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年前,原子弹爆炸和贵阳有脱不开的关系(下篇)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半个世纪过去,关于这颗原子弹的各种内幕陆续解密。其中,制造原子弹的原料铀,就来自贵阳市开阳县。


走进开阳县双流镇白马洞宝王宫,当年产自这里的铀,被送到罗布泊,成为震撼世界的核原料。穿越历史的帷幕,自豪感油然而生。


白云苍狗,往事如风。


当年亲历者的解密材料、亲口讲述,让昨日景象历历在目,为我们还原了56年前,在开阳勘探、采掘、冶炼铀矿的往事,从中品读到中国力量。


4、复杂矿床,暗藏杀机


古人在白马洞采矿,处于无序状态,见矿就挖,使得矿床千疮百孔。


白马洞片区地质条件复杂,表面上看青山郁郁葱葱,其实暗藏很多不明情况的溶洞、暗河。不明情况贸然进入,人畜面临有去无回的危险。


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叠加,让开采铀矿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


讲述人:李培远,55岁,开阳县网信办工作人员,长期研究七六一矿的历史


七六一矿建立以前,这里已经经过2000多年的开采。曾有数据显示,这一片区域有各种旧坑老洞400多个,面积达51万立方米。它们的形态是:上下重叠、纵横交错,占据采矿面积的一半以上。


2000多年的开采,从来没有进行过生态修复,造成巨大的采空面积。加上地压活动频繁,地表塌陷,山上多处出现断裂,最大的裂缝深200多米,宽10余米,让人望而却步。


上世纪50年代末期,地质队在找铀矿时进行勘探,留下的钻孔就有600多个,一个都没有封口。

矿区有大大小小43个岩溶洞,与老洞、旧坑交叉,况且,数量情况不明的暗河,在这里倏忽凸现,让人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从地表来看,矿床的北面、南面、西面,被地表水犀牛河和白马河包围,形成三面围绕之势。犀牛河横穿矿井区西面,白马河紧靠矿井区南部,它们与矿井区内的溶洞、老洞、暗河等互相交融,形成了对矿床非常不利的水文条件,开采中容易造成地质灾害。


56年前,原子弹爆炸和贵阳有脱不开的关系(下篇)

封闭的汞矿洞口封闭的汞矿洞口


面临这几大危及采矿者生命安全的难点,苏联专家认为:七六一矿是世界上罕见的矿床;七六一矿能否开采,取决于能否治水。而七六一矿复杂的地质情况,被当时核工业部所属的大中专院校编入教科书,供学生、学者们学习、研究所用。


5、欲采矿,先治患

当年,七六一矿存在的洞患、水患怎样进行治理?


长期研究七六一矿历史的林柏海、何瑜两位先生,近年来深入该矿进行调查、采访,在现场目击和听取多位亲历者的讲述后,分别写出《中国响惊雷 世界受震动——散记生产原子弹原料的国营七六一矿》和《中国原子弹的功臣——七六一矿》两篇具有较强学术、历史价值的作品,作为后人研究七六一矿的重要文献。


讲述人:周亚玲,开阳县党史研究室编辑,2013年为林柏海、何瑜所写的文章进行组稿、编辑

★“治洞”

“治洞”,充满了许多危险因素。


七六一矿人在制定老洞勘探计划等方案后,派员对老洞进行地质、测量、钻孔、取样等工作。洞中阴暗潮湿、腐质物多,不时冒出废气毒气,对探洞人员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要求很高。


他们进洞后,手脚并用,洞低的地方就爬行,洞小的地方就绕开,洞高的地方就搭楼梯。为了防止缺氧窒息,他们打着火把进洞,以火光的明暗来判断是否缺氧、是否可以继续深入。尽管采取了自我保护措施,洞中复杂的地理环境,还是会造成探洞队员头昏眼花,这是洞中废气、短暂缺氧对人体造成的侵害。

除了实地探勘,队员们还向以前在白马洞片区采矿的老矿工们请教,搞清楚以前采矿留下来的较大的洞有八大洞、广盆洞等,而猪窝洞和广盆洞之间,有20个连通的老洞,铀矿中心位置的老洞有34个,其中最大的一个老洞,长约240米,宽约50米,高约40米。




56年前,原子弹爆炸和贵阳有脱不开的关系(下篇)

国营七六一矿部


最后探明,七六一矿的各种老洞达300余个。矿上把洞的情况弄清楚,编制各种图纸和报告,对地质勘探、采掘、治水等工作提供详尽资料。

★“治水”

“治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七六一矿西北高、东南低,形成了一个天然汇聚水流的盆地,终年流进来的水达到5.7平方公里,矿床的中心就是一个绿可鉴人的湖泊。当时,矿上用一部6立方米的压风机进行抽水试验,48小时过去,静水位只下降了36公分,收效甚微。


技术人员在充分做好勘探后,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治水。


第一步,疏通地下水。结合地下水补给地表水观象,矿上成立了进行河流观测、气象观察、疏干孔钻探、抽水实验木质分析等工作的勘探队。到1964年,先后打成直径为0.5米,深85——135米的5个大口径疏干孔。经过半年排水,矿井形成南北宽150米、东西长500米的稳定椭圆形降落漏斗。


