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試時間總覺得不夠用,如何是好,考試時應注意這五個方面!

眼下清明節收假後,距離高考僅有60天的複習時間,而開學後,高三考生即將迎來“二模”的挑戰。

除去學霸們應對考試的行雲自如,大多數考生在語文、數學、綜合的考試中總會覺得時間不夠用,那是因為同學們考試是沒有注意到這五個方面:

高考考試時間總覺得不夠用,如何是好,考試時應注意這五個方面!

第一、認真瀏覽試卷,仔細劃分難易。

身為高三學生,這一點已經耳熟能詳了,但總是一目十行的草草了事,沒有效果且浪費時間。時間與效率相輔相成:考生通過瀏覽試卷,從而提高做題效率,而考試中,做到的寥寥無幾。

高考考試時間總覺得不夠用,如何是好,考試時應注意這五個方面!

作為高考的經歷著,筆者認為:拿到試卷後,應當花費5-10分鐘的時間認真瀏覽,針對試卷做到難易劃分,不會的標記下來,有疑點的做個記號。雖說高考命題的簡易程度均是順序排列,但是必須因人而異。而對待語文,謹記拿到試卷,先看作文命題,以便在考試過程中,充分利用時間進行構思。

第二、對待考試試卷,應該避重就輕。

應考時,大部分考生對待每一個試題,總是拿出200%的精力去投入,即使遇到疑難雜症,也會奮戰到底,而結果卻收效甚微,這恰恰是時間不夠用的問題所在!

高考考試時間總覺得不夠用,如何是好,考試時應注意這五個方面!

而如果拿到試卷後,已經認真瀏覽,並劃分難易,對待自身疑難問題,便可輕易的跳過去,避重就輕。轉而,待試卷中易做題型的處理完後,反過頭來,再次由簡至難的處理剩下的試題,就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執行下去,通過模擬考試實踐,你會發現不僅時間夠用了,正確率也提高了!

第三、試卷做題順序,做出適當調整。

按部就班的做題順序,是大多數學生的通病,考試時的爭分奪秒,考試後的鎩羽而歸,則是最好的證明。如果針對試題的做題順序,適當做出調整,事半功倍不在話下!

高考考試時間總覺得不夠用,如何是好,考試時應注意這五個方面!

就拿語文試卷來說,在做完36分的現代文閱讀後,應當避開古代詩文,轉而處理相對簡單的語言文字運用試題,然後進行作文寫作,待完成後,心中不免鬆了一口氣。這時再靜下心來看文言文、詩歌閱讀,再不會是急匆匆的填下錯誤答案;而古詩詞默寫,更不會擔心因趕時間而暫時的遺忘。

第四、答案模稜兩可,切勿急於下筆。

試題中出現模稜兩可的答案,有的同學只是稍加思考,為了節省時間便急於填寫,而事實上,卻浪費了大量的寶貴時間。分析原因:一是填寫的不一定正確,二是檢查時容易漏查,三是即便修改,影響卷面書寫效果。

高考考試時間總覺得不夠用,如何是好,考試時應注意這五個方面!

這類現象主要出現在非選擇題型中,考試中的急於下筆,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時間,而且沒有拿到相應的分數,真是得不償失。考生在對待這類問題上,應當適當的避讓,從而剩餘的試題節省時間,試卷完成後,首先照顧此類題型,通過認真的演算後,得出最佳答案,再進行填寫。

第五、對待知識盲區,懂得適當放棄。

對於考生來說,試卷是“寸土寸金”,即便是自身的知識盲區,也要抱著試試的態度,投入大量的時間去鑽研。但是到頭來,十分的汗水只換來了一分的收穫,甚至於竹籃打水一場空!

高考考試時間總覺得不夠用,如何是好,考試時應注意這五個方面!

懂得放棄不該得到的,才能珍惜能夠擁有的。考試中,考生(除去學霸)一定要意識到這一點,不僅節約了時間,而且提高了做題效率。試著把150分的試卷放棄20分,剩下的正確率提高到90%以上,你會發現時間夠用了,120分的成績也更優秀了!有舍有得,在二模、三模考試中彌補盲區,600分的高考成績亦不是夢想!

高考考試時間總覺得不夠用,如何是好,考試時應注意這五個方面!

總得來說,高三考生覺得高考考試時間總是不夠用,往往是沒有合理安排答題計劃所導致的。針對所有考試,應當做到認真的瀏覽試卷劃分難易,避重就輕的調整做題順序,適當處理模糊知識點、盲區。同學們只要在接下來的考試中,合理安排,不刻意注意時間的流逝,高考也會顯得悠然自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