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熊貓現身陝西東涼公路 秦嶺大熊貓廊道建設見成效

新京報訊(記者 李傲)近日,一隻野生大熊貓橫穿陝西觀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東凉公路,被佛坪縣公路局的工作人員用手機拍下。而大熊貓所走的這條秦嶺廊道是此前專門為它們所開通的,為了防止棲息地被破壞後大熊貓種群分離,因此貫通道路兩側,使它們隨意“交流”和“走訪”。據瞭解,這也是兩年內第3次拍攝到大熊貓通過廊道的畫面了。

4月初,在陝西觀音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凉公路上,一隻大熊貓出現了。在鏡頭下大熊貓先是快速通過公路,在跳上路沿後放緩了速度,從容不迫地爬進了密林中消失了。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一隻野生大熊貓橫穿公路,從容不迫地爬進密林。受訪者提供

觀音山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得到消息後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但沒有發現這隻大熊貓,只在沿路的竹林中發現了一些糞便。從視頻可以看出這隻大熊貓體態健康,活動靈敏。體形不大,可能還是一隻“青少年滾滾”。

而大熊貓出現的地點正是在秦嶺大熊貓核心種群和天華山局域種群之間的廊道區域,被稱為108國道秦嶺大熊貓廊道。它的一側是觀音山保護區,另一側便是周至保護區。

為何要在兩個保護區間搭建一個“廊道”?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工作人員表示這是解決野生動物棲息地被破壞所建的,“因為人類活動的影響,比如歷史上的道路建設、礦業開採等原因,將原本完整的棲息地割裂成了碎片。而生處其中的大熊貓種群,也隨之被分隔開來。所以需要建個廊道使它們原本被分離的種群可以再次走動起來。”

建立廊道的重要性,工作人員打比方說,假設原本棲息地裡有100只熊貓。可能因為修路,把棲息地一分為二。大熊貓也跟著分成了一邊95只、一邊5只。95只的那邊還可正常生活,熊貓之間能繼續“交朋友、生寶寶”。但另外5只那邊,情況就比較嚴峻。“且不說它們可能看不上對方,就算能‘結為夫婦’,幾代“近親繁殖”以後,大熊貓的基因得不到新的補充,甚至有最終導致局域種群消失的風險。”工作人員解釋道,“因此,108國道秦嶺大熊貓廊道所發揮的正是促進大熊貓交流的作用。它的連通,對於天華山局域種群的存續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從2005年開始,WWF協助保護區在當地開展了棲息地恢復、野生動物監測、動物廊道建設、社區可持續發展等項目,以提升棲息地質量,減少人類活動干擾。據瞭解,2018年一隻大熊貓被觀察到橫穿秦嶺隧道北側的公路,而位於廊道西南區域的東凉公路沿線大熊貓活動更加頻繁,在過去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就有兩次發現大熊貓實體活動。

工作人員稱:“近年來區域內大熊貓活動的多次出現,從一定程度上說明當地大熊貓棲息地得到了良好的保護和恢復,廊道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已經初見成效並開始發揮功能。”

新京報記者 李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