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的平臺是否存在業務邊界?

藉助更加便捷的虛擬平臺交互,驅動線下的實物和服務發生,提高交易和服務的效率並降低交易和服務的成本,這是互聯網時代給予我們的恩惠。

在很多人眼裡,平臺(2C的,後同)便是無所不能的神秘存在,龐大的平臺功能承包了普通消費者的衣、食、住、行、用、學、醫等需求,而這樣的認識來源於類淘寶平臺的全品類、全品系產品與服務系統。

那,平臺的業務是否存在邊界?

(1)來自於傳統消費慣性的挑戰

傳統新生產品和服務的達成更像是賣方市場,消費者進去實體資源聚集地,通過產品和服務刺激進而激發潛藏深處的需求,而傳統的常規需求有很多在表達上會存在極強的地域性差異。囿於對平臺(這個產品)的認知缺乏,尤其是平臺交易與服務的邏輯認知缺失,當平臺出現時,平臺交易和服務的方式在短期內會面臨嚴重的傳統線下慣性挑戰。當然,無可否認,經過長期的接觸和學習,這種認知缺失會得到彌補。某種程度上說,平臺確實重塑了我們的消費習慣、消費文化。

(2)繁雜業務要求需求畫像的多次非重複確認

並不是每個消費者都具備對應消費的基本知識,也就是消費者只知道一個模糊的概念,以至於在平臺中尋求需求滿足資源的時候不知所措。基於這樣的困惑,為了促成這一類交易,平臺就需要提供引導性的檢索機制,幫助消費者進行需求畫像的描繪和表達。而這種機制本質是平臺在猜測消費者的需求,並且提供儘可能貼切的資源引導,通過多級(多次)的輪廓確認,不斷逼近和還原消費者的需求畫像,進而平臺才能提供有針對性的產品和服務。這個引導過程會隨著消費者對自我需求的表達模糊程度上升而變得更加繁雜,這會造成供需匹配效率的低下,同時佔用過多的平臺網絡資源。

(3)專業性平臺的產生

正是由於平臺龐雜的業務會面臨的檢索技術(訪問量級、關鍵詞匹配度等)的門檻,現實出現了很多專業型的平臺,只專注於特定的行業領域、交易和服務環節,提供大眾化背景下的小眾化產品交易和服務。其通過深化和延展交易和服務的細節創造更高的消費者價值,取得消費者的認可。

有很多例子可以佐證專業性平臺的大好未來:化工品平臺、汽車平臺、軸承平臺、地方性生活服務平臺、金融服務平臺……

(4)真正的整合來自於接口的整合

出於以上事實,大而全的萬能平臺可能不會出現,相反很多專業性的平臺或許能取得成功,也就是真正成為交易和服務支撐的平臺具有專業型邊界,這種邊界不會是完全封閉的邊界,而是有所強調、有所弱化的對外聯通邊界。而為了方便消費者,應該會出現類似於門戶網站的接口整合體。基於接口整合體,消費者能夠很方便的連入具體的專業平臺進而享受友好的服務,而不是在茫茫平臺汪洋中尋找自己的目標平臺。這種藉口整合體更像是一個分流系統,按照需求類別進行需求流量的分管和導向,喚醒對應的平臺系統,而不再去關注需求滿足的後端事宜,從而提高效率。

我們說平臺是開放性系統,但平臺業務沒有的是實在的邊界,永遠存在的是“隔行如隔山”的隱性的邊界。從大層面來說,依賴跨界整合才能滿足需求的概率很少,更多的成功會發生在專業性平臺中!

@文字:夜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