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我祝你早點吃苦

讀書的苦是早打早好的疫苗


前幾天在知乎看到關於博士生學歷真的那麼重要嗎的話題,似乎在我們讀書的時代,總覺得讀書苦、讀書累,但是等我們年過三十,吃過生活的苦之後再回去看,讀書的那點苦真不算什麼,跟整個人生比起來,它簡直可以稱作是人生最幸福的時光。

會有人辯駁,說社會這所大學能教給我們更多。實際上,社會這所不收費的大學往往是在你跌了跟頭時候才會給你教訓。當然,前提是你還得自己悟得出來這個教訓。

讀萬里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名師指路。

行萬里路的時間遠沒有吸取前人經驗來得快。能站在巨人肩膀上看得更遠,為什麼非要自己不撞南牆不回頭呢?在這個效率優先的時代,很有可能你開悟後,別人已經遠遠的把你拋下。

年輕時早一點去吃學習的苦,是為了以後的人生少點挫折苦楚。

如果可以,我祝你早點吃苦

工作的苦是早鋪早好的墊腳石


畢業了選工作,都想選活少錢多離家近的工作,希望事情少一點。十年之後恍然發現自己沒有核心技能,虛度了十年光陰,那時候你會不會後悔?職場上有為才有位,沒有吃過苦犯過難,又怎麼有能力登上高位,坐穩位置?

每個位高權重之人運籌帷幄背後,都有一段篳路藍縷的辛酸時光,是每一步摸爬滾打裡總結出來的經驗,鋪穩了向上的臺階。

會有人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比我們普通人少吃了不少的苦,少走了不少彎路。但是,你又怎麼知道,他們的椅子下墊起了多少努力的磚頭?只是方式不同,只是我們看不到罷了。

事非親歷不知難。先學經驗再去驗證,曾經吃過的苦,走過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如果可以,我祝你早點吃苦

愛情的苦是早病早治的傷風感冒


慨嘆工作艱難之際,會有人羨慕女性,覺得女性進可攻退可守,學習工作不咋地還有婚姻保底。但是這一屆婚姻真的能保底麼?

朋友圈滿屏的“喪偶式婚姻”,哪怕奶茶MM們,鮮亮的袍子上也爬滿了蝨子。更何況想靠婚姻改變階層的灰姑娘們呢。沒有金剛鑽卻攬了瓷器活,以為能少吃的苦,最後一口都沒少的還給你,甚至還有可能加量不加價。

就像電視劇《第二次也很美》,女主安安似乎是幸福的模板,畢業就嫁入豪門。但是,生活並不如她的名字一樣安穩無虞。隨著婚姻延續,曾經的白月光變成了嘴角惹人嫌的剩飯粒,天真可愛成了男人眼裡的無知愚蠢。離婚之後,女主被掃地出門,沒爭到兒子的撫養權,甚至在職場上還鬥不過剛畢業的小三助理。

婚姻從來都不是現實生活的避難所,它只是契約關係,權利義務相對等。你越強,能承擔的義務越多,才能享受更多的權利。你以為可以少吃苦,那你也可以少享福。

如果可以,我祝你早點吃苦

我們都希望自己如溫室裡的花朵,有一張未曾受風欺雨凌的臉。可是風雨如後媽,不知何時變了臉。如果無可避免,我祝你早點吃苦。早點在風雨中練就過硬翅膀,是翱翔天地還是棲於平地,你有選擇的自由。不管雨再大、風再狂,都有能力給自己築起避風港。

人生爽量守恆,早點不爽,為了以後的爽。爽的太早,哭得也太慘。比起人到中年如餘歡水的困境,我更願意祝你早點吃苦,早點成長,然後在以後的日子裡,雲淡風輕。

畢竟年輕意味著無限可能,吃苦之後跌倒爬起來也更容易。別等到無路可退想要奮起時,才發現時光的賊已經偷光了你所有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