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等人》一個江南家族的興衰浮沉……

如果說《紅樓夢》描述的是大觀園的成長愛恨糾葛,那麼,宋華麗的這本《第一等人》講述的就是侯氏家族的興衰浮沉,一代代人的成長與影響。

侯峒曾說過:“忠於家國的徐石麒是聖賢,率兵抗敵的張忻是豪傑。”侯歧曾說過:“浩然經世的祁彪佳是聖賢,為民請命的倪長圩時豪傑,能為當世的聖賢或豪傑,已經算是第一等人。”

第一等人是高尚的,也註定是孤單的。“日晶月朗,海闊天空”是天地間的第一境界,如果有人有這樣的胸襟氣量,便是第一等人。要成為第一等人,最重要的是摒棄名和利,捨棄名利,返璞歸真,才算得上第一等人。

《第一等人》一個江南家族的興衰浮沉……

不願汝輩它日為第一等官,但願為第一等人——侯堯封

這是侯堯封傳遞給後代的,也是後代所遵守並延續至今的。侯堯封一輩子娶妻一人,妾兩人,三人分別為侯家生下八個孩子,加起來一共二十四個,順利長大成人的不到二十個,侯家自此以詩書繼世,他的孫兒侯震暘尤為好學,年紀輕輕已考中舉人,遠近矚目,前途無量。後來也為自己的孩子做了榜樣。

侯堯封創建侯氏家塾,每年出資邀請優秀的塾師,教導家族子弟讀書,讓孩子們明白,侯家的一切榮耀都源自讀書,正是幾代祖輩埋頭苦讀,考場打拼,走上仕途,才帶領侯家過上了雅緻的生活,贏得了旁人的尊重。

所以自峒曾和他的弟兄們出生一刻起,就浸潤在綿長濃厚的華夏文化中。

這也為後續他們的選擇,為國進忠,為國殉職,做出了鋪墊,也是為什麼即使後來衰落也依然風光依舊。

他們的成長途徑告訴我們一個好的環境對於我們的成長有多麼重要,而江南風景,地域影響也是一個家族成長成功孩子成才的客觀不可缺少的因素。

《第一等人》一個江南家族的興衰浮沉……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最終指向的現實目標是用知識改變命運

即便是以經商起家、不愁吃穿的富豪家族,也會要求族人讀書科考,追求仕進,獲得政治上的地位,從而保證財富持久。

這也是為什麼侯震暘要求他的孩子多讀書並且考取功名。

在侯震暘中進士回來之後,家族立刻遷居縣城,只要實力達到,任何一個江南富戶都會選擇由鄉村移居城內。

而中進士也等於提高了身份,也為侯家的兒女婚嫁提升了檔次。正所謂門當戶對,侯氏家族的兒女所匹配的對象也都是進士之家,官宦門第,並且口碑良好。

生活一帆風順只是表面現象,即便是衣食無憂的上流家族,也有難以抵擋的人世悲哀。

“江南三鳳”岷曾走了。

生活不會善待每一個人,在有限的時間內我們就應當儘自己所能的去付出去愛。

《第一等人》一個江南家族的興衰浮沉……

侯震暘臨終前遺訓:侯家世代享受國恩,有責任報效國家,但時局混亂,入官場難免同流合汙,不如明哲保身,保持清白

侯震暘走了之後家裡的重擔就落在了峒曾身上,峒曾在為官期間做了兩件對家鄉意義非凡的事情。第一件事關乎家鄉的每一位讀書人,他增加了科舉取士的名額。第二件事關係到家鄉的每一名百姓。為百姓請命,降低稻米的價格。

然而世事終不如人願,清官經歷的挫折也未必比貪官少。

他堅持自己的原則,不知不覺中失去了一些朋友,有的朋友本來與他志趣相投,但利益關係沒有達成時,從此形同陌路。真正的朋友也為他擔心,好友馬世奇委婉勸他,既要愛惜人才,也要愛惜算不上人才的讀書人,徐石麒寫信給他,勸他注意收攏人心,使雙方都自在一些,他不為所動。

……

然而最終在一次守城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不止是自己的,還有他的兒子,侯玄演、侯玄潔一起參加守城,嘉定城破後,侯氏父子三人都慘死於清軍的屠刀下,黃淳耀與弟弟黃淵耀也雙雙懸樑殉節。

“萬物之生,皆稟元氣”,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侯峒曾、黃淳耀身上反映出的傳統士人的凜凜正氣,是十分可貴的。

《第一等人》一個江南家族的興衰浮沉……

自由交流與兼容幷包的做事風格,使整個家族成一個系統。

自丈夫侯震暘去世後,侯家上上下下幾十口人,龔老夫人獨立持家十幾年,形成自己的一套生活準則。

侯家擁有大家族的富足和體面,但生活方式算不上奢侈,這從龔老夫人對孫女侯懷風婚事的態度上可見一斑。

如何維護族人的關係也是大問題,錢財分配不均會引起兄弟矛盾,這在大家族中屢見不鮮,龔老夫人一視同仁,巧妙的解決問題,龔老夫人以自身為準則,為他們樹立了榜樣。

松江的友人陳子龍曾特別稱讚龔老夫人在持家興業中的重要角色,他說龔老夫人有“內德”,氣質溫婉端莊,支持丈夫德行,鞭策子孫成大器,用自己的努力使侯家英才輩出,陳子龍引用古語“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認為女性的品德“至柔而剛”,持家應該“以女為本”,在這方面,龔老夫人堪稱典範。

龔老夫人的品行道德的形成也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在學習以及環境影響中潛移默化的形成與不斷改進與實踐的。

我們總在羨慕別人比我們優秀,卻不知道別人在我們不知道的時候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我是一個不喜歡歷史的人,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是有些費力的,因為很多東西名字我都不知道,但是這本書很值得我們每個人去讀去了解,不止是認識瞭解,更是我們後人學習的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