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一役后,德军滑铁卢一蹶不振,重伤元气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段描述,以下为毛主席为延安《解放日报》所写

斯大林格勒之战,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红色凡尔登”之名已传遍于世界。这个比拟并不适当。今天的斯大林格勒之战,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凡尔登来,有性质的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有许多人在这种时候还被德国的攻势所迷惑,以为德国还有获胜的可能。

斯大林格勒一役后,德军滑铁卢一蹶不振,重伤元气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于一九一八年冬,在一九一六年,德军曾向法国要塞凡尔登举行数度的进攻。当时德军的战役统帅是德国皇太子,投入战斗的力量是德军的最精锐部分。当时的战斗是带决战性的。德军猛攻不克,整个德奥土保阵线再也找不到出路,从此日益困难,众叛亲离,土崩瓦解,走到了最后的崩溃。然而当时英美法阵线方面,还没有看出这种情况,以为德军仍极强大,不知道自己的胜利已经快到面前。在战争中,又以攻击斯大林格勒表现它自己的最后挣扎。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面前,全世界反法西斯阵线内的人们也有许多被法西斯的凶恶面孔所迷惑,看不出它的实质。

自这一战终于胜利了。在这四十八天中,这个城市每天的胜负消息,紧系着无数千万、万万人民的呼吸,使他们忧愁,使他们欢乐。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在这四十八天中,世界人民的注视斯大林格勒,和去年十月间世界人民的注视莫斯科,其关心程度,是有过之无不及的。

斯大林格勒一役后,德军滑铁卢一蹶不振,重伤元气

二战时,斯大林格勒战役,对苏德双方都具有战略意义,德国倘若战败,意味着德意志帝国陆军最精锐的担任主攻任务的第6集团军将全军覆没,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必将重创德军在东线的整个战略部署。

而如果苏军战胜围剿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则德国在苏联战场上的整个进攻态势必将严重受挫,在东线的持续胜利被彻底遏制,苏军将初步具备战略反攻条件。

事实上,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德军失败苏军胜利而宣告结束,历史教科书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说法和结论,经得住历史的严峻考验。

此役,双方都投入了坦克、榴弹炮等重装集团军,可谓地面部队精锐齐出,空中都有战轰机掩护,苏海军运输船队对战争的胜利也作出了巨大关系,冒着德国空军的狂轰滥炸源源不断地将苏军通过伏尔加河运抵斯大林格勒,保证城内始终有足够的兵力与德军展开血肉横飞的残酷巷战,将德军死死地钉在城内,无法有效突破市政府、医院、银行、电报大楼等标志性建筑。

斯大林格勒一役后,德军滑铁卢一蹶不振,重伤元气

斯大林格勒战役自1942年7月17日打响,到1943年2月2日结束,苏德双方投入了数百万的兵力,德军一度攻入城内,展开逐街逐巷逐楼的争夺战,街道小巷高楼等反复易手,不断地拉锯战,整排整连整营整团的兵力,用不了多时都伤亡殆尽,斯大林格勒成了名副其实的战场“绞肉机”。

战役最激烈紧张时,苏军投入战场上官兵的生命,是以每天每小时甚至每分钟来计算,甚至一个步兵团长这般中级军官都存活不过一星期,可见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残酷,双方死伤的惨重程度,为历来战役所罕见,市内几乎没有一幢完好无损的建筑,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泥石瓦砾,满目疮痍,人间地狱。

1943年8月的库尔斯克会战之后,南方集团军群一度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局面, 曼施坦因手上有75万人左右的部队,而他的正面则是苏联4个士气高昂的方面军,共220万人。德军一路边打边退虽然保住了实力,但也把战线从哈尔科夫/罗斯托夫 一线撤到了乌克兰俄罗斯边界。忍无可忍的希特勒终于在1944年3月底撤了曼施坦因和克莱斯特的职位。 换上了乐意执行自己死守命令的将军,失意的曼施坦因日后一定会庆幸,因为几个月后,苏联在白俄罗斯地区展开“巴格拉季昂”行动,德军一溃千里,自此苏德战场变成了单方面的虐杀。

此处我们引用大卫·格兰茨的评价:“斯大林格勒战役注定德军无法赢得战争,库尔斯克战役注定苏联必然赢得战争。”

斯大林格勒一役后,德军滑铁卢一蹶不振,重伤元气

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不仅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性转折的主要标志,苏军从此基本掌握战略主动权,开始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战役的胜利,最关键是带给了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巨大的精神鼓励,强大的德国军队都能战胜,不但对德国而且对日本和意大利的打击也是非常沉重的,轴心国的首脑都极度震撼,不得不直面自身以及本国未来的命运。

综上,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双方投入了数百万兵力,损失兵力不会少于300万,特别是巷战是人类有历史记载以来最为残酷,纯碎成了战场“绞肉机”,称得上是二战时期最惨烈的战役。曼施坦因评价说斯大林格勒的损失是巨大的不可挽回的,但是德国并不是在此刻输掉了战争,哈尔科夫反击之后,前线出现了一个新的突出部—-库尔斯克!如果可以趁胜包围突出部的苏军主力, 德国或许可以抓住反败为胜的最后机会。 但若不是斯大林格勒的惨败,他们本可以掌握着进攻主导权,避免这种绝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