羨慕!恩施市民去“方便”,猶如進酒店逛公園

原標題:民族特色公廁成風景 市民“方便”更方便

羨慕!恩施市民去“方便”,猶如進酒店逛公園

州城衛士公園內的公廁

飛簷翹角,紅窗青瓦,遠遠看去像一座古色古香的宅院,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座公廁。這是2019年底,恩施市在金山大橋橋頭西側公園新建的一座公廁。與公園環境相融,仿照恩施土家民居特色建設的公廁,成為此地一道景觀。

“這座公廁,除了外觀漂亮,最讓我滿意的是設施齊全,乾淨,沒有異味。”譚奶奶就住在附近,對新建成的公廁十分滿意,每天在公園裡散步時,如廁十分方便。

小廁所,大革命。近兩年來,恩施市一直在推進公廁革命。

2019年,恩施市投入約1100萬元,先後在城區新(改)建公廁20座,其中新建公廁16座,改建4座。據統計,目前恩施城區可用公廁總數達112多座,加上其他商業小區公廁,已經基本能滿足市民和遊客如廁需求。

民族特色公廁成為城市風景

4月19日上午,記者隨同恩施市市容環衛管理局管理人員一起來到金山大橋橋頭西側。橋頭公園一角的復古特色公廁,遠看就像是一個仿古博物館,並不像公廁。

羨慕!恩施市民去“方便”,猶如進酒店逛公園

金山大橋旁的公廁

週末,如廁的人比較多,有路過的,也有周邊的居民。

“這座公廁很漂亮,仿恩施民居建設,裡面設備齊全,乾淨,沒有異味,比自家的衛生間還好。”看到記者拍照片,在一邊休閒的幾位大爺滿口稱讚。

更讓市民滿意的是這座新修的公廁有第三衛生間,可供殘疾人、老人或帶小孩的市民使用。公園平時很多休閒的市民,有的爺爺奶奶帶小孩,第三衛生間還為市民設置了安頓小孩的小床,十分方便。

“這種廁位是帶鎖封閉式的,空間比較大,陪同人員可以一同進去照顧老人或者孩子,裝的是坐便器,男女老少都能用。”公廁管理員介紹說。

同樣,在七里坪盆景公園,公廁白牆青瓦,極具民族特色,十分漂亮,與公園環境相融。公廁設施齊全,配備感應水龍頭、噴香機、球形滅蚊燈、第三衛生間報警器,十分方便。

羨慕!恩施市民去“方便”,猶如進酒店逛公園

七里坪公園旅遊公廁環境

據恩施市市容環衛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州城建有各種民族特色的公廁30多座,除了區分男女廁所外,均配有第三衛生間,方便殘疾人或帶小孩的市民如廁。公廁內所有潔具均採用一線品牌,配備專人管理。

羨慕!恩施市民去“方便”,猶如進酒店逛公園

金桂大道耿家坪村街頭公園的公廁

改擴建讓旱廁退出歷史舞臺

2014年以前,恩施城區公廁不僅數量少,而且大多是旱廁,環境衛生極差,嚴重影響州城形象。

小公廁,大文明。為改善城市形象,打造文明州城,近幾年來,恩施市加大投入力度,對老城區公廁進行改造,在新區修建新的公廁。

2014年,恩施市市容環衛管理局開始啟動老城區旱廁改造工程。當年5月,老城區有了新廁所。薛家巷、和平街等區域共11所二級標準水衝式公廁投入使用。

羨慕!恩施市民去“方便”,猶如進酒店逛公園

清江新城公廁

2016年,恩施市市容環衛管理局會同城區三辦及恩施市交通局、恩施市商務局,將城區37座旱廁按照“創衛”的標準逐一進行了整修,並全部投入使用。至此,州城旱廁全部用水衝式廁所替代,旱廁退出歷史舞臺,市民生活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羨慕!恩施市民去“方便”,猶如進酒店逛公園

黃石大橋附近公廁

2018年、2019年,恩施市大力推進城市“廁所革命”,城市管理部門以“建設一座公廁,改善一片環境,方便一方市民,美化一處街景”為目標,結合城市公廁分佈現狀,採取新建一批、改建一批、提升一批等措施,統一規劃,合理佈局,全力推動廁所建設標準化、管理規範化、服務人性化。僅2019年,恩施市就投入經費約1100萬元,先後在城區新(改)建公廁20座,其中新建16座,改建4座。

城區公廁基本滿足市民所需

按《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規劃標準》相關規定,根據城市性質和人口密度,城市公共廁所平均設置密度應按每平方千米建設3至5座;人均規劃建設用地指標偏低、居住用地及公共設施用地指標偏高的城市、山地城市、旅遊城市可適當提高。

羨慕!恩施市民去“方便”,猶如進酒店逛公園

公廁內部環境

按要求,城市商業街區、市場、客運交通樞紐、體育文化場館、遊樂場所、廣場、大中型社會停車場、公園及風景名勝區等人流集散場所內或附近,應按流動人群需求設置公廁。公廁應在人流較多的道路沿線、大型公共建築及公共活動場所附近,以附屬式公廁為主,獨立式公廁為輔,移動式公廁為補充。在滿足環境及景觀要求的條件下,城市公園綠地內可以設置公廁。

由於歷史欠賬等多種原因,恩施城區公廁數量還達不到國家要求,而且分佈不均,特別是舞陽壩等繁華商業區更是一廁難求。為方便市民如廁,2018年,恩施市要求城區除涉密單位外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向社會免費開放單位廁所,並按統一標準安裝具有土家族風格的廁所標識標牌。

羨慕!恩施市民去“方便”,猶如進酒店逛公園

第三衛生間

在公廁管理方面,恩施市市容環衛管理局對每個公廁均配備專人管理,同時試行以廁養廁模式,利用公廁多餘的房子進行經營,讓經營者負責管理維護公廁。

一個公廁代表一座城市的形象。經過幾年的努力,恩施城區各種級別的公廁已遍佈大街小巷。

據介紹,目前恩施市市容環衛管理局建有檔案的公廁有112座,加上部分景區、商業小區等地方的公廁,恩施城區公廁有120多座,其中有37座民族特色公廁、8座環保公廁、4座移動公廁,已能基本滿足市民和遊客如廁所需。

特約記者 譚華

(值班總編:瞿照坤 編輯:廖康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