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习惯,成就人生

最近看了一本书《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受益匪浅。你几乎所有的行动,都是由你本人的习惯所决定的。习惯所产生的结果会通过复利而产生惊人的结果。习惯成就你的人生,所以我们得主动运用习惯,而不是被动地被习惯所支配。

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必须将好习惯坚持下去,比如每天锻炼半小时,阅读一小时.......然而,大多数时候,你总是半途而废,你是否真正知道自己总是半途而废的原因,生活的惯性过于强大?亦或是有太多不可预估的阻力?还是自己缺乏意志力?

我们要聚焦于更加普遍更加核心的问题,为什么你总是半途而废?培养习惯有什么科学的方法么?

习惯引力


掌控习惯,成就人生

火箭发射

为什么习惯难以养成,为什么我们往往只有三分钟的热度,为什么我们坚持不到最后?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来了解一下习惯引力这个概念。想象一下,地球引力对我们的作用,地球引力把我们牢牢限制在地球表面生活。再想象一下火箭升空的过程,火箭为了挣脱地球引力,在短时间内,需要耗费大量的燃料和动力,而在挣脱了地球引力之后的几天内耗费的能量却很少。类比这个过程,我们也能很容易接受习惯引力这个概念。习惯引力就是我们大脑有对抗新变化,维持现状的倾向。所以这就是新习惯难以养成,旧习惯难以改掉的原因。换句话说,新习惯一旦养成,也就是我们的大脑认为很往常一样,我们只需很少的精力就能保持习惯。旧习惯难以改掉是因为大脑认为这些习惯和往常一样。由此可以引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习惯培养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去给大脑暗示,这是我一直都在做的事。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习惯培养的周期

养成一个习惯需要多久的时间,有的人说21天,有的人说一个月,有的说三个月。其实针对不同的习惯,所需要的周期也不同。习惯大致可以分为行为习惯,身体习惯和思维习惯。行为习惯指的是读书,写作,整理,节约开支等等习惯,一般需要一个月。身体习惯指的是减肥,健身,早起,戒烟等,一般需要三个月。思维习惯是指逻辑,系统化思考,正面思考的习惯,一般需要六个月。培养习惯需要缜密的设计,随随便便就开始,很容易因为习惯引力的作用而失败,频繁失败会引发对自身的怀疑导致进入半途而废的恶性循环。我们要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呢?这时候我们就得问问自己,五年后或者十年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想清楚这个问题,你自然就会清楚自己需要养成哪些习惯。习惯分长期习惯和短期习惯,切不可因为短期习惯能更快养成,而忽视长期习惯,一般长期习惯对人的影响会更深重。习惯培养需要花时间设计,形成习惯的过程是分三个阶段的,反抗期,不稳定期和倦怠期,我们必须清楚每个阶段的表现和困难,才能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有所察觉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反抗期

掌控习惯,成就人生

反抗期是习惯养成的第一阶段,也是放弃率最高的阶段,大概有42%的人在这个阶段放弃。很多人心血来潮想要开启一项习惯,却不清楚自己是否需要;有的人只是跟风追热点,也在这个阶段容易放弃。习惯培养初期,我们很难看到实际的效果,没有及时的反馈我们难以为继。但是最有力的结果总是姗姗来迟,习惯培养是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相反,如果顺利度过了反抗期,也说明你成功了四成。如果是养成行为习惯,反抗期一般是持续1-7天。

症状:没劲,看不到效果,三分钟热度,计划内容太勉强,懒,中途放弃

重点:最重要的是撑下去,摒除完美主义,可以忽略行动的效果。

原则:

1 一次锁定一个习惯

2 行动规则越简单越好,坚持有效的行动。不要打乱习惯行动的节奏,首先重视的培养习惯本身

3 不要太在乎结果 。人容易陷入完美主义,想要达到完美的想法太过于强烈,无法达到目标,反而会无法采取任何行动。勇敢迈出第一步,从小处开始行动。

如何突破反抗期

对策一: 婴儿学步 (让习惯变得简单易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婴儿学步一样,要敢于向前迈出一步,即使是摔倒了也要继续。无论把行动的门槛降得有多低,请一定要坚持每天累积一小步。比如运动一小时可以转变成穿上运动服走十分钟,阅读一小时可以转变成把书翻开5分钟。这样做的效果是引发的压力比较小,让人更有动力去行动。

重点:

1 设立比较容易执行的门槛,无论什么情况都可以执行

2 抛开不足感,无论多么小的目标和行动,都对习惯培养有很大的意义

方法:

1 细分时间:5分钟整理房间 、15分钟阅读

2 细分步骤 :看一页书、 听一本书 、写一行日记

对策二:身份认同

我们往往以结果为导向来培养习惯,更高级的方式是,我们培养习惯的过程中,要体现出自己的身份认同,增强自己的信念感。比如,当你想要戒烟时,你应该始终提醒自己是一个不抽烟的人,而不是说自己正在戒烟。心理暗示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显著效果。当你想要健身的时候,你就要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健身达人。

