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樂 鎏金銅釋迦牟尼佛坐像

明永樂 鎏金銅釋迦牟尼佛坐像


依據傳統,永樂時期的宮廷藝術,製作的工匠都隱匿其名。但是他們所製作的鎏金佛像被視為佛教世界最重要的作品,其特色是精緻無暇的鑄造技術與豐厚的鎏金技巧。在Ulrich von Schroeder,《Buddhist Sculptures in Tibet》,2001年,卷2,頁1237-91,記錄了四十五件刻有「大明永樂年施」的永樂佛像,都是來自西藏廟宇的鎏金銅佛。這些作品之所以能保存在西藏,主要是在永樂皇帝執政時期,皇室盛行饋贈佛像給西藏宗教領袖或是寺廟。這是源自於明成祖朱棣(1360-1424)在執政的永樂年間致力於強化與西藏宗教領袖之間的緊密關係。但是,永樂時期宮廷內的所有的銅像並非全部都為了西藏而製作,而佛像也並未完全遵循西藏嚴謹的造像儀軌。於是,為數不少的佛像是依據漢傳佛教圖像形式而製作,這類佛像並未流行於西藏。例如一件Speelman收藏的烏杖那(Udayana)佛像,售於香港蘇富比2006年10月7日,編號803。其他作例可數Markbreiter收藏的摩利支黎明女神(Marichi)與如意輪觀音(Chintamanichakra Avalokitesvara),同售於香港蘇富比2010年10月7日,編號2141與2143。這些應該為宮廷佛教信仰而鑄造,不僅佛像的題材來自於中國,造像儀軌也遵循漢傳佛教的傳統。從這銅佛細部並未如西藏佛像傳統般作加彩,可推測這類佛像應是御作坊為宮廷供奉所制,而非作饋贈西藏宗教領袖之用。

永樂佛像的風格可以追溯到奉藏傳佛教為宮廷信仰之元代。在 Heather Stoddard Karmay 著作《Early Sino-Tibetan Art》(Warminster,1975年),一件十四世紀早期杭州寺廟的木刻版畫(頁47-50,圖版26、29、30),提供了漢傳佛教藝術全新風格的證據。在些版刻中諸尊溫柔微笑的面容,飽滿圓潤的軀體,多層次寶座反映了當時紐瓦爾的(Newar)藝術風格。這類風格深受西藏地區的喜愛,而且是透由西藏才讓當地著名工匠阿尼哥(Aniko,1244-1306年)將此風格引入中國。在永樂時期的雕塑家,幾乎都使用類似圖像做為藍本。例如一件大英博物館的連臺座背光之釋迦牟尼佛座像,請參見 W. Zwalf 編,《Buddhism: Art and Faith》,倫敦,1985年,或是比對Speelman收藏的一件同帶臺座背光之作例,售於香港蘇富比2006年10月7日,編號808(圖一)。本件佛像大致上延續永樂佛像相同的風格,但缺臺座,幾個細微處在風格上與大英博物館或是Speelman的典藏品略有差異。此外還可比對Speelman典藏的另一件金剛總持(Vajradhara),同售於香港蘇富比2006年10月7日,編號811,蓮花座殿的衣褶採直線表現手法,垂放前腿,這不同於本件藏品在衣袍處採分佈式的起伏皺褶。此外,以陰刻線條的表現手法綴佛袍的衣緣處,這個細部的刻劃方式並未表現在其他部位。除了這些許差異之外,此件藏品依舊擁有典型永樂鎏金銅佛的特徵。明顯之處包括身軀與腿部上寬鬆的衣褶,自右肩垂落而下的衣袍,還有蓮花底座的球根狀花瓣,以及配置均衡的圓型聯珠。

此佛像是現存形體最碩大帶年款永樂鎏金銅佛之一,少數可相提並論之永樂作例或可舉一件青海博物館藏的蓮花手菩薩像(Padmapani),參見《明永樂宣德文物圖典》,北京故宮博物院,2010年,頁253,圖126,或是塞紐斯基博物館的另一件典藏品,見 Ulrich von Schroeder,《Indo-Tibetan Bronzes》,

香港,1981年,頁531,圖版151E。其尺寸亦堪比一尊重要的宣德鎏金銅無量壽佛,售於香港佳士得2010年5月31日,編號1961。這件鎏金銅佛採歷史佛陀(historical Buddha)釋迦牟尼的身形,罩簡素僧袍,右手持觸地印(bhumishparsha mudra)。以釋迦牟尼為題材的永樂佛像在文獻上算是較為罕見。即使在 von Schroeder 西藏寺廟的調查報告也只有一件,請參考《Buddhist Sculptures in Tibet》,上述出處,頁1280,

圖版358A。其他體積較小的作例包括Markbreiter藏一件罕見帶有尼泊爾風格的永樂佛像,售於香港蘇富比2010年10月7日,編號2142。另有一典型永樂佛像現藏北京故宮,可參考《明永樂宣德文物圖典》,上述出處,頁244,圖118,而本件藏品是迄今為止,紀錄上最大的一件永樂佛像。


明永樂 鎏金銅釋迦牟尼佛坐像



這尊釋迦牟尼像右手下垂持觸地印,並維持在禪定冥想的坐姿之中。這的圖像源自於佛陀的心靈傳記,明在佛陀證悟真理之前戰勝魔羅(maravijaya)的重要事蹟。那時,佛陀立下誓約將保持禪定冥想的姿態,直到透悟真理實相為止。但他遇到了魔羅,那是一位試圖讓佛陀分心,阻礙佛陀證悟世間實相的惡魔。對於一切試圖破壞佛陀追及理想的種種誘惑,無論是喜或是厭惡的干擾,佛陀均不為所動。依據傳統記載,魔羅展開最後的攻,試圖動佛陀慈悲的菩薩胸懷。對佛陀追尋心靈覺醒的理想與離輪迴獲得最後的解、魔羅提出了質疑。在精神毅力的支持下,釋迦牟尼想起自己在多次以動物與人類身形的轉世過程中,曾以無量的慈悲願力幫助一切的有情眾生。於此覺悟的關鍵時刻,釋迦牟尼理解並坦然面對命運。為了回應魔羅的質疑,禪定坐姿的釋迦牟尼移動膝上的右手,觸碰大地,並「請大地為證」,以此堅定不移的動作使得魔羅,魔軍與女色誘惑潰散敗逃,留下釋迦牟尼獨自在菩提樹下的金剛座(vajrasana)體驗偉大的覺悟。這個場景是發生在印度東部的菩提迦耶,據該地擁有奇特的力量,加快促成了佛陀的覺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