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餐企試水新模式“自降佣金”,但真能繞過平臺?難!

多家餐企試水新模式“自降佣金”,但真能繞過平臺?難!

疫情之下,餐飲企業以各種渠道自救,社區團購是其中之一。

犟骨頭、雲海餚、船歌魚水餃、煌上煌等餐飲品牌的微信公眾號相繼貼出社群團長招募令。內參君和一些做社區團購的餐飲企業聊完後發現,相對於外賣,社區團購渠道能省下10%-20%的成本。

即便給餐飲企業帶來了不錯的營收,社區團購模式並不適用於所有餐廳。短暫試水之後,部分售賣成品、生鮮的企業已經按下了社區團購暫停鍵,一些有做半成品的餐飲企業正計劃把它作為長期業務。

餐飲老闆內參 戴麗芬 | 文


多家餐企試水新模式“自降佣金”,但真能繞過平臺?難!

疫情期間,餐企紛紛試水社區團購

疫情期間,嘗試社區團購的主要有三類餐飲企業:一類是雲海餚、吉祥餛飩等有零售產品的企業,在社區團購渠道上主要售賣半成品;另一類是船歌魚水餃、犟骨頭等餐飲企業,在社區團購平臺直接售賣門店中已有的成品菜;還有就是像大米先生等企業,只在武漢疫情嚴重期間,為社區居民提供生鮮產品。

餐飲社區團購的模式,一般是由社區團長或店長先建一個群,再將團購信息發到群裡,顧客下單後統一派送,主要服務的是周邊社區居民。

“疫情前,和我們合作的企業中餐飲只佔2%-3%,最近這段時間上漲到了20%。”社區團購小程序“群接龍”的運營總監梁小橋說道。“疫情前合作的大多是餐飲個體戶。疫情開始後,才開始與各種規模的餐飲企業合作,售賣的品類以生鮮、半成品為主,也有部分熟食。”


多家餐企試水新模式“自降佣金”,但真能繞過平臺?難!

▪ 圖注:居民正在領取蝦小士的團購產品


早在1-2月,全國各地社區居民隔離人數多,餐飲企業也面臨食材積壓問題。因此,諸多餐飲企業效仿生鮮電商,通過社區團購模式,將生鮮蔬菜售賣給社區居民。

大米先生武漢市場總經理楊帆提到,疫情初期,很多忠實顧客找到大米先生,說在社區裡買不到高品質的生鮮蔬菜以及肉類,希望由大米先生配送。於是,大米先生聯合供應商,通過社區團購模式,為社區配送生鮮。大米先生武漢市場復工初期,社區團購一度佔到大米先生武漢市場總營收10%。

多家餐企試水新模式“自降佣金”,但真能繞過平臺?難!

▪ 圖注:大米先生髮起的團購活動


除了售賣生鮮蔬菜之外,也有不少企業在嘗試長期售賣半成品,或者成品菜餚。

吉祥餛飩營銷中心副經理曾茂表示,在社區團購渠道主要售賣半成品餛飩,目前覆蓋3000個社區,平均下來一個社區每天8-10單左右。

犟骨頭則以售賣成品菜餚為主,從疫情初期就試水社區團購,其品牌經理董鵬表示:每天每個社區訂單量10-15份,勤快的店長中午可以覆蓋3個小區,送出40-50份,營收能達到1000多元。


多家餐企試水新模式“自降佣金”,但真能繞過平臺?難!

社區團購真的降低成本了嗎?

相對於外賣,社區團購團長的抽成更加划算,一般在5%-10%左右,服務範圍也相近,都是周邊3公里的居民。

多家餐企試水新模式“自降佣金”,但真能繞過平臺?難!

▪ 圖注:吉祥餛飩的社區配送現場


曾茂表示,對比外賣,吉祥餛飩省下了20%的成本。冷鏈配送、7-8折的優惠,以及25%的團長抽成,構成了吉祥餛飩社區團購的主要成本。由於社區團購以售賣半成品為主,相對於外賣省下了人工、水電費用。此外,社區團購的客單價比外賣高出3倍,“社區團購都是一家人一起點,外賣主要是單人份”。

小龍蝦快餐品牌蝦小士創始人孔碩也提到,主要的成本都是用於優惠,配送和5%-10%的團長抽成,和外賣對比成本省下了10%。這段期間試水社區團購,給門店帶來了30%的營收。

船歌魚水餃以自提為主,且自建社群,成本更低。船歌魚水餃社區團購的主要模式是,團長在群裡發優惠券,鼓勵消費者到門店自提。船歌魚水餃營運總監陳偉表示,由於水餃有時無法及時送達,消費者反饋有微微的腥味,自提可以避免這個問題。


多家餐企試水新模式“自降佣金”,但真能繞過平臺?難!

