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心慌、心跳加速,是心律失常嗎?自查,別讓這些壞習慣傷害你

我們在體檢的時候會有看到,心電圖的那一欄,寫著心律不齊,可能我們會有點恐慌。其實,隨著年齡的增長,患有心律失常的幾率會越來越高,這本身就是心臟病的下屬分支之一。生活中有多種因素會誘發心律失常,比如情緒波動大、經常熬夜、飲食不規律的作息等,根據這些情況,我們看看需要做哪些事情。一起看看怎麼做。

個人生活

其實正常人也可出現心律失常的狀況,若過度疲勞,或飲濃茶,或受菸酒刺激,或情緒波動較大等身體或精神上的刺激都可造成心律失常。一般情況下,這種心律失常有危險,但仍應引起注意,避免過分傷害心臟。

酸鹼失衡

若體內電解質或酸鹼平衡失調,也可造成心律失常的狀況。嚴重低血鉀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而導致心室顫動。嚴重酸中毒、嚴重高血壓、低血鈣,可直接抑制心肌而使收縮無力,甚至會導致心臟驟停。

藥物作用

某些藥物的服用,可影響心臟收縮而導致心律失常。另外,安眠藥中毒等也可引起嚴重心律失常。這是引發心律失常的原因。

平時應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身體更好?

1、多注意休息

心律失常患者應該多注意休息,避免做劇烈運動,也不能讓身體過多勞累。沒有器質性的心臟病或者偶爾發生的心律失常,並不需要嚴格的臥床休息,患者只需要多注意休息,做到勞逸結合即可。若是血液動力學發生改變所引起的輕度心律失常必須臥床休息,等病情好轉之後再慢慢的進行緩和運動。

2、多轉轉眼球

突然出現心律失常的症狀,可以做做轉動眼球的運動,這樣能讓迷走神經得到刺激,從而緩解了心動過速的問題。具體的方法是患者需要端坐在凳子上,保持上半身的挺直狀態,頸部不動,眼球盡最大限度向左向右轉動,轉動的速度要快,每分鐘轉到30次以上。然後再讓眼球按照逆時針和順時針方向各轉動30次,最後雙眼睛凝視鼻尖一分鐘左右。

3、做好飲食上的護理

患者飲食方面要以清淡容易消化為主,注意營養上的均衡以及多樣化,飲食要做到清潔以及衛生,採取少量多餐的原則。控制鹽的攝入量,減少脂肪以及膽固醇的攝入,多吃富含維生素蛋白質以及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夏季不能貪涼,不能喝冰鎮飲料或者吃冰激凌,飲食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吃飯時細嚼慢嚥。除此之外心律失常患者也不能喝濃茶、濃咖啡和酒,戒掉吸菸喝酒的壞習慣。

4、保持積極樂觀心態

患者需要調節好心態,當過度焦慮緊張憂慮或者恐懼狀態時會對患者帶來刺激,從而加重了其症狀。以平和的心態來面對一切,不能因為小事而斤斤計較。平時可以多看書或者聽聽聽音樂的方式來緩解心裡的壓力。

一日三餐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儘量少吃一些辛辣、刺激性以及油膩的食物,保證有充足睡眠。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多做一些緩和的運動,比如散步或者打太極拳等,能夠讓全身的靜脈氣血變得更加通暢。避免讓精神受到刺激,保持穩定的情緒,要遠離噪音以及環境比較嘈雜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