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明明地理上更好追的中东,为何在文化上却要去"追求"喀山?

车臣是俄罗斯联邦北高加索联邦管区下辖的一个自治共和国。它位于北高加索山脉,西边与印古什共和国和北奥赛梯共和国接壤,东部连接着达吉斯坦共和国,南部与格鲁吉亚相邻并且共享一条很长的边界线。

在地理位置上,车臣与中东国家奥斯曼帝国十分接近,二者之间仅仅是一个格鲁吉亚之隔。然而在文化上,车臣对奥斯曼的认同度却并不高,反而更加认同距离较远的喀山。

车臣明明地理上更好追的中东,为何在文化上却要去

一、 种族的不同让车臣难以对奥斯曼产生文化上的认同感

种族对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文化之所以具有多样性,正是因为世界上有着许多不同的种族,不同的种族由于历史、语言、性格等等众多的不同,其文化也有着许多差异,因此也很难产生文化认同。车臣人是高加索地区的穆斯林民族之一,又称“切钦人”,自称“纳赫乔人”,既“平民百姓”的意思。

种族属欧罗巴人种高加索类型,是高加索地区的土著居民与外来的阿兰人和突厥人长期共同生活下而形成的古代民族的混血后裔,并且车臣人还拥有自己的语言车臣语。而喀山的主要种族是鞑靼人,是居住在蒙古高原东部操突厥语族的塔塔儿部与白种人融合而来。

因此喀山与车臣的种族血缘相近,文化上也与蒙古国家相近,所以容易产生文化认同感。而相反地,建立起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人是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是西突厥部族中的塞尔柱人同波斯人的结合,尽管也有着突厥人血统。

车臣明明地理上更好追的中东,为何在文化上却要去

但其文化上更靠近阿拉伯国家,因此车臣人很难对奥斯曼产生文化认同。加之在语言上,车臣与喀山都使用高加索语系的语言,而奥斯曼则使用的是拉丁字母,这使得车臣与奥斯曼之间文化的交流理解也变得困难,那么要产生认同则变得更加困难。

二、 相似的历史让车臣与喀山之间文化认同感更强

由于车臣占据的地理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既连接着重要的石油管道和铁路干线,又与周边几个国家有着密切而复杂的联系,有着 “联结外高加索的生命线”的称号。因此在历史上,车臣一直都是波斯、奥斯曼、俄罗斯三大帝国争夺对象。

19世纪初,亚历山大一世开始对北高加索实施征服行动,并于1829年引发全面战争,史称 “高加索战争”。在高加索战争中为了抵抗俄国,伊玛目加齐·穆罕默德组成车臣尼亚,即车臣国家之始。

自此双方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战争,直到1859年伊玛目国灭亡,车臣地区也被并入了俄罗斯帝国的版图之中。在俄罗斯长时间的统治时期内,其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俄罗斯文化的同化影响。

在这一点上,车臣的经历与喀山十分相似,甚至可以说是同病相怜。

车臣明明地理上更好追的中东,为何在文化上却要去

喀山汗国是金帐汗国肢解后产生的,兀鲁·穆罕默德和儿子马赫第提克占据了喀山,并在此建立起一个独立的汗国。但在马赫第提克在位期间,汗国才正式立国。喀山汗国由于与俄罗斯为邻,边界冲突经常发生。1469年沙皇伊凡三世利用汗国内讧曾夺取喀山城。

1487年莫斯科公国再度占领喀山,并任命穆罕默德·阿明为政府首脑,通过掌控阿明来掌控喀山,因此汗国也成为了俄国的属地。因此,同样作为受到俄国长时间统治的喀山,在文化上也受到了俄罗斯文化同化的影响。

也许是因为都受到俄罗斯文化的影响,也许是都对俄国有着同样敌意与矛盾,又或许是因为有着被俄罗斯征服而受到俄国暴政的同样的遭遇而惺惺相惜,车臣在文化上更加认同喀山。

而反观奥斯曼帝国,自灭东罗马帝国后,定都于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大部分文化,自称为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因此奥斯曼帝国的文化十分独立和完整,并且由于这两个大帝国在很多地方处于对立的状态,奥斯曼帝国的文化很少受到俄罗斯的影响。