对策三:简单记录

记录本身能够客观分析并了解问题,持续记录行动,能够量化自己的行动,并将行动视觉化,从而产生自信,提高动力。记录也能够减少行动的不确定性。

定一个目标固然重要,但不可过于关注目标,而是要关注体系,也就是你习惯培养的过程,即你制定的每日的计划,如何执行等。每日争取进步一点,耐心等待习惯的复利成果。每天记录可以帮助你把注意力放到习惯培养的过程。

重点:

1 不要过于繁琐

2 一定要每天记录

方法:

1 思考记录的内容

2 思考记录的媒介


不稳定期

度过了反抗期,我们就来到了不稳定期,不稳定大概会持续两周,在不稳定期我们十分容易受到影响,我们会看不到坚持的效果而质疑自己坚持下去有没有意义,也会受到各种诱惑而半途而废。

症状:容易受到诱惑影响,容易怀疑自己而放弃

如何突破不稳定期

对策一: 行为模式化(让习惯变得显而易见)

行动规则越简单越好,而且要把需要培养的习惯模式化,一想到行动,就知道怎么执行,而不是等到开始行动的时候,才想如何去做。前期耗费的精力越少,习惯越容易培养成功。

原则:

培养习惯可以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开启,增加稳定性持续性。有一个高级的方法是把现有的习惯和新习惯绑定,现有的习惯是稳定的提示器提醒我们行动。每一个习惯提示都可以和生活的环境挂钩,我们要做的只是让其显而易见。同理,想要戒除坏习惯,让其提示脱离我们视线。

重点:

1 找一个不被打扰的地方

2 每天持续行动

3 考虑一举两得的方法

方法:固定时间;固定内容;固定地点

效果:培养节奏感;不容易忘记

对策二:设定例外的规则

生活的意外往往避免不了,有时候会因为一些突发事件而导致计划无法照常进行。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做的不够完美就如同没有做一样,设定例外的规则就能带来良好的促进结果。

方法:

1 考虑全面意外的情况,比如身体不适,工作加班,气候影响等

2 准备应对的方法,可以适当降低门槛,用突破反抗期的做法;可以设定特别的日子;可以弹性对待行动内容,在后续几天补偿;规定不能连续两天中断行动

效果:

1 有弹性的执行计划

2 减少压力

对策三: 打开持续开关(让习惯变得有吸引力,让人愉悦)

持续开关就是能够激励你将计划坚持到底的事情。可以是许下一个承诺,向朋友或亲人宣扬;可以让值得信任的人监督自己;可以用奖惩机制来促进行动。

我们的大脑喜欢及时满足,在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可以为习惯增加一些愉悦感。比如想象自己最想要的东西,每一次践行节约开支的习惯,你就是在给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添砖增瓦。

对策四: 喜好绑定和习惯绑定

绑定喜好是让习惯更有吸引力,在你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之前,你要规定自己必须完成一项任务,比如你喜欢打游戏,所以规定打游戏之前必须做15个俯卧撑。

回顾一下自己几天的行为习惯,觉察一下自己的习惯,把需要养成的新习惯和旧习惯绑定在一起,用旧习惯来提示你该行动了。

倦怠期

掌控习惯,成就人生

当顺利度过了不稳定期,我们迎来了一个关键的阶段,就是倦怠期。在这个阶段,我们身体已经执行了一大半计划,然而这时我们的大脑会产生厌倦的感觉。一成不变的执行计划会让人觉得枯燥,而导致不少人在这个阶段放弃。

我们做事一开始会很有激情很有动力,但是时间一久,就会感到无聊。我们就难以持续下去。倦怠期,我们可以增添一些变化或者想象一些积极的变化,来给自己增添动力。但成功的路上,我们必须要忍受倦怠。无论心情好坏,无论是否无聊无趣,我们都必须坚持下去,成功的路上往往是孤独的。

如何突破倦怠期

对策一:添加新的变化 (让习惯变得有吸引力)

方法:

1 改变环境,改变内容

2 使用持续开关,获取动力

3 准备多种选择

4 旧习惯带动新习惯的养成

对策二:计划下一项习惯

方法:

1 给习惯排列优先级

2 拟好计划

效果:看到习惯培养的过程,更容易提高习惯培养的能力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坚持不断的进行下去,培养习惯不要一开始就给自己增加阻力,也不要把习惯培养看成是困难的事,需要调动自己的意志力自控力来坚持下去的习惯往往都很难持续。正确的做法是转变心态,注重自己的心理建设,给习惯赋予一些重要的意义,加上科学合理的设计,养成习惯可以是一件很轻松的事。


掌控习惯,成就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