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孩上學成問題,是鄉村留不住老師,還是農民放棄了家鄉?

新大風歌


農村小孩上學成問題,不是教師的問題,而是社會大環境的改變而導致了農村小孩上學成了難題。

上個世紀末和本世紀初,農村的田地莊稼能種到田埂地頭,行人的路都捨不得留寬。一家人起早摸黑都圍著田地轉,家家戶戶都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

為了不讓子女再過父母輩這樣辛勞生活,唯一能讓子女脫離農門的道路,就只有讓子女們多讀書。所以當時村村學校教室暴滿,師資力量缺乏。一時之間村村忙建校,校長到處挖人材,可農村學校好景不長。有的村擴建的新校室還沒投入使用,便就無人光顧了,新入聘的教師還沒與學生混熟,也就另尋了門路。

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過去的思維方式遠遠跟不上形勢的發展,農民們逐暫地冷落了田園,走上了闖蕩江湖的道路。

外出闖蕩雖然艱辛,可他們學到和看到了外邊很多新見識。但他們中間有不少角角者,他們不光是賺到了錢,也改變了以前農村人那種固步自封的小農觀念。一部分成功人士率先在家鄉以外的城市買房置業。

隨後,家家效仿,人人跟風。一波一又一波農村人,在願意(成功人士)和不願意(攀比或為子女)的情況下先後混進了城,堂而皇之地成了“城市人"……。也有一部分常年在外務工人員,由於經常不家,孩子只好跟其左右。

由於種種原因,使農村生源大量流失。原本轟轟烈烈的村級小學(完小),不得不二個(或二個以上)村學校合併,但仍然學生有限,其結果是原來的完全小學,現在很多村小學只能開設一至三年級班級,以上學業只能到中心小學或鄉鎮學校完成。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農村留守兒童的上學問題,特別是離中心小學或鄉鎮遠的村莊,孩子們的上學成了這些家庭難以解決的難題。


遠方179124732


農村小孩上學成問題,是鄉村留不住老師,還是農民放棄了家鄉?

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範疇可廣,情況較為複雜。現將我看到的情況作一回答。

一、農村學校是否全都留不住教師

話分兩頭說。

首先,農村留不住老師這個問題要看什麼地方,座標在哪裡。比如內地條件較好的地方,由於大學教育專業培養出來的教師比較多,有的還難找到工作,這樣的地方,這些高校畢業的學子,還是願意去任教的。

但是,邊遠山區,少數民族山區由於條件較差,倒是留不住教師的。

二、是否農民放棄了家鄉

進入新世紀以來,由於農業生產與務工相比,農民耕種田地的收入和務工的收入差距較大,農民紛紛進城務工,便成了一個普遍現象,農村只留下一些老人和小孩,有些小孩父母帶到打工城市讀書,導致村小生員減少,不少村裡的學校不得不撤消,留下的小孩只得到鄉鎮學校就讀。特別是邊遠山區,條件較差,部分外出務工者或是學到了技術,或是務工找到收入高的工作,這部分人自然是不願回去,並已在城市安家樂業了。但只佔少部分。

大多數打工者收入一般,僅僅比務農收入高。這樣的人應該是佔打工者的大多數。這大多數人仍然是眷戀著故土,加之父母農村生活習慣了,在城市生活不習慣,總要做點農活以度餘生,也是這些務工者的牽掛。況且鳥雀都有戀巢的習性,何況人呢!所以這大部分務工者是不會離開農村的,或者說也沒有資本離開農村。現在各地都在搞新農村建設,他們到集鎮買套廉價房,閒時父母及子女住集鎮,忙時趕回原居住地種田種地,也算一舉兩得。

三、對策

根據以上情況的分析,我認為:

一)合理佈局對邊遠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學校的分佈,提高教師待,優化教育資源,採取幾年一輪換的政策,鼓勵年青教師到這些地方去工作。

二)對於仍然留在農村的家庭,可以維持閒時居住集鎮,便於小孩唸書,忙時仍可種自己的田地的辦法,讓農村土地不再荒蕪。

三)對已經在城市落戶並不願再回農村的務工者,有賞地將土地收回集體,從新分配,使土地不再拋荒。

採取以上辦法孩子讀書的問題大約能夠得到解決。


高樓避愁


國家在農村建了漂亮的教學樓,配備了先進的教學設備,農村的教學設施和城市相比,不相上下,加之,農村學生現在有營養午餐,教師可以陪餐,生活條件挺好。那麼,為什麼留不住教師呢?這是因為現在的農村人都向往城市,總希望孩子在城裡上學好,想盡一切辦法往城裡轉孩子,教育部門在城裡增加學校,教學班,把農村的骨幹老師往城裡調,農村現在是缺生員,少教員,這就造成了進不了城兒童上學難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