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前兩季在B站增3千萬播放量,騰訊獨播第三季能否大賺!

《一人之下》第三季開播當天就衝上了熱搜,而騰訊視頻目前顯示的播放量已經突破了1.5億!首播播放量就破億的動漫番劇,無論是日漫還是國漫在菜鳥的印象中似乎找不到第二部!不得不說《一人之下》這個IP真的是養大了,當然,如此傲人的成績也和《一人之下》第三季在騰訊視頻獨播有很大的關係。

一人之下:前兩季在B站增3千萬播放量,騰訊獨播第三季能否大賺!


《一人之下》第三季雖然未在B站播放,但在B站國創榜上,《一人之下》的前兩季突然就分別升到了榜單的第五位和第六位!因為前不久菜鳥剛剛統計過《一人之下》前兩季在B站的總播放量,對比之下發現這兩季的播放量在這幾天整整突增了3千萬!而騰訊視頻那邊《一人之下》前兩季的總播放量已經達到了14.5億!在《一人之下》第三季的人氣帶動下,新入坑的觀眾數量保守估計也得有……這並不是菜鳥想說的重點,菜鳥重點是想說《一人之下》第三季在騰訊視頻的會員轉化率!

據菜鳥所知,一部超高人氣的作品在播放平臺的會員轉化率能超30%!我們就僅按照優質人氣作品的會員轉化率10%來計算,《一人之下》第三季1.5億的播放量都可以令騰訊視頻新增1500萬的會員,按照首月會費12元來計算就是1.8億RMB。動漫雖然算小眾領域,但原忠實粉絲的會員持有率反而可能會更低,也就是說《一人之下》第三季讓騰訊視頻這一波的會員轉化率很可能超出30%,那又是多少錢呢?1.8億乘以3!

那麼國產動畫的單集製作成本又是多少呢?菜鳥不知道,但我聽說過《雷鋒的故事》單集成本報價70萬左右,當然作為國漫史上的恥辱,不提它也罷。目前日漫番劇的單集平均成本在1500萬日元左右,合RMB百萬一集。但是國漫根本遠達不到這個平均標準,誰都知道國產動畫公司做自己的國漫番劇根本就不賺錢,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優秀的作品天天“哭窮”,IP養不大,他們確實是真的很窮!比如《羅小黑戰記》在動畫電影未上映前,番劇單集的製作經費僅有3000元!不過話說回來,我們就算按照百萬成本一集來計算,《一人之下》第三季也才僅8集啊!

一人之下:前兩季在B站增3千萬播放量,騰訊獨播第三季能否大賺!


《一人之下》第三季首播為何會連更兩話?顯然是告訴觀眾加入騰訊會員可以超前看一集!但不全對,因為在第二集動畫中新增的精彩打鬥可以使得口碑迅速傳播開來,續番的播放平臺會員轉化率最大一波就在首播的這一週!所以人家的商業戰略十分明確,從第四集播出後就開啟單集3元的超長點映,再賺一波!

行文至此,你可能會覺得騰訊視頻太不仗義了!但是菜鳥告訴你,這波錢人家該賺。首先,國漫的發展前提就是商業價值,而作品的被認可度理所應當的被商業放大!《一人之下》的IP養了這麼久,如果這波還不能大賺,第四季動畫將會爛成什麼樣你能夠想象嗎?

其次,《一人之下》第三季所實現的商業價值會加速推動第四季的啟動,如此賺錢的IP誰不知道“乘勝追擊”呢!米二的漫畫已經更新到了將近500話,陳朵篇完結在300話左右。而陳朵篇的篇幅用兩三季的動畫都未必能夠做完,那麼既然靠播放量就賺到了錢,又有何理由不提提速度呢?

第三、《一人之下》第三季如果在商業價值上創下了業內的恐怖成績,勢必將會有更多的大資本湧入國漫番劇市場,那些“哭窮”的優秀作品IP也將會得到資金支持。那麼作為動漫迷來說,更多的國漫好作品將會出現在大家面前……

​最後還有一點是菜鳥認為最重要的,國漫產業鏈和日漫相比還差得很遠,除了做動畫電影賣票房外,動漫周邊市場還有太長的路要走。之前有粉絲留言問菜鳥日漫番劇到底靠什麼賺錢?我可以在這裡回答你,除了電視TV廣告外,還有版權授權、動漫周邊、被動畫帶動的漫畫單行本等等,總之也不是靠播放量直接變現。而這些在國漫的市場中除了廣告外,哪些又能夠實現呢?如果優質的作品在國漫迷這裡能真正的被接受付費觀看,國漫番劇或許就真走出了一條我們自己獨特的崛起之路。

隨著去年超前點播掀起的社會輿論,國內的主流幾大網絡視頻平臺均被爆出連年虧損,而且有些平臺的虧損仍然在擴大。會員費用不能覆蓋內容成本,使得播放平臺儘可能的榨乾優質作品的商業價值。在動漫領域,日漫市場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甚至很多的動漫原著作者都被擠壓的身心疲憊,而我們國漫的目前狀態更是好作品難求。所以騰訊視頻如果能在《一人之下》第三季身上大賺一筆,菜鳥覺得這反而會是一件好事!至於超前點播到底值不值得小夥伴們付費,菜鳥認為可以看完第四集之後再做決定。為了國漫發展,動漫官方要賺錢我們可以支持,但前提是必須得到小夥伴們對作品的認可!

看完記得幫菜鳥點一個贊,您的鼓勵是我最大的動力!喜歡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給你不一樣的動漫視角,一回憶青春。未經作者“我是不是菜鳥”授權私自搬運者,雖遠必究!

一人之下:前兩季在B站增3千萬播放量,騰訊獨播第三季能否大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