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之東山經》異獸篇

狪狪

原文: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其鳴自詨。

《山海經之東山經》異獸篇


譯文: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與一般的豬相似而體內卻有珠子,名稱是狪狪,它發出的叫聲便是自身名稱的讀音。

珠蟞魚

原文:澧水出焉,東流注於餘澤,其中多珠蟞魚,其狀如肺而四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無癘。

《山海經之東山經》異獸篇


譯文:澧水從此(葛山)發源,向東流入餘澤,水中有很多珠蟞魚,形狀像動物的肺,有四隻眼睛,還有六隻腳而且能吐珠子,這種珠蟞魚的肉味是酸中帶甜,人吃了它的肉就不會染上瘟疫病。

犰狳(求餘)

原文: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其鳴自訆,見則螽蝗為敗。

《山海經之東山經》異獸篇


現代犰狳(讀音:qiú yú),又稱"鎧鼠"。犰狳是生活在中美和南美熱帶森林、草原、半荒漠及溫暖的平地和森林的一種瀕危物種,犰狳科共有9屬21種(有1屬1種已滅絕):裸尾犰狳屬、圓頭倭犰狳屬、披毛犰狳屬、倭犰狳屬、犰狳屬、六帶犰狳屬、大犰狳屬、三帶犰狳屬、小犰狳屬。是除人類以外唯一攜有麻風桿菌的動物。

朱獳

原文:有獸焉,其狀如狐而魚翼,其名曰朱獳,其鳴自詨,見則其國有恐。

《山海經之東山經》異獸篇


譯文: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狐狸卻長著魚鰭,名稱是朱獳,發出的叫聲便是它自身名稱的讀音,在哪個國家出現而那個國家裡就會有恐怖的事發生。

鮯鮯(ge)之魚

原文:有魚焉,其狀如鯉,而六足鳥尾,名曰鮯鮯之魚,其鳴自訆。

《山海經之東山經》異獸篇


譯文:水中生長著一種魚,形狀像一般的鯉魚,卻有六隻腳和鳥一樣的尾巴,名稱是鮯鮯魚,發出的叫聲便是它自身名稱的讀音。

據說它是胎生而非卵生。

猲狙

原文:北號山。有獸焉,其狀如狼,赤首鼠目,其音如豚,名曰猲狙,是食人。

《山海經之東山經》異獸篇

譯文: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狼,長著紅腦袋和老鼠一樣的眼睛,發出的聲音如同小豬叫,名稱是獦狙,是能吃人的。

薄魚

原文:又東南三百里,曰女烝之山,其上無草木,石膏水出焉,而西流注於鬲水,其中多薄魚,其狀如鱣魚而一目,其音如歐,見則天下大旱。

《山海經之東山經》異獸篇

譯文:女烝山,石膏水中有一種魚,叫薄魚,一種兇魚,長得像鱔魚,但只有一隻眼,叫聲像是人在嘔吐,它出現則大旱。

合窳(yǔ)

原文:有獸焉,其狀如彘而人面。黃身而赤尾,其名曰合窳,其音如嬰兒,是獸也,食人,亦食蟲蛇,見則天下大水。

《山海經之東山經》異獸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