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王蒙寫了《青春萬歲》,84歲的他還在寫青春,但是完全不同

19歲王蒙寫了《青春萬歲》,84歲的他還在寫青春,但是完全不同

#123狂歡節#

來源|喜馬拉雅APP中國文學大師課的精品課《莫言陳思和領講:中國文學大師課》


喜馬拉雅的朋友們,你們好,我是王蒙。

很高興擔任這門《中國文學大師課》的特別導師。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自己對於誕生這個主題的想法和感受。

腦袋裡的“黑貓”

我真正掛在心上的還不是誕生,因為誕生對我來說是不可能有任何的記憶的,而是這個自我的意識是從哪兒來的,我到現在也想不清楚。

19歲王蒙寫了《青春萬歲》,84歲的他還在寫青春,但是完全不同

我這個自我的意識,最早應該是三歲左右。三歲左右就是我說的,做夢夢見了兩隻黑貓,在沒有這個夢以前,王蒙已經生在世界上了,但是他沒有任何意識,也沒有任何記憶。這兩隻黑貓給我的印象太深了,而且我可以確定無疑的,它是我最早的一個記憶。

有了這個意識,你就開始有了追求,有需要,有幻想,有痛苦,有難過,有憤怒,有遺憾,然後最後到你年老的時候,還對喪失這個記憶也就是說死亡,或者還有某種恐懼,或者有某種拒絕,或者有某種擔憂。

19歲王蒙寫了《青春萬歲》,84歲的他還在寫青春,但是完全不同

所以,我覺得這種人生對自己、對生命、對世界的這種感受,恰恰是文學很關注的事情。因為你除了文學,很難從別的學科去感受。

您如果是從醫學上考慮,你臍帶剪斷了,脈搏也有,血液也有,你就算活著了。不太可能從別的方面去感受。我覺得文學如果能夠從瞭解生命的這種感覺的開始,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文學致敬的生命

這就是說,文學的寫作,其中包含著一種對生命的珍惜,對生命的體會,也是對生命的追求。所以這個對寫作來說,我覺得一個人有沒有一種對生命的感覺,有沒有一種對生命的記憶,這是非常重要的。

19歲王蒙寫了《青春萬歲》,84歲的他還在寫青春,但是完全不同

甚至於在某種意義上,我要說我的寫作的開始和我對生命的記憶是分不開的,是因為一切的事情都不是永存的,但是生命當中有某些階段是不應該忘記的。對於我來說,這個方法就是把它寫下來,寫下來以後相對的算留住了它,算挽留了這個記憶,算是對生命的一種挽留和珍惜。

我曾經跟一些媒體說過這樣的話,我說我不認為我是世界的法官,給這個世界要作出判決。我認為,我是世界的情人。所以作為對這個世界、對人生的歷程的這份愛戀,這份願望,這份幻想,我是過去如此,現在如此。

但是,現在的感覺與過去的感覺有所不同,如果用一個最簡單的帶外交辭令的說法,相同就是19歲寫的時候,我是王蒙;我現在84歲過了,很快我的新作關於愛情的小說就要發表,84歲也還是王蒙。但是84歲就是84歲,19歲就是19歲。19歲的人不可能體會84歲的人,84歲的人如果現在動輒回去體會19歲的人的人生,也是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了。

分辨多元的主見

現在的生活裡邊,對年輕人的影響是非常多方面的,而且有時候它是混雜的、相悖的。

所以,我覺得年輕的人閱讀文學,一個就是要能消化。

19歲王蒙寫了《青春萬歲》,84歲的他還在寫青春,但是完全不同

世界上有好事,這是肯定的。你如果認為世界上全都是好事,那是犯傻。實際上有壞事也是肯定的,你要認為世界上人全是豺狼,那麼也是自己毀滅自己,你不如不活在這個世界上。所以我說一個是要能消化,一個是要能選擇。即使世界不像你所想的那麼好,你仍然可以想辦法讓這個世界比你實際感受的更好一點!

關於主播:

12位一流的中國文學研究學者罕見聯手:巴金專家陳思和、魯迅專家郜元寶、沈從文專家張新穎、科幻文學專家嚴鋒……他們多是復旦大學國家級精品課程的主講教授,共同構成這部文學課程的核心班底。

10位頂尖作家集體出山: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活著》作者餘華,茅盾文學獎得主王安憶、蘇童、張煒,金馬獎最佳編劇嚴歌苓,文化部原部長王蒙……他們將擔任你的特別導師,為你講述自己的作品和人生。

19歲王蒙寫了《青春萬歲》,84歲的他還在寫青春,但是完全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