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锐评丨防控常态化,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要善于“解剖麻雀”

最近,一份《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下发全党。通知要求,“多开展随机调研、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式调研。”

大众锐评丨防控常态化,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要善于“解剖麻雀”

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解剖麻雀”是一种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毛泽东曾把典型调查生动地比作“解剖麻雀”,《中国佃农生活举例》《寻乌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等,都是“解剖麻雀”的范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蹲点调研、“解剖麻雀”是过去常用的一种调研方式,在信息化时代依然是管用的。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解剖麻雀”作为一种调研方法,具体是指对具有代表性的个别的具体的事物进行调查,直接掌握第一手材料,从个别中找出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然后以此指导一般。这一调研科学方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由个别到一般、由特殊到普遍、由个性到共性的认识原理,符合人们科学归纳推理的思维规律,是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大众锐评丨防控常态化,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要善于“解剖麻雀”

当前,在“常态化”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是各级领导干部面对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从“应急”走向“常态”,如何看待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带来的疫情反弹风险?如何有效防范境外疫情蔓延输入性风险?如何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做好“六稳”工作,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等重点领域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只有开展调查研究,多开展随机调研、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式调研,才能准确掌握经济社会运行实际情况,准确捕捉辨识有价值的信息,练就去伪存真的“火眼金睛”,找到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

“解剖麻雀”,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麻雀”在哪里?在基层和一线。正确运用“解剖麻雀”工作方法,首先要眼睛向下,到医院、社区、科研单位、厂矿企业去,真正蹲下去,真正沉下去,少一些“异想天开”,多一些“眼见为实”。要真正蹲到一个社区、一家一户、一厂一店、田间地头,问一问群众生活的就业和收入,听一听企业的困难和“订单”,看一看商场酒店的消费实情,尤其要到困难群众身边,坐在一条板凳上,了解哪些是尚未脱贫的贫困户,疫情对脱贫攻坚有啥影响,各项扶贫惠民政策是否落地,而不能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解剖麻雀”,为的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解剖麻雀”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是“看到芝麻丢西瓜”,而要通过解剖那些具有代表性的“麻雀”,对其中蕴含的共性、个性特点认真分析,实现从个别到一般、由特殊到普遍、由个性到共性的“飞跃”。领导干部要通过“解剖麻雀”,真实掌握“常态化”特征,把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要求,不断健全“两手抓”长效机制,使各方面治理能力适应“常态化”新要求,把疫情防控渗入到经济社会运行的各方面全过程,真正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秀岭)

大众锐评丨防控常态化,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要善于“解剖麻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