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裡購買古籍,是最好的渠道(與古籍收藏新手聊天 之四)

為了讓更多的對古籍有興趣的新手們少走彎路,歡迎各位看官轉發此文。

顯然,我這樣說有私心啊。多一些粉絲,只會讓作者更有表達的動力。


現在進入正題。

這是“與新手聊天”的第四篇。


前三篇分別是(請關注本頭條號歷史文章):

哪些人適合進入古籍圈?

若有興趣進入古籍圈,應該先想好哪些事?

初入古籍圈,應該避開哪些坑?| 與新手聊天 之三


在哪裡購買古籍,是最好的渠道(與古籍收藏新手聊天 之四)


接下來,就是一個操作層面的問題:

對古籍感興趣的新朋友,到哪裡去實際接觸到古籍呢?進而,到哪裡購買古籍,才是最適合新手的呢?


這對於古玩行外的人來說,是不容易想得出。但是,對於行裡的人,渠道還是很多的。比如:

——到一些較有規模的圖書館的古籍特藏部借閱。

——到一些國有的古籍書店。

——到大小城市遍地開花的古玩市場。

——通過微信、孔夫子舊書網等網絡渠道。

——到一些古籍收藏者家裡。

——到專門的古籍拍賣會。


對於這些渠道,我們逐一來對比一下。


到圖書館去借閱。


說實話,我沒去過。聽說需要一些手續,因為人家管理一定是嚴格的。為了保護古籍,一定會為借閱、歸還,設定一些規範和條件。

我個人覺得,這個渠道更適合從事專業研究的學者。


別說對於新手,就是對於熟手、老手、高手,通過圖書館來感知古籍,也是非常不便利的。

而且顯然,圖書館的書,只能看,不能買。

不過,圖書館有一個很大的便利,就是會不定期舉辦一些古籍主題的展覽。這可是個好機會!無論新手老手,都可以到現場一飽眼福,學習知識,提升眼力。

各地博物館舉辦的同類展覽,當然應該引起同樣的注意。

到古籍書店去瀏覽和購買。


許多較大城市,還保留著古籍書店,比如北京、天津、上海、蘇州,等等,有很多。

但是,這些地方的古籍,多數是放在高高的書架上,有的還用櫃檯隔開。新手到了現場,基本上就是看看外觀,聞個老書的味兒。心裡想著翻一翻,又不知道讓人家給拿哪一種。人家看出來你是個新手,不太懂的,更加不願意給你翻,怕損了品相。


如果你想買,還不敢輕易出手,因為還在學習階段嘛。就算真要買,一般來說,古籍書店的標價,很多都比拍賣會上的成交價還高。——當然要高了,如果比拍賣會的成交價低一截,那古籍書店的書,早就被搶空了。


另外,還有的古籍書店,雖然叫這個名字,其實已經以新影印古籍為主,並沒有多少古籍實物擺在書架上。(庫存是有限的,如果都賣了,就沒家底了,那還怎麼叫古籍書店吶。)


到古玩市場去。


古玩市場在全國大小城市遍地開花。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古玩市場,都能見到較多的古籍。

相比來說,北京潘家園是比較多的。德州算是北京之外人氣非常高的一個古玩集散地,古籍圈裡很多人也喜歡往德州扎,所以那裡的古籍交流比較活躍,也出東西。

總之,全國的古玩市場非常多,但是,古籍出現的比例並不高。新手們只有在少量的古玩市場上,才能見到一些古籍。在大部分古玩市場,所見的都是其他的文玩。

所以,找古籍,只有成了老手,把全國的熱點路線都摸清了,有目的地搜索,才可能有所收穫。


不建議新手把古玩市場市場作為古籍的主要搜索地,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你對價格還摸不太清,貿然出手,容易交的學費太多。

學費不是不能交,但是要找準地方,交也交得心甘情願,交得有限度、有收穫。


古玩市場也不是不能去,只是作為新手,尤其是沒有人帶的情況下,開始一定要少花錢。伴隨成長,循序漸進。這一點,在“與新手聊天之三”裡面已經聊過了。


通過微信、孔夫子舊書網等網絡渠道購買。


這些都是可取的渠道。但是更適合熟手、老手。看一眼圖片,就知道什麼情況,買或不買,心裡都有明確的數。

但是新手不行。等眼力提升了,再上網購買也不遲。


如果很喜歡網購,也不是絕對不可以,還是從年份淺的舊書開始,到民國,到清末,慢慢地向歷史深處延伸。不要一出手就是大手筆。所有不見面的交易,都保持三份清醒。


到一些古籍藏家的家裡去。


這是向新手重點推薦的,排名第二的上手古籍的渠道。

為什麼還沒說第一位的重點推薦,就先說了第二位呢?因為第一位重點推薦的渠道,咱們留在最後說。


入這個行,有人帶,是最好的了。所以,到藏家的家裡去看書,要找到至少一個行裡的人,可信的朋友。

你對這個人應該有多年的瞭解,認為可靠,才可以跟。如果單純是鑑別水平非常高、眼力超群,那還是不夠的。要強調,帶你的人必須可信,因為不是每個熱心帶你入行的人,都一定有可靠的人品。被老手帶到溝裡的新手,可是不少不少的。


