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來了,哦不,是水貨...

乾貨來了,哦不,是水貨...

到底什麼是乾貨?

有了乾貨

有了武功秘笈

就能練成絕世武功嗎?

在切入主題之前

先說個故事

這個故事你有可能聽過

不過沒關係

故事本身不是重點

春秋戰國時期

蘇秦師從鬼谷子數年之後

學業有成,決定下山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由於缺乏啟動資金

他不顧家人的反對

變賣家產,得黃金百鎰

組建了一個初創公司

為此他置辦了一套很炫的行頭

黑貂裘大衣

車馬僕從數人

遨遊列國,開始了他的IPO路演

推廣自己的治國理念

但是,和很多初創公司一樣

並沒有人在意這個新開的小公司

數年之後

蘇秦仍然沒有什麼進展

而起步資金毫無懸念地全部用完了

萬般無奈之下

蘇秦賣了車馬僕從作為路費

一個人徒步挑著擔子回到了家

風光而出,落寞而歸

他的妻子正在織布

看到蘇秦狼狽地一個人回來

就當沒看見他,仍然埋頭織布

蘇秦腹中飢餓

就問他嫂子,有沒有吃的

嫂子推辭說,家裡沒柴火,沒法做飯

蘇秦心頭一震,嘆了一口氣

哎,都是我的錯

此後蘇秦再次發憤圖強

把鬼谷子給他的太公《陰符篇》一書

拿出來重新開始鑽研

晝夜不息

睏倦了,就拿錐子扎自己的大腿

血流滿足,還堅持不懈

(頭懸樑,錐刺股就來自這個故事)

蘇秦就這樣天天堅持研習這本書

春去秋來,四季交替

一年之後

(和許多電影裡的切換一樣)

蘇秦重出江湖

周遊列國,提出合縱的策略抗秦

自此一發而不可收

東方六國爭相迎接款待

蘇秦得配六國相印

風光無限

(後來榮歸故里,和妻嫂還有一段有趣的對話,這裡就不贅述了,因為和主題無關)

那麼問題來了

以上的故事裡

有所謂的乾貨,有所謂的成功秘笈嗎?

如果有,那什麼是乾貨?

也許你會說

一定是姜太公的《陰符篇》這本書

蘇秦就是夜以續日地研究這個“乾貨”一年多

掌握了裡面的精髓

才吸引到投資,出人頭地,實現人生價值的

但是這個答案有諸多疑點

第一,太公《陰符篇》可是在蘇秦學成下山之前就熟讀了的

鬼谷子的培訓班裡就有這門課程

蘇秦對它早已是倒背如流

為什麼一個名師手把手教的在一開始卻沒起到作用?

第二,是不是蘇秦讀其它書就沒用,只有讀《陰符篇》才能實現他的人生價值?

我看未必

畢竟春秋戰國時期

沒讀過這本秘笈而又實現自己人生理想的人也很多

蘇秦讀其它書估計也能有差不多的作用

更何況,據說,太公《陰符篇》總共也不足千字

說它有多麼神奇,也不見得

(當然僅從字數去判斷一本書的價值是不謹慎的)

但是,一定有什麼東西從根本上改變了蘇秦

讓他能夠從一本讀過很多遍的書裡

學到以前沒學到的東西

那樣東西應該才算得上是所謂的乾貨、成功秘笈吧

那又是什麼呢?

要我說

乾貨不是姜太公的《陰符篇》

而是蘇秦妻嫂的輕慢

對蘇秦造成的影響

那才是真正的乾貨

這雖然沒有教會他什麼特殊的技能

卻讓他清醒的認識到

周圍的社會是什麼一個樣子

心裡認清、想明白之後

剩下的就是主觀能動性發揮作用的時候

自己主動去學習技能

自己總結經驗教訓

自己想辦法去做一切可能幫助自己實現目標的事情

似乎水到而渠成

那個“想明白”

那個“心動的頓悟”

才是真正的乾貨,成功秘笈

(你想想

哪一天,如果你孩子自己想明白

不能沉迷手機遊戲了

那還用你管嗎?)

為什麼大公司

塑造企業文化

首先做的就是要立一個願景(Vision)

是同樣的道理

禪宗公案裡

有一個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

記在《六祖壇經》裡

六祖慧能到廣州法性寺

時有風吹幡動

一僧曰:風動

一僧曰:幡動

爭論不已,六祖慧能進曰:

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

蘇秦妻嫂看到他落寞回家時的態度

是風動

蘇秦頭懸樑,錐刺股地學習

是幡動

而這外在的一切,真正在內在起作用的

是心動

蘇秦最終沒能合縱六國

阻止秦國的統一

秦始皇滅六國稱帝之後

有一次出遊會稽

路上大隊的車馬儀帳

浩浩蕩蕩

有個叫項羽的小男孩

正和他的叔叔項梁在路邊玩

看到秦始皇出遊的隊伍路過

良馬美車,綾羅錦緞,氣派非凡

小項羽默默地看著,心裡一動

指著遠處的秦始皇說:

彼可取而代也

自此以後

一統天下的大秦王朝

必將要面對那個後來

學書,學劍,學萬人敵

無比強大的西楚霸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