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 武漢全力幫扶困難群體

·發放保障金3.7億元,臨時救助金1000萬元

·投入2.5億餘元,改造危房7628戶

·累計為貧困家庭學生髮放補助資金2584萬餘元

·對特殊困難群體採取一對一包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4月24日下午4時,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召開第83場新聞發佈會,介紹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武漢市脫貧攻堅和困難群體幫扶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參加發佈會的人員包括:武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強;武漢市民政局局長李國漢;武漢市黃陂區委副書記、區長何建文;武漢市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副主任張百香;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陽。

湖北省住院病例僅剩47例

李陽介紹了湖北省新冠肺炎的最新情況。截至2020年4月23日24時,湖北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68128例,其中武漢市50333例,其他市州17795例。

2020年4月23日0-24時,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0例,無境外輸入病例,全省已連續20天無新增確診病例,全省除武漢市以外的16個市、州及林區均已連續50日無新增確診病例。

截至2020年4月23日,全省仍住院治療47例,全省累計病亡4512例。4月23日全省新增病亡0例。

截至2020年4月23日,全省累計治癒出院63569例,4月23日,新增出院病例22例,均來自武漢市。2020年4月23日,全省新增無症狀感染者22例,轉確診0例,解除隔離24例,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544例。

武漢發放保障金3.7億元,臨時救助金1000萬元

李強說,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疫情不會改變我們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決心和信心。我們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爭取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實行精準摸排,開展貧困人口疫情感染情況大排查。摸排重點幫扶戶138戶,安排基層黨員幹部,駐村工作隊員對接。出臺貧困人口染疫免費治療政策。在確保疫情防控前提下,分級分類分區分時恢復農業生產,大力發展幫助涉農市場主體復工復產。有序放開農資經營服務,圍繞實現城市菜籃子供給,助銷9308萬元。務工收入佔我市貧困人口收入的50%,協調60家培訓平臺免費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對疫情防控需要的臨時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貧困人口就業。加強困難群眾生活保障。加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上半年暫緩困難群眾低保審核。

4月1日起城鄉低保標準提高至每月830、680元。新增低保人數1998人。發放保障金約3.7億元。加強困難群眾臨時救助工作。及時發放臨時救助金,累計救助3665人,發放救助金1000萬元。增發春節慰問金1.1億元。對近13萬城鄉困難群眾發放生活救助4300餘萬元。3至6月武漢市四類人員價格補貼標準提高一倍。3至6月殘疾人兩項補貼各提高50元。利用大數據開展獨居老人等大排查,為6萬名特殊困難對象確定幫扶人。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疫情結束後新增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貧困人口就業

李強說,疫情對我市貧困人口影響主要體現在收入降低、務工受阻、產業發展等方面。針對收入降低,強化政策兜底保障,特困人員供養標準由1200元提高到1280元;對殘疾人發放生活救助補貼;對從事種養業,因疫情損失嚴重、未納入低保的殘疾人給予一個月困難補助。及時收集發佈用工崗位需求信息、舉辦網上專場招聘會等。協調復工復產大型企業為貧困人口留崗就業。疫情結束後,新增綠化、護路、護林等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本村有勞動力的貧困人口。優化貧困地區農業產業結構,發展全域旅遊,農村電商等。支持建設一批扶貧產業園。為貧困戶提供小額信貸服務。對還款困難群眾實行最長6個月的延期還款服務。

武漢對特殊困難群體採取一對一包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李強說,按中央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和保基本民生要求,我們摸清底數,指導組織社區開展深入細緻排查,重點掌握獨居老人、孤寡老人、無人照看小孩等特殊困難群體的需求。建立聯繫幫扶制度,對特殊困難群體採取一對一包保。每日採取電話、視頻、上門等方式,對困難戶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切實做到保障到家。

武漢市個人年度負擔政策範圍內醫療費用不超過5000元

武漢市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副主任張百香介紹,根據“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全市農村貧困人口全部實行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補充醫療保險 “四位一體”健康扶貧政策;在區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實行“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一票制”即時結算服務;區內住院、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達到90%左右,大病和特殊慢性病區內門診、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達到80%左右,年度個人負擔政策範圍內醫療費用不超過5000元。為了解決農村貧困人口和邊緣人口的特殊就醫困難,各區還推出了“防貧保”保險。

武漢投入2.5億餘元,改造危房7628戶

武漢市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副主任張百香介紹,按照“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的要求,武漢組織對所有3268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其他三類對象共計52822戶進行排查,全面進行房屋安全性評定、鑑定,共投入資金2.5億餘元,改造危房7628戶,實現了貧困戶存量危房應改盡改。

