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瘟疫十大名方——人蔘敗毒散

在本期的文章中,我們要和大家分享一首應用廣泛的治疫名方--

人參敗毒散。

人參敗毒散初載於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是用於治療時疫有效方,被後世稱為“治瘟第一方”。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就有運用人參敗毒散治療而取得顯著療效的案例。何為“敗毒”?古代醫家認為瘟疫的爆發,主要為一種傷寒時氣“毒氣”、“疫癘之氣”導致的,此方主要用於治療這些毒氣,故名為“敗毒散”。正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說:“人參敗毒散治傷寒時氣,頭痛項強,壯熱惡寒,身體煩疼,及寒壅咳嗽,鼻塞聲重,風痰頭痛,嘔噦寒熱,並皆治之”。

中醫治療瘟疫十大名方——人參敗毒散

人參敗毒散由柴胡、桔梗、人參、川芎、茯苓、枳殼、前胡、羌活、獨活、炙甘草組成。縱觀本方,人參敗毒散治病的關鍵著眼點在——溼、虛。方中藥物有三大特點:一是多偏燥,能發揮祛溼之功效。羌活、獨活善祛一身風溼之邪,解表止痛;柴胡、川芎疏散風邪,助羌、獨解表疏風;前胡、茯苓理氣化溼祛痰;二是扶正祛邪兼顧。一派表散祛邪藥中,加一味人參益氣扶正,可鼓邪從汗而解,尤其適合於體虛感邪者,正如吳昆所說:“培其正氣,敗其邪氣,故曰敗毒”;三是調理氣機。柴胡、桔梗、枳殼調理一身氣機,這三味藥也是著名方劑血府逐瘀湯的核心藥物,氣機得運,溼邪自化。綜合全方,有益氣解表,散風祛溼,調理氣機之功,對正氣不足,感冒風寒溼邪,或瘡瘍、痢疾初起,見有上述症狀者,皆可應用。

作為一首療效卓著的官方推薦用方,從刊佈之始到當代,從未斷過傳承,且應用範圍不斷擴大,藥物化裁也日漸豐富多樣。

中醫治療瘟疫十大名方——人參敗毒散

此次新型肺炎的爆發初期,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派出的專家組通過對100餘例發熱門診、急診留觀及住院病人的臨床實地觀察,認為此病當屬“寒溼疫”,是因為感受寒溼疫毒而發病。仝小林院士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由寒溼之疫邪引起,治法上當針對寒和溼兩個特點,且初期影響脾肺居多,多見咳嗽、咳痰、納差等症狀。人參敗毒散作為扶正祛邪、疏導經絡、益氣解表、散風祛溼於一體的中藥方,較清肺排毒湯要溫和些,其中沒有麻黃、細辛,甚至沒有石膏、黃芩等相對峻猛藥物,普適性更高些,且方中人參、前胡、桔梗配伍,以補益、宣降,以助上焦肺氣宣降,柴胡、茯苓、枳殼配伍運化脾胃、行氣利溼,以助脾胃運化。此方在此次疫情中多被用於新型肺炎初期,或老、幼、婦等體質虛弱者的治療與預防中,

均取得較好的效果。不過還是提醒一下,建議在醫生指導下應用為宜。

撰稿:張賀 徐浩

美編:劉啟予

本頭條號已開通私信輸入關鍵詞自動回覆功能,歡迎在私信對話框中輸入“冠心病”、“高血壓”、“高脂血症”、“心力衰竭”、“早搏”、“房顫”、“心梗”、“心動過緩”、“心肌炎”、“神經官能症”、“頸動脈斑塊”、“動脈硬化”、“糖尿病”、“眩暈”、“心悸”、“亞健康”、“穴位”、“檢查”、“用藥”、“中藥”、“預防”、“飲食”、“養生”、“運動”、“睡眠”、“住院”、“就診”、“掛號”等關鍵詞,查看往期精彩內容或相關提示信息。

注意:諮詢具體病情的問題,因涉及病史、症狀、檢查、用藥、診療經過等詳細資料,故不能在此處回覆,請在徐浩大夫網站(https://drxuhao.haodf.com)上傳相關病歷資料後諮詢,謝謝您的理解!

關注“徐浩大夫”今日頭條,瞭解更多健康科普!

專 家 簡 介

徐浩,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長,西苑醫院心血管一科主任,兼任世界中聯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委,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等職務。入選第三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榮獲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高血壓、心衰、早搏、心動過緩、陣發房顫、心肌炎後遺症、高脂血症、動脈硬化斑塊、心臟神經官能症等;失眠、頭痛、眩暈、咳喘、胃痛、便秘、自汗盜汗等內科雜症及亞健康狀態的中藥調理。

出診時間:中國中醫科學院 西苑醫院

  • 專家門診:週一上午 週三下午 週六下午 週日全天
  • 特需門診:週四下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