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不是少年遊——時光裡逐漸消亡的老家

清明過後,一場春雨一坡筍。對於從小在山裡長大的人來說,春日山林裡一根根破土而出的小竹筍是無法抗拒的誘惑。尋覓時的專注,發現竹筍的雀躍以及採摘時手忙腳亂的快樂與歡欣,比吃筍子的感覺要幸福得多,沒有經歷過的人是很難理解並共情的。好多年不曾在老家的山上盡情地享受拔筍的樂趣,這次在家裡小住正逢出筍,不上山簡直就是辜負了這難得空閒的美好時光。沒有夥伴,看著這連綿起伏的一片蒼翠,心底其實有點莫名的恐慌。眼前浮現一幕幕記憶裡曾經拔筍的畫面,到底還是難以抗拒,上山!

終不是少年遊——時光裡逐漸消亡的老家


終不是少年遊——時光裡逐漸消亡的老家


前幾天和德姑姑聊天時感慨以前覺得好高的山現在感覺變矮了,以前覺得離家好遠的莊稼地現在也覺得其實很近。成長的歲月裡,曾經的遠方不過是視線所及的山裡世界,曾經的遠處不過是山裡世界中雙腳所能踏足的最遠地。細想後便明白,改變的不是山的高矮,不是距離的遠近,而是因為走出大山後看到了更廣闊的天地,爬過了更高的山,走過更遠的路程,開闊的視野帶來了心境的變化,所以感受也因此不同。或許是許久不曾體驗過,又或許是輕裝上陣,所以儘管路比以前要難走,上山下坡跨溝躍谷時卻並沒有記憶裡的辛苦和艱難。

終不是少年遊——時光裡逐漸消亡的老家


終不是少年遊——時光裡逐漸消亡的老家


茶樹嶺,開門即見的一片沒有茶樹的山嶺,一塊塊從地幔中生長出來的巨石間嵌著一塊塊小小的莊稼地,曾經站在家門口便能看清山上莊稼地裡揚起的鋤頭,現在遠遠望去時,是一片賞心悅目的鬱鬱蔥蔥,走近一看,卻是一片片觸目驚心不忍細看的荒蕪,原本的莊稼地裡長滿了荊棘野草和雜樹,看不到一點往日耕耘過的痕跡,才走到一半就無路可走再也進不去了。這片我們曾經打過豬草放過牛,拔過筍摘過萢,草地上打過滾撒過歡石縫間捉過迷藏的山坡,這片祖先一鐮刀一鋤頭辛勤開墾的土地,在我們拋棄它多年後,以這樣的方式拒絕了我的親近。這樣的結局,對於生於斯長於斯的我們,對於這片面目全非的土地,說不清是幸還是不幸!山風陣陣鳥語聲聲,站在這茅草蓋過頭頂的路上,心裡忍不住一陣陣的酸澀。

終不是少年遊——時光裡逐漸消亡的老家


終不是少年遊——時光裡逐漸消亡的老家


下山換個方向想繞行到山坡的另一面,記憶中那邊有大片的竹林,竹林旁也是一塊塊的莊稼地,我們常常不用到竹林裡去,只在莊稼地裡就有像插進泥土裡的一根根綠色的筷子般鮮嫩的竹筍。颯颯的山風夾著絨絨細雨,看著我收穫無幾的籃子,路上遇到的伯父善意地打趣我孩子似的任性與執拗。這條路前不久被住在山坡下的伯父沿著山路砍掉了荊棘和茅草,青石板不再光潔,山路蜿蜒,像一條夾在草叢和樹叢間的細縫,努力卻又艱難地向上爬伸著。走了才不過兩百米便遇上一大片樹林,記憶中這應該是一片連著的莊稼地,春日裡盛開著成片的金黃油菜花。什麼時候長了這麼多樹還成了林?穿行在這片陌生的樹林裡,有種恍如隔世的錯覺,頭頂是密密麻麻層層疊疊的枝葉,腳邊是從厚厚的枯葉裡新長的野草,極目四望,有限的視線範圍裡除了樹就是草,讓人倍覺恐慌壓抑。

終不是少年遊——時光裡逐漸消亡的老家


終不是少年遊——時光裡逐漸消亡的老家


壯著膽子向前穿行,我記得過了這片地就是一片草坡,草坡那邊有我家最大的一塊水田,我最近一次去那裡是十三年前,那一年父親上廣州看病,多年十指不沾泥的我獨自留在家裡收割了整塊地的玉米,此後再未踏足。我想去看看那塊曾經在那裡一年年輪迴過播種和收穫,撒過肥料也灑過汗水,哺育過我成長的土地如今的模樣,如同熱切地想去見一個失落很久卻一直牽掛的老友。想去尋找曾經的腳印曾經的身影,想再一次把腳印和身影留在那裡。如果土地也有記憶,我想它也一定會記得我,一定也曾等待過我再去擁抱和親近。無奈前面再也沒有路的痕跡,我知道,終其一生,我將再也無法踏足那片深深感激和眷戀的土地,地仍然在那裡,對我而言卻是永遠的失去。不曾依靠土地養活過的人,很難理解依靠土地生活的人對土地的眷戀以及失去土地的悲傷,而這種失去也再不會復得。其實,我們的生活中又何嘗不時常經歷著類似於這種失落的遺憾和憂傷?曾經以為可以一直擁有、能夠觸手可及的事物總在不知不覺中失去,曾經熟悉的身影綻放的笑容溫暖的雙手某一天卻只能在回憶裡去搜尋,記憶中那一條條奔騰的溪流一層層隨山勢起伏的梯田也早已於無聲無息中面目全非。白雲蒼狗世事無常,不斷地擁有,也在不斷地失去,驀然回首,即便是行走在熟悉的地方也終不似少年遊!

終不是少年遊——時光裡逐漸消亡的老家


終不是少年遊——時光裡逐漸消亡的老家


孤獨地在林間來來回回地穿行,失落與沮喪蓋過獨自置身密林的恐慌,也全然沒有了拔筍的心情,山下的馬路上傳來了汽車的喇叭聲。的確,現在的山村已是舊貌換新顏,一座座嶄新的小洋樓拔地而起,平整的水泥馬路直通家門口,高速公路也穿村而過,可是,這個曾經破敗卻熱鬧、貧窮卻充滿生機的小山村卻變得更加的凋敝寂寞,曾經兩三百人的院落裡常住人口不過二三十人。交通的便捷沒有帶來田野的希望,反而加速了人們的離開,山外的精彩與誘惑,山裡的清苦與孤獨,兩相比較是你會如何選擇?即便不甘,其實更多的是無奈。對於土地的情感,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是撕裂的,一邊負重遠離,又一邊徐徐回望。人一個一個往外走,房子卻還一座座新修,骨子裡對土地的依戀讓人覺得總有一天自己還是會回來,守著山守著土,守著曾經的歲月裡在這裡留下的溫暖回憶,圍一爐火,溫一壺酒,三五個一起長大的夥伴,把共同的回憶細細咀嚼慢慢回味。只是,什麼時候會回來再不會離開,誰都沒有答案!或許,等到某一天真的想回來,卻發現因為離開太久太久,這個寂寞荒蕪的村落早已無聲地消亡在時光裡,滄海桑田,無處可歸!

終不是少年遊——時光裡逐漸消亡的老家


終不是少年遊——時光裡逐漸消亡的老家


夜深人靜,窗外春風化雨,明天的山坡上定又是一坡新筍,而我卻必須下山上班了,不知道下一次什麼時候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