▪ 圖注:船歌魚水餃也開始招募社群合夥人

雖然已經開始招募社群合夥人,但是船歌魚水餃目前還是以自建社群為主,暫時還未與社區團長合作。這些社群由其之前建立的體驗券的社群延伸而來。

目前,船歌魚水餃只有青島的一個門店,針對周邊一個高檔小區提供社區團購服務。而其他門店則是針對門店周邊3-5公里的居民做自提的團購服務。

相對外賣而言,社區團購配送費和團長抽成都比較低。規模小的企業大多采用自家員工配送,充分利用疫情期間的閒置員工,規模大的企業則更傾向於和第三方物流達成長期合作。抽成方面,大部分受訪企業都給團長5%-10%左右,只有少數企業給到更高的額度。

整體來看,社區團購模式比外賣更有利好之處,能夠省下10%-20%左右的成本。


多家餐企試水新模式“自降佣金”,但真能繞過平臺?難!

疫情之後,餐企還繼續做社區團購嗎?

儘管社區團購給不少疫情期間的餐廳帶來了營收,對於是否長期做社區團購,各個餐廳還是呈現了不同的態度。

孔碩表示,社區團購只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舉措。他認為社區團購很難真正沉澱下私域流量,“在群裡有很多不同的商家,團長並不只服務你們一家,群裡的顧客也不算是門店的私域流量。我們暫時配置了一個客服,會給消費者送優惠券,把他們引流到門店。”

更重要的是,孔碩提到,社區團購的純利潤率有10%左右,而堂食能達到20%。蝦小士門店主要都在商場,近期商場還未恢復人流,員工閒置,剛好可以自己配送。“只要商場恢復人流,堂食回到正常狀態,應該就會停下社區團購業務。”

隨著堂食逐步回暖,犟骨頭已經結束了社區團購業務。董鵬表示:“社區團購沒有中心渠道,需要一個一個渠道攻克。有的加盟商覺得麻煩,就不願意開拓渠道。”

對於連鎖企業來說,管理分散的渠道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成本。

在董鵬看來,“做社區團購需要有一定社群運營能力和維護意願,以及長期堅持的決心。如果是直營店可以利用強制管理堅決執行,如果是加盟體系,只能喚醒那些相信並願意付出的人。其實方法論好提供,最後落到了管理抓手上。”

當犟骨頭放下這塊難啃的骨頭時,吉祥餛飩還在繼續堅持。

多家餐企試水新模式“自降佣金”,但真能繞過平臺?難!

▪ 圖注:吉祥餛飩的社區配送現場


曾茂表示,不同門店的營業情況不一樣,這與店長的個人能力直接相關,不同的督導和區域經理,經營效果也不一樣。對此,吉祥餛飩做出了激勵方案,企業文化著重在推動十二條令。

另外,由於沒有訂單分配系統,所以目前都是人工派單,這樣對於配送的時效性影響較大,而且容易出現漏單、延遲等情況。因此,曾茂表示公司已經在考慮推出相應系統。

對於吉祥餛飩來說,社區團購是其社群運營的一個環節。公司在年前就已經計劃相關的社群營銷戰略,目前已經延伸到了電商、微商。而社區團購並不在原來的計劃裡,在疫情的影響下,吉祥餛飩才開始針對線下社區做社群運營。

社區團購給一些疫情期間的企業帶來了一部分希望,但是對於其是否作為長期的業務,不同餐飲企業有各自的計劃。

資深餐飲品牌營銷顧問、露露的下午茶創始人徐露認為,並不是所有餐飲企業都適合做社區團購,熱食類產品做社區團購容易會讓品質大打折扣,而餐飲新零售類的產品,如自熱鍋、酸菜粉等更符合社區團購業態,值得一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