲學家培根首次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提出來與其他學科並列。

8.1632年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被認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學著作。

9.1776年,康德在大學講授教育學,他是最早在大學開設教育學講座的有影響的學者之一。

10.1939年,凱洛夫主編《教育學》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部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學著作。

11.我國教育家楊賢江的《新教育大綱》是我國第一部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學著作。

12.“壬寅學制”(欽定學堂章程)是我國首次頒佈的第一個現代學制,但並未實行。

13.“癸卯學制”(奏定學堂章程)是中國第一個實行的現代學制,反應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

14.“壬子葵醜學制”是我國教育史上第一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學制。

15.“壬戌學制”是我國現代學制史上第一次明確以學齡兒童和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作為劃分學校教育階段依據的學制。

16.1957年,易公教育新中國成立後頒佈的第一個教育方針:“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17.2010年6月21日審議並通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是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第一個教育規劃綱要,是指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18.1994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一次從法律角度確認了教師的專業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