跟著熟人到藏家的家裡去,是上手學習、現場請教的絕佳機會。但是,要注意謙遜,要呈現你對古籍本身的喜愛,而不是一直在打聽什麼書值錢、升值潛力大不大之類的。


一個人能在古籍行裡立得住、長久生存,首先不在於他是個投資高手,而在於他要真的愛古籍、愛閱讀、愛思考,有良善之心、愛人之心,有公心,喜歡探尋歷史。


到古籍拍賣會上去。


古籍拍賣會是適合新手成長的最最重要的排名第一的渠道。在這裡,可以上手,可以購買。

很多新手會覺得,拍賣會是藝術品交易的最成熟的場所,真的適合新手一入行就去那裡嗎?

可以說,不但是適合的,而且是最最適合的。


新手去古籍拍賣會,當然還是要有行裡的人帶著。

這樣,可以學一些基本的規矩,比如翻閱古籍的注意事項,怎麼愛護古籍,怎麼不讓工作人員嫌棄。以及看拍賣預展的技巧、看實物要看哪些門道,等等。


如果沒有行裡的人帶著,請新手還是不要自己跑去看。

不但不瞭解規矩,而且幾乎肯定地說,收穫也很小,或者根本沒有任何收穫。


我第一次自己上拍賣會看預展,就是這樣的尷尬。

因為帶我的人有事沒來,全場倒是讓看,可是自己完全不懂,碰也不敢碰,翻也不敢翻。

問周圍的陌生人,人家說:你提的這個問題太大,我得說一天,你還是找個懂的人先帶帶你吧。然後,我就轉了半小時,只好回家了。

你看,這也算到了現場了,可有啥用呢?所以說,必須有人帶


新手會認為,在拍賣會上買東西,一口一口向上爭,那得多花多少錢吶?

這就多慮了。電視上那種瘋狂舉牌的場面,也不是很多見的。大部分情況下,大家都還是文質彬彬,三思而後舉。拍賣師喊三聲也沒人理的情形,也是常態。


關於在拍賣會買東西會不會多花錢,這又是一個需要半天時間才能全面回答的問題。所以在這裡,我們只概括地說幾點事實:


(1)拍賣會的成交價格,還是很公道的。任何成交價,已經集中反映了那時那刻的所有影響因素。


(2)有些書,只有在拍賣會上才能看到,才能買到。


(3)令人滿意的書,百分之大幾十都是在拍賣會買到的。


(4)拍賣會也是可以撿漏的地方。


(5)在拍賣會買東西,是所有購買渠道中,效率最高的。任何集中採購的效率,在時間成本上和資金成本上,都高於散購。如果你是為了旅行,捎帶著收書,那另當別論。


(6)就提高眼力的效果來說,參加一年的拍賣會,頂五年拍賣場外的自然成長。自己全程參與組織兩三場拍賣會,又會頂五年單純作為買家上拍賣會。這個沒有量化統計的對比,只是我打了個比方。但是全國做古籍拍賣的公司就是有數的十幾家,更核心的就那麼幾家,所以對於大部分人來講,多上拍賣會,是快速成長、深度入行的首選渠道。


這裡說的拍賣會,都是指的現場拍賣會

網絡拍賣是一個方向,會有更大的發展。但是,現場拍賣具有豐富的優點,和廣泛的不可替代性。關於這一主題,我們可以在另外一篇文章裡探討。


現在,由於疫情,所有的現場拍賣已經暫停。這是全國的大形勢,全民支持。但是疫情會過去的,我們都在期待著商業活動全面恢復的節點到來。

古籍圈子也在靜待著現場拍賣活動的復工。

我們的國家和民眾,已經付出了這麼多,現在已經看見希望了!

現在這個階段,就像我小時候在田地裡徒手收割麥子,孩子們很喜歡聽到大人吆喝一句話:都再堅持一下,已經看見地頭兒了!


至於古籍拍賣會在哪裡舉行,什麼時候舉行,怎麼辦理相關手續,這些技術問題,我們就不用講了。你如果找到了帶你的人,他會幫你盯著這些活動,也會清清楚楚地給你說到位。

所以,入行的第一步實操,是你要設法找到這樣一個人,一個可靠的行里人。


只要你想,你一定能


瀏覽古籍,關注歷史 自娛娛人

這裡是“古籍舊書庫”

再一篇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