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快評|大學生“被就業”是怎麼回事?

文丨王梓佩

下載個人所得稅APP查著玩,卻查出自己還沒畢業就已經工作還領了工資。近期,大學生“被就業”事件在河南、陝西等地多家高校頻頻湧現,內中情由值得關注。

大學生怎麼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就業”?

很簡單,學校裡有人把學生個人信息透露給企業,企業拿信息去註冊員工檔案,通過假裝給“員工”發工資,實現偷稅漏稅目的。如果不是個稅APP可以查詢就業情況,殊不知這種暗地滋生的貓膩何時才能被學生察覺。

對學生而言,還沒走出校園,工作就有了著落,看似解決了就業問題,可事實上,這樣“被就業”是一杯學生難以下嚥的“苦酒”。

一來可能影響入學就業。“被就業”不是真就業,可這些子虛烏有的工作經歷卻會被記入真實檔案,學生在申請深造或應聘時,如何對自己都摸不到頭腦的就業經歷作出解釋?況且,哪個學生想擁有在這種挖空心思偷稅漏稅的公司工作的經歷?

二來“被就業”關係到個人徵信。有些企業為學生申報了應繳納稅款,而學生對此毫不知情,自然無法履行納稅義務。拖欠個稅輕則影響個人徵信,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嚴重的還會被追究法律責任。

“被就業”暴露出稅收管理和信息保護存在漏洞。維護稅收秩序和保護個人信息的重要性自不必提,二者結合在一起,隱患無疑更為深重。

要想剎住“被就業”之風,顯然不能僅靠學生自己動手查個稅進行事後舉報。

一方面,學生尚未畢業,其身份信息是如何通過審核的?不存在的員工冒領工資,為何遲遲無法被察覺?開戶銀行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相關部門有必要反思自身工作是否存在缺漏,進一步完善公民個人信息保護機制,並考慮如何扎牢籬笆預防偷稅漏稅。對於涉事企業,不僅要追究偷稅漏稅責任,還要審視其大面積蒐集學生個人信息的行為是否已構成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需受刑罰制裁。

另一方面,或涉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還有高校成員據報道,有的教師是以“找實習”等名義騙取學生個人信息,轉售給企業從中牟利,甚至教師本人就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學生基於對教師的信賴,往往會放鬆警惕,而校方更是本就掌握著學生相當全面的信息資料。

因此,除了呼籲人們保護好個人信息外,高校必須亮明對於這一類事件的態度,嚴肅處理涉事教職工,核查是否存在其他尚未被發現的學生信息洩露、教職工不正當兼職、拔高就業率不擇手段等情況,對學生負責,也對自身形象負責。

【作者】 王梓佩

【來源】 叮咚快評南方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