第二步,处理老洞积水。在技术上采取“边采边掘、防水闸门、分段排水”的防治方案,研究和掌握老洞水的特性,分段建立排水素统,在危险区设置防水闸门,在掘进中用深孔超前排水等等。


第三步,治理地表水。首先,查实渗漏的犀牛河834米、白马河380米,把这些河段进行防渗加固,在地表修筑排洪水沟2200多米。其次,是分别在勘探斜井中修建永久性水泵房进行排水。最后,制定年度雨季防洪排水规划。


6、艰难采矿,土法冶炼


建国初期,中国的许多建设项目都依赖于“老大哥”苏联,七六一矿亦是。随着中苏关系破裂,撤离的苏联专家断言:中国搞不出制造原子弹的核原料。


顶着巨大的压力,七六一矿的技术人员艰难地采矿,用土法冶炼铀,个中艰辛,溢于言表。


讲述人:林柏海,61岁,曾任开阳县档案馆副馆长,多年来致力于七六一矿的资料收集、采写

★苏联专家的嘲笑

七六一矿发现铀的时候,苏联专家一直持嘲笑的态度,他们认为:七六一矿只是花岗岩,花岗岩不可能形成铀矿床,要求中国购买他们的核原料制造原子弹。不过,七六一矿发现的铀矿,正是处在花岗岩上,中国人要争一口气,用事实反击苏联专家的嘲笑。


当时的中国,科学技术比较落后,在苏联专家看来,七六一矿开采、冶炼铀的方法简单粗暴,他们一度认为,就算是找到了铀矿,也冶炼不出来。苏联专家的态度,如芒刺背,七六一矿的技术人员,个个咬紧牙关,天天为冶炼铀奔忙。

七六一矿有7间大小不一的厂房,全是技术人员和工人在山上挖来石头、烧出石灰修出来的房子。房子的顶,就是用几块牛毛毡铺在上面,到了冬天,风可以从屋顶吹下来,冻得大家手脚冰凉。要修一条铁路,用于运送矿石,大家在山上砍树做枕木,再用元钢翻铸成铁轨的样子,让木制的矿车在上面运行。这条土铁路,从采矿区到水冶车间,大约有一公里长,每天,工人们往返运送铀矿石。



56年前,原子弹爆炸和贵阳有脱不开的关系(下篇)

1895年法国里昂商会考察团绘制的贵州白马洞汞矿图


土法炼铀,中国技术人员采取的方法是:用石臼子破碎矿石、用脚打簸箕筛粉、用大土缸进行化学分解、豆腐包进行过滤。面对中国人民的劳动智慧,和来源于千年农耕生活方式的炼铀流程,与实验室精密的工作格格不入。因中苏关系破裂,要撤离中国的苏联专家,大放厥词,说:这样炼铀是“犯罪行为!”七六一矿的技术人员回敬:“鬼张你!”

在七六一矿,打碎矿石完全靠工人们的体力进行,时间一长,谁也吃不消,不仅效率低,浪费还大。技术人员从古代魏晋时期的水碾中得到启发,他们运用矿区附近河流水流落差大的特点,制造出水碾磨、水力碎矿锤等机械设备,进行机械化碎矿。


★日产重铀酸铵仅5克


铀矿核心生产车间——冶炼铀235的水冶厂,靠5个人、1个木桶、3个瓦缸的简陋设施,一天只能生产4至5克重铀酸铵,最大限度也不过10来克。


这几名技术人员开动脑筋,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最大限度运用到实际。他们脑洞大开,创造性地采取以“土办法”取代“洋办法”的思维,搞出冶炼铀的“土机械”、“土设备”,让产量一天达到10公斤,后来,日常量还达到了冶炼50公斤铀矿石。到了1964年,随着职工人数增多,生产设备改变,铀矿石达到了日产200吨的冶炼生产能力。


技术人员尊重科学规律,自力更生,让中国自发采铀取得跨时代的进步,而此前并非如此。


七六一矿在铀矿开采之初,正值中苏关系在“蜜月期”,根据当时苏联专家的建议和“开采矿区的初步意见”与“初步设计要求”,采取人海战术,从矿山的东上部开始剥离,一年就剥离掉10多万立方米的土石。1961年,矿山的西上部也开始剥离,整个矿山上人山人海,却不知这是苏联专家的瞎指挥,生态破坏严重。苏联专家手一指,说哪里有矿就挖哪里,结果收效甚微,有的什么也没有。不到0.5平方公里的山上,竟然有900多人在采矿。


由于苏联专家的错误指挥,不仅铀矿没有开采出来,工期还推迟了3——4年,损失资金150万元,这在上世纪60年代,是一笔巨资。铀235,是指铀元素里中子数为143的放射性同位素,是自然界至今唯一能够发生可控裂变的同位素,主要用作核反应中的核燃料,也是制造核武器的主要原料之一。


