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防止西紅柿(番茄)落花落果?

新大風歌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西紅柿落花落果原因。

西紅柿落花落果病的發病原因有溫度異常、植株旺長、缺硼等,落花落果嚴重了直接就影響後期的產量,那麼怎麼預防西紅柿落花落果現象。

具體步驟我寫在下邊。

1、西紅柿開花坐果期,注意不能澆大水,還要控制氮肥的使用,這樣容易造成西紅柿徒長,西紅柿旺長一般坐果情況都不會太好。

2、注意坐果劑的使用,對於西紅柿很多種植戶都會使用坐果劑,要不然坐果效果不好,但我們在使用的時候注意溫度及劑量的把控,要不然容易造成坐果不好或容易產生畸形果。

3、另外注意溫度的控制,在開花坐果期,一般白天溫度控制在22-28℃,晚上控制在15-21℃。

4、另外很重要一點,對於影響西紅柿坐果的硼鈣元素,一定要及時補充,因為硼對於花器官的形成及促進授粉很關鍵,鈣是他們細胞壁的組成部分,對於提高果實的完整度幫助很大。對於硼鈣葉面肥的選擇使用,目前吸收利用表現好的是採用有機酸絡合技術的硼鈣葉面肥,解決了硼的吸收、鈣的移動難題,而且還可以鈣硼同補,而且有機酸硼鈣葉面肥含有有機鈦可以提高植物的自身光合效率,對於大棚蔬菜來說意義很大。

5、注意西紅柿營養及土壤根系的養護,只有土壤根系好了,西紅柿長勢結果才會更好,除了我們日常施肥外,注意生物菌衝施肥的使用,一般建議每隔15-30天衝施一次自帶營養的生物菌衝施肥,給西紅柿補充所需的氨基酸、蛋白質、維生素、有機質等營養,還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消滅有害病菌,減少西紅柿的重茬、爛根死棵情況發生。


瞧開心


如何防止西紅柿落花落果,在開花期間要控制澆水勤鬆土起到有效保墒的作用,花期後進入作果階段少量噴灑石硫合劑與磷酸二氫熬製而成葉面營養肥。控制肥水可避免落花落果的現象。


陽光136699081


大家好,我是“大別山三農”。西紅柿(番茄)是菜農種植較多的一類蔬菜,我自己也挺喜歡吃西紅柿(番茄)的,無論是涼拌還是用來煮麵,都是不錯的選擇。在種植西紅柿(番茄)過程中,容易出現落花落果現象,嚴重影響西紅柿(番茄)的產量。那麼,西紅柿(番茄)落花落果是怎麼回事呢?怎麼防止西紅柿(番茄)落花落果呢?

番茄落花落果是什麼原因?

  • 1、 光照

西紅柿屬喜光植物,若番茄開花時遇上低溫陰雨天氣,光照不足,雨水對花朵的衝淋,以及西紅柿光合作用差,導致花朵發育不良出現落花落果現象。低溫陰雨時空氣溼度大,花粉粒過度膨脹而破裂,失去授粉能力而造成落花。

  • 2、溫度

西紅柿開花結果對水分溫度特別敏感。番茄開花期的最適宜溫度為25-28℃,當溫度低於15℃以下時,花粉就會發芽不良,溫度降低至10℃以下時,導致受精不良,花體生長激素缺乏而大量落花。若溫度過高,如夏秋之際,有時中午氣溫高達30~40℃,易造成高溫灼傷,花粉敗育,花朵萎縮而落花。

  • 3、養分不足

番茄在花果期時,開花、花蕾形成、坐果和果實生長髮育等對各種養分的需求旺盛。若此時養分供應不足,會出現花粉小、花柱細長不均等現象,影響花器官及果實的正常發育,導致出現落花落果。

番茄落花落果防止方法

防止番茄落花落果不僅要做到適時播種、培育壯苗、合理密植、科學施肥,增強植株的抗逆能力還要有針對性的做好以下工作。

1、適時播種、培育壯苗。不同地區,培育西紅柿苗的時間也不相同。但是,要根據當地氣候和溫度選擇合適的時間播種育苗。選擇健壯的幼苗進行移栽,移栽時多帶土,保護根系。


2、合理密植。選擇合適的株距,確保通風和透光,防止側枝生長過盛,爭奪營養,造成營養供給不足導致落花落果。採取單幹整枝,單株留7穗果左右,適時抹去側芽,及時疏花疏果。一般每穗果先留7~8個,當果實長至直徑約2釐米時,再將畸形果、病蟲果除去,保留4~5個果實。


3、改善番茄花果期溫溼條件。春季防低溫,夏秋季防高溫或乾旱,適時灌水排水,保持地面乾爽,高溫時進行葉面噴水霧以降溫護花保果。

4、保證番茄花果期的養分供應。番茄中、後期施肥以葉面噴肥最好,如坐果期噴施0.2-0.3%的磷酸二氫鉀。對有明顯缺肥早衰症狀的,要及時補施速效性肥料。當植株進入盛果期,應根據植株的生長狀況結合澆水進行磷、鉀肥施肥。


5、及時進行化學調控。番茄靈和2,4-D都可以用來防止西紅柿落花落果。2,4-D在低濃度時能刺激植株生長,防止落花,高濃度時則抑制生長。其特點是坐果快,坐果率高,促進早熟。使用濃度為10~20毫克/公斤,高溫時用低濃度,低溫時用高濃度,使用時蘸花或塗抹花柄,不能直接噴花。番茄靈使用濃度20~50毫克/升(低溫時用40~50毫克/升,高溫時用25~30毫克/升)。番茄靈可蘸花、塗花,還可以直接噴花。一定要注意使用濃度,防止藥害。

以上就是“大別山三農”關於西紅柿(番茄)落花落果現象的原因分析以及防止方案了,希望對農戶有所幫助。大家可以關注“大別山三農”,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種植知識,也歡迎大家踴躍發言討論,促進種植技術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