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哪些關於漢字的有趣的故事?

用戶8138670141797


漢字之美,世界公認,傳說中的漢字創造者倉頡功勞巨大。倉頡是傳說是黃帝的史官,這位老哥跟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一般,先是竭盡心力,最終靈光一閃,根據野獸的腳印研究出了漢字。正如《說文解字》在序中說道:“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爪之跡,知今之可相別異也,構造書契。”

但是,目前史學界普遍認為漢字由倉頡一人創造只是傳說,然而他極有可能是漢字的整理者,因此被後人尊為“造字聖人”。而在歷史上首次對“六書”做出了具體解釋的則是《說文解字》。許慎在《說文解字 》中對古文字構成規則的概括和歸納,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遂成漢字構造的系統理論。此後,人們再造新字時,都以該系統為依據。

下面以“元”為例來直感一下漢字的趣味故事。

“元”是指事字。甲骨文中是一橫和一個兀字的組合,而兀表示削去人的頭髮,又用短橫指明頭的部位,表示人頭。金文大致相同,小篆的形體整齊化了,隸變後楷書寫作“元”。因此,“元”的本義是頭,後引申為首位、首次、開始,如:“元首,元旦,元年,元勳,元帥,狀元”。

就“元”的本意人頭而言,經典文例如“狄人歸其元”。此文記載於《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記的是晉國名將先軫的故事。但凡讀過《左傳》或《上下五千年》者都不會對先軫陌生,他曾跟隨晉公子重耳流亡19年,並最終輔佐晉文公重耳在城濮之戰中大敗楚國,成就霸業。此後,又輔佐晉襄公,以中軍主將的身份指揮崤之戰,打敗了秦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同時擁有元帥頭銜和元帥戰績的軍事統帥。

然而,經典的崤之戰卻成了先軫的絕筆。晉襄公的嫡母懷嬴是秦穆公的女兒。崤之戰後,她偏心於孃家秦國,請求將俘獲的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名秦將釋放回國,以免兩國結怨過深,襄公聽從,便將三人釋放了。先軫得知後大怒:將士們不知多少花費力氣和生命才擒獲的敵軍主將,卻因為婦人的幾句巧言而在轉眼間被輕易赦免!像這樣毀傷自己的戰果,長敵人的志氣,晉國要不了多久就會滅亡了!先軫越說越氣,頭也不回,狠狠啐一口唾沫就離開了。襄公醒悟了,急忙派人追趕,但為時已晚,秦將已經渡河。

先軫一時盛怒,不顧尊卑而口不擇言,又當著襄公的面“不顧而唾”,雖然晉襄公並未怪罪,但這對於先軫來說,畢竟是個政治汙點,便在心裡暗下了以死明志的決心。

同一年,狄人攻打晉國,晉國出兵抗擊。八月,晉軍在先軫的指揮下,在箕(今山西蒲縣東北)擊敗狄軍,俘獲一名狄軍首領,史稱“箕之戰”。戰後,先軫脫下頭盔鎧甲,衝進狄軍中戰死,以此討伐自己冒犯襄公的罪過。狄人則很敬佩先軫的英勇,而將先軫的首級送還給了晉國,其面色如同活人一般。一代戰神並沒有敗給任何敵人,而是敗給了自己的心理,著實讓人惋惜。這便是“狄人歸其元”的故事了。

至於今天的“元”為什麼成為比較通行的本位貨幣,那就純屬陰差陽錯了。

唐高祖李淵時期,朝廷廢五銖錢,發行方孔圓錢,名為“開元通寶”,但民間卻誤讀為“開通元寶”。陰差陽錯,久而久之,“元寶”成為一個固定的詞,泛指銀錠了。

到明清之際,西洋銀幣流入中國。這是與中國傳統的銀錠形制完全不同的另一種“銀元寶”,簡稱“銀元”。銀元是圓的,且“元”與“圓”同音,因而又稱“銀圓”。

1933年,廢兩(銀兩)改元,銀錠退出流通,銀元成為法定貨幣。1935年,廢止銀元,實行法幣(紙幣)。至此,銀子作為一般等價物徹底告別歷史舞臺。法幣的單位繼承了銀元的單位,這就是今天的人民幣或臺幣“元”的來歷。因“元”是中國的本位貨幣,所以也以此對譯外幣,如美國的本位貨幣就叫美元。

順便說,“毛”這個貨幣單位跟“元”一樣,也是陰差陽錯、將錯就錯造成的。“毛”本是“毫”,為記賬方便,往往將“毫”省筆為“毛”。久而久之,習非成是。不過現在仍然有地方讀“毫”不讀“毛”。






珠海大鈞


所有漢字,只要發揮個人的想象力都很有趣。。。。。。😄


米麥俍和


甲骨文在清朝末年被發現的故事一直讓我覺得十分偶然和有趣,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字發展史就在那個靈光乍現的一瞬間被改寫,而且因此變得熠熠生輝。



甲骨文的發現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當時的國子監祭酒也就是相當於國立大學校長的王懿榮經常因瘧疾而生病。那時候的中醫認為“龍骨”是治療瘧疾的良藥,所以王懿榮經常買龍骨服用。所謂的“龍骨”按常理說應該是龍的骨頭。可是,現實生活中並沒有龍,所以實際上中醫用的是從土裡挖出來的動物的骨頭,將其搗碎給病人煎服,據說可以治療瘧疾。



一次偶然的機會,王懿榮發現從藥店買來的“龍骨”上刻有文字,於是又從藥店買來了不少並與寄居在自己家裡的古文字學家劉鶚一起探討。後來,他們人認為那些文字一定是未知的遠古時代的文字

這個故事流傳很廣,但也只是傳聞,並不讓人完全信服。而且後來有人經過調查發現北京的中藥店按醫生處方揀出的“龍骨”一向都是先搗碎了再包裝的,從搗碎的“龍骨”上發現文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王懿榮作為清末有名的金石學家,較早重視並收購有字的甲骨的情況,則是符合實際的。



劉鶚的繼承和發展

王懿榮收購有字甲骨的第二年,即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野蠻的外國強盜們在北京城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清王朝的最高統治者們因此狼狽出逃,而一心效忠朝廷的王懿榮悲憤之下在自家的花園裡投池自盡

王懿榮的殉難使作為朋友的劉鶚感到十分悲痛。後來,王懿榮之子將數量可觀的甲骨轉讓給了劉鶚。劉又通過其他途徑收集到了一些甲骨並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從5000餘件甲骨中,挑選出字大而清晰的1058片製成拓本,取名《鐵雲藏龜》。劉鶚字“鐵雲”,眾所周知,他的小說《老殘遊記》被譽為“清末四大譴責小說”之一,而在文學之外的金石研究領域,他也是大有建樹。



總結

經歷了王懿榮和劉鶚的發現、研究之後,越來越多的學者投身到了對甲骨文的研究中。羅振玉、王國維兩位學者的研究和貢獻更是為後人的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