矿上的工人们经常看到,矿长杨勋亭和工人们在商量:怎样解决溶矿设备。工人们不明白矿溶设备、耐酸浸出池是什么东西,不过,按照他们学习过的保密条例,工人是只准干,不该问的不准乱问。


7、373次试验


原子弹的制造日期一天天逼近,苏联专家的错误指挥,致铀矿产量不足。


冶炼铀的溶矿设备,数量少、容量小,难以产出国家要求的铀产量。


困难横亘在七六一矿,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成了他们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最终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提供了首批核原料。


讲述人:何瑜,《中国原子弹的功臣——七六一矿》一文的作者,上世纪60年代曾在七六一矿工作

★失败的“人海战术”


苏联专家随手一指,工人在白马洞铆足干劲挖矿。工人们的采矿方式是:一根扁担挑两个撮箕,准备挖掉几座大山。


1961年到1963年,七六一矿“人海战术”开采到的铀矿不足4万吨,这种露天剥离开采的方式,浪费掉连续3年奋战的时间,完不成上级下达的指令性计划任务。距离完成制造原子弹的时间越来越近,好在矿部在“预防万一”的思维下,还采取了“外围矿点开采”的办法。


1961年,七六一矿派了138名职工,在离矿220公里的福泉县露天采矿。技术人员和工人们,吃住都在当地少数民族的农民家中,奋战一年多,在7公里不通车的情况下,依靠肩挑背驮,运回七六一矿4000吨高品位铀矿石。


1964年,七六一矿派出94人,去500公里外的印江县矿点,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步行40多公里羊肠小道,淌过8条大小不一的河流,历时半年,采回铀矿石500多吨。


说起挖矿的经历,工人们戏谑地说:自己是“团长”、“师长”。究其原因,他们在梵净山地区采矿,山上的气候变化,可以用“风诡云谲”来描述,时而大风,时而大雨,晚上在漏雨漏风的房间里,卷成一团取暖睡觉,所以是“团长”“师长(湿长)”。


56年前,原子弹爆炸和贵阳有脱不开的关系(下篇)

20世纪50年代贵州省公安厅炼汞遗址


截至到1964年,七六一矿在外围矿点,开采回矿石1万多吨铀矿石。

★日产量提高到200公斤


铀矿石有了充分保障,不过,瓦缸、大木桶等溶矿设备,因数量少、容量小,难以满足生产需要。七六一矿就造了许多木池子,用于应急冶炼铀矿石。


燃眉之急,是要扩大冶炼铀的产量。每天,七六一矿就把技术人员召集起来,大家出主意,从“神仙会”上提出的办法,认为可行的就去实践。大家抱着的想法是鲁迅先生的名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短短两年时间,技术人员开了100多次大、小会议,你一言我一语地提议,全部记录在案。按照技术人员的提议,七六一矿寻找了200多种代用材料,经历373次试验,建成了耐酸水泥池,使溶矿能力一下提高到日处理矿石50——100吨,为冶炼铀打下基础。


技术人员在实际操作中解决困难,自制吊杆、皮带运输机、手摇搅拌机,解决了人工搅拌、人工装卸矿石工效低的问题。又用生漆、木材制成了木离子交换柱等,使铀的生产量从日产几克、几公斤提高到10公斤、50公斤、200公斤。


土办法,从12.455吨金属矿中,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冶炼提供了首批核原料。


8、铀矿枯竭,走“军转民”道路

1964年1月14日,我国第一次生产出合格的核燃料。


1964年5月23日,核燃料精加工技术过关,我国制造出第一颗原子弹的合格装料。


七六一矿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提供第一批45.82吨铀产品,七六一矿的辉煌自此到达巅峰。


讲述人:赵宗哲,76岁,曾任贵阳市常务副市长


上世纪6、70年代,我国自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使中国进入了国防尖端科技世界五强之列,“两弹一星”中都有贵阳元素,贵阳有一批企业直接参与“两弹一星”配套产品的研制,其中导弹头部及一、二级火箭、核材料特种运输车、潜艇潜望镜、卫星等许多重要配套产品,都在贵阳市相关企业研发、生产,铸就了贵阳工业的辉煌历史。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诸多原因,一些曾经辉煌的企业,退出了历史舞台。


1989年7月,七六一矿因铀矿资源枯竭,终产闭坑。


七六一矿在之前,已经意识到矿山即将终产封井的事实,在1984年走“军民结合”,大力开发民用产品的道路,与另一家军工企业,利用白马洞片区有丰富大理石资源,建立大理石板材加工厂。


56年前,原子弹爆炸和贵阳有脱不开的关系(下篇)

“七六一”军工生产转民用产品后的大理石厂


1987年3月,试产出来的大理石,达到部颁标准,部分产品还被美国、加拿大、德国看好,国内的北京亚运村国际会议中心、厦门工商银行办公楼等都是使用了七六一矿出产的大理石。


1987年12月,七六一矿的第二个民用品项目——黄磷厂开建,企业走上“军转民”的道路。到1990年,七六一矿形成以磷化工系列产品为主,年产值达到2500万元的省级重点企业。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田坚 李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