武漢市扶貧辦:目前參與就業務工的貧困對象超過1萬人

武漢市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副主任張百香介紹,疫情發生以後,為了幫助貧困勞動力就業,我們一直致力於抓好勞務對接舉措的落實。一是依託春耕備耕,促進靈活就業。動員貧困戶到茶園、果園、菜園、花園等參與採茶、整枝、耕地、除草等,在兼顧照護家人的同時增加家庭收入。二是依託疫情防控,促進應急就業。一些疫情防控、生活物資供應“停不得”的企業崗位向困難群體傾斜。三是依託本土企業,促進安心就業。在疫情期間,我們動員企業為貧困戶預留崗位,恢復生產後,直接上崗復工。四是依託政策支撐,促進定向就業。通過推出減稅降費、資金紓困、特別是吸納貧困戶就業的激勵政策等援企措施,增強了企業發展信心。在開發區,企業紛紛到貧困村定向招工。五是依託扶貧主體,促進保底就業。我市有省級扶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83家,全部復工復產,產能也恢復近八成,專門為就業困難的貧困戶提供特色崗位。此外,全市140個村級光伏扶貧電站,今年80%的收益主要用於貧困人口承擔公益崗位工資和參加村級公益事業建設的勞務費用支出,現已安置貧困戶941人。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武漢市通過各種途徑參與就業務工的貧困對象超過1萬人。

武漢累計為貧困家庭學生髮放補助資金2584萬餘元

武漢市人民政府扶貧開發辦公室副主任張百香介紹,“兩不愁三保障”是檢驗脫貧成效的硬指標,是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保底任務。我市在確保脫貧目標全面實現的基礎上,加強鞏固提升。

義務教育有保障,建立了防範學生輟學的監測機制,推行區管校辦,落實包保責任。對疑似和苗頭性輟學學生,實行一生一策,逐一勸返復學;對適齡殘障兒童少年,採用醫教結合,實施送教上門。全面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助學扶智政策,截止目前,全市累計為貧困家庭學生髮放補助資金2584萬餘元。

黃陂將建設50公里木蘭大道美麗鄉村連綿帶

何建文說,經過近年來的全力攻堅,黃陂區88個貧困村已全部出列。疫情期間,黃陂區扶貧產業受到了一定影響,主要是因停工停產,農業扶貧企業面臨產能降低、訂單流失等問題。經過調查統計,我區沒有一戶一人因疫情返貧致貧,這進一步堅定了我們克服疫情暫時性影響、加快發展扶貧產業、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和信心。我們將堅持發揮產業扶貧的根本性作用,推進扶貧從“治標”到“治本”、變“輸血”為“造血”。黃陂是全國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A級以上景區數量位居全國縣(區)第一。我們將按照“一路一景、一山一景、一湖一景、一村一景”的思路,全域發展休閒、體驗農業,讓村鎮變景點、田園變景區,形成農旅融合、村景融合的鄉村旅遊新格局。

2020年,力爭全區A級景區達到16家,建成旅遊名鎮4個、旅遊名村10個,建成50公里木蘭大道美麗鄉村連綿帶,讓30萬農民就近就業吃上“旅遊飯”,帶動景區周邊貧困戶2300戶戶均增收1.5萬元以上。

黃陂將建成15個“一村一品”專業村

何建文說,黃陂將以稻香、花香、果香、茶香為主導發展優勢特色種植業,2020年建成15個“一村一品”專業村。支持黃陂脈地灣蘿蔔、黃陂黃牛、黃陂荸薺、黃陂荊蜜等四大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擴大規模,提升品質、做強品牌,多渠道促進貧困戶增收。力爭全年創農業綜合經濟收入9.8億元,帶動貧困戶7100戶戶均增收8000元。支持仟吉食品、九州乳業、勁寶醬油等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提檔升級,支持更多農產品加工企業爭創湖北名牌、中國馳名商標,構建帶動貧困人口就業創業的完整產業鏈。

黃陂今年將力爭新增出租空閒農房1000套以上

何建文說,黃陂將以“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為抓手,吸引更多市民、能人、企業來黃陂農村發展民宿、康養產業,推廣杜堂村農民空閒農房租憑入股模式,支持貧困村能人回鄉建設康養基地,使更多貧困人口有穩定增收渠道。2020年力爭新增出租(合作)空閒農房1000套以上,實現4個貧困村戶均增收2萬餘元。通過“思維特、賣貨郎、鄉聚”三大農村電商平臺、412個村級綜合服務站,不斷健全村級電子商務網絡,實現全區88個重點貧困村涉農電商經營全覆蓋。力爭2020年農副土特產品網上銷售年產值6億元以上,帶動貧困戶就業300人。黃陂區共有96個村級光伏扶貧電站,覆蓋78個貧困村。我們將提高光伏發電效率,確保關聯的1449戶貧困戶戶平年增收2000元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