因此在这一点上,车臣也会更加认同同为俄罗斯征服的小国喀山,而非大帝国奥斯曼。另外,奥斯曼也将车臣视为征服对象,参与了对车臣的争抢,也对车臣发动了战争,进行了侵略。

所以早期奥斯曼与车臣的矛盾是十分尖锐的,尽管在后来由于车臣投入了穆斯林的阵营,

与奥斯曼帝国的紧张关系有所缓和,但即使如此,车臣也很难对奥斯曼有文化认同。

车臣明明地理上更好追的中东,为何在文化上却要去

三、 相同的对民族独立的渴望使得车臣和喀山之间文化认同感更强

前文所提到的,车臣和喀山同为小国一直都不太平,由于大国的争抢和侵略导致战争频发,在这种环境下,没有哪个国家和民族不会希望自己能变得强大,不再受制于大国,变得真正独立。因此车臣和喀山这种对民族独立的渴望是相同的。

例如,车臣在被并入俄国版图后经常发生暴乱,虽然被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巴米亚京斯基元帅平定,但在1867年由于俄国对车臣人大规模施行暴政导致了车臣人民大规模的反抗,车臣地区再次暴乱。随后虽然俄国不断对抗俄的车臣人进行大规模的屠杀。

但直到1881年车臣地区才基本稳定下来,不再有大规模暴乱,但小规模的动乱仍然是一直存在。到了近代,虽然后来苏联领导人将车臣地区分离出来单独建国,但车臣仍然受到苏联的控制,算不上真正的独立,所以在二战中,车臣人竟然试图与德国军队合作来谋求独立。

虽然这种做法十分愚蠢,但也能看出车臣想要摆脱大国控制而独立的强烈渴望。1944年,斯大林领导的苏联政府又以车臣人与德国法西斯合作为由,强迫几乎整个车臣人迁移出家园,并取消车臣自治共和国的地位。

车臣明明地理上更好追的中东,为何在文化上却要去

到苏联解体后,车臣人要求独立和发俄罗斯的心态空前旺盛,于是再次开启了他们的追求独立的斗争。1991年,时任车臣共和国总统发表了独立宣言,可是得不到俄罗斯的承认。1992年12月10日,车臣共和国从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中独立出来。

1994年,俄罗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派俄军大举进攻车臣,车臣顽强抵抗,拒绝放下武器,导致这场战争足足打了20个月之久。随后的数十年里,车臣人一直在为了独立而不断的拿起武器进行斗争,尽管希望渺茫,尽管损失惨重,他们也从不放弃。

把历史的指针往回拨转,喀山汗国的人民也是一样。1487年喀山成为俄国的属地,直到1504年才摆脱了俄国的控制。但由于1516年,领导人穆罕默德·阿明死后喀山汗国绝嗣。克里米亚格来王朝和莫斯科公国又开始通过任命领导人的方式来争夺喀山政府的控制权。

喀山再次失去自己的独立主权。但喀山人也从未放弃。1521年,喀山同克里木汗国和诺盖汗国结盟,集结兵力包围莫斯科。不久,喀山通过依附奥斯曼来反抗侵略。

1551年俄国集结重兵准备同喀山决战,喀山不敌俄国而灭亡。

车臣明明地理上更好追的中东,为何在文化上却要去

但之后喀山的民族起义和暴乱一直持续不断,当地人民为了独立的反抗斗争,一直持续到1558年才被镇压下去。但鞑靼作为今日俄罗斯联邦的一个少数民族仍然在努力奋斗以争得独立。这种强烈的对民族独立的渴望,车臣同样也感同身受。

车臣与喀山,同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民族国家,又同样经历了各种侵略与磨难,一路坎坷,但它们又同样的不曾放弃,一直在为了民族的独立而不断努力斗争,

如同两个拥有相同梦想的伙伴在各自的路上各自奋斗,这样的车臣与喀山又怎能不产生认同之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