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響警鐘!油價雪崩是否預示經濟將面臨空前大災難?

美國原油價格暴跌使原油這種原本可靠的大宗商品跌成負值,並給看空聲音帶來了新的緊迫感。空頭們稱,油價崩盤給全球經濟增長敲響了警鐘,需要為資產價格的災難性崩跌做好準備。

由於俄克拉荷馬州原油交割地的儲油罐很快就裝滿了過剩原油,交易商必須倒貼錢來解除西德克薩斯中質油5月期貨合約,這已經讓市場感到不安。

但一些市場參與者認為,原油這種“黑金”轉變為負資產,不僅是押錯了注,還預示著隨著新冠疫情打擊全球經濟,可能會出現新一輪的通縮和金融破壞。 “這是通縮進程的一部分,”艾略特波浪國際公司的全球研究負責人說。

“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的分析表明,這很可能是更大幅度下跌的第二波...未來兩三年,我們將處於通縮環境。生存將是最重要的。現金為王。” 這波崩跌讓原本已從3月低點反彈逾20%的MSCI全球市場指數再遭重創,並推動亞洲股市創一個月最大跌幅,打擊美股連跌兩日。

那些看空後市的人看到更多基本面的問題,包括從油市投機客大虧到美國頁岩油產業崩壞,而且如果能源企業壞賬增加,銀行束緊腰帶,還會出現信貸緊縮。 “我們目前看到的是快速衰退,”倫敦專業研究和投資諮詢企業研究部主管表示。 他說,交易虧損可能迅速把風險蔓延至銀行,而銀行可能因此削減放貸。

“那麼問題就是,然後他們會開始重新評估其他領域嗎?如此一來,所有大宗商品交易,銅,整個相關板塊...我們看到的是基本面崩潰,不僅是石油,而是一切。” 油價暴跌也是在反映能源需求幾近消失的情況,儘管過去曾認為能源需求是穩定不變的。 雖然有些人認為便宜的燃料或許能夠為全球經濟快速復甦提供助力,但對依賴石油的出口國和經濟體來說,復甦可能遙遙無期。

“最終,必須要先解決這個病毒,油價才有回升的可能,”PGIM固定收益部門美國投資級信用研究負責人稱。 “這種價位對任何人都沒好處,但我現在還看不出來,在尚未找出病毒‘對策’情況下,還能再做些什麼。我想油價應該是新冠病毒檢測陽性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顯示,全球抗疫刺激規模已增至約8萬億美元。光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就已祭出數萬億美元,在某種程度上擴大了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間的差距。 油價崩跌的同時,本月迄今為止已有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失業,但標普500指數較上個月的低點反彈了逾20%,儘管預估顯示經濟衰退程度會超過大蕭條時期。

“隨著數據公佈時間越來越近,每一項經濟數據的預估都顯示世界末日氣息越來越重,而迄今為止每項數據都不樂觀,”“不過市場仍願意相信這些人對標普收益和‘V型復甦’的預測。”

可以肯定的是,並非所有人都預測經濟前景黯淡,華僑銀行分析師稱油價崩跌“不是世界末日”,也不能反映整個市場,因全球指標油價布蘭特原油期貨迄今為止並未大幅下跌。 而且美聯儲已經向信貸市場注入這麼多資金,油市崩跌的影響似乎不大可能進一步蔓延。

但這將對全球石油行業、尤其是美國頁岩油生產商產生危害,如果它們的鉅額資本支出消失,就可能令經濟增長承壓。美國頁岩油生產商的盈虧平衡點是美國原油期貨在每桶40美元多點。 “在當前價格水平,整體石油行業都無法盈利,3月OPEC+談判破裂造成的‘供應衝擊’是一種錯覺,而新冠疫情對需求的衝擊才是壓垮一切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