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桥区: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讯 “你看这个红薯已经开裂了,主要原因就是最近比较旱,土壤含水量少。你得抓紧时间组织人员收获,不然影响红薯品质。”日前,在埇桥区夹沟镇镇头村的红薯种植基地里,科技特派员高飞蹲在田间为种植大户张磊现场指导。

张磊是夹沟镇黄山村人,在镇头村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其中有接近900亩的红薯。“咱们这多数都一季麦子一季玉米,这么大面积种植红薯还是第一回,能不能种得好,一开始我也是心里犯嘀咕。后来镇科技站的科技特派员经常来指导,有了技术难题随叫随到,我这心里才有了底。”

“我们镇农技站有2名科技特派员,主要负责对贫困村、种植大户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在关键农时,指导农民选什么品种、施什么肥、用什么药等。目前全镇基本实现了测土配方施肥和科学用药,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实现了节本增效。同时,通过引导农户多施农家肥,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实现了农民增收。”高飞介绍说。

距镇头村不远的湖疃村扶贫基地里,来自省农科院的科技特派员查显胜正在设施大棚里忙活着。自从科技特派员来到湖疃村,这个村里第一次种上了哈密瓜、第一次知道了贝栗南瓜,第一次有了设施大棚……科技特派员给这个闭塞的乡村带来了太多“新鲜名词”。“科技特派员定期来给农民培训,送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给农民传递了现代农业经营理念。我们村的基地现在已经形成了莴苣—早西瓜—莴苣和一年两茬哈密瓜、一年八茬小青菜的设施农业栽培模式,比传统种植效益大大提高。”湖疃村党支部书记武克才告诉记者。

据了解,埇桥区结合科技扶贫,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认真组织实施,把科技特派员工作作为推进基层科技服务机制创新的举措,解决当前农村科技力量不足和科技服务“缺位”这一突出问题的新途径。自2016年以来,埇桥区共派出290名科技特派员,主要分布在乡村振兴、园林园艺、农作物种植、畜牧等专业技术领域,通过农技示范推广、建立基地、开展技术交流培训、强化服务帮困解难、提供科技支撑等,促进了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