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近視度數總是不停的漲?

昨天看到一個客人發朋友圈,發現他的小孩沒有戴眼鏡,才12歲,已經近視三百多度近視。但是發現她拍照時並沒有佩戴眼鏡,配好眼鏡時我千叮萬囑一定要天天佩戴眼鏡。

內心不僅發問:為什麼你那麼不愛眼鏡?

不帶眼鏡的人分為兩類:小孩自己不喜歡戴和家人不讓帶?

小孩不喜歡戴只有兩個原因:一個款式不喜歡,而班上戴眼鏡的不多,羞於戴鏡。

不讓小孩戴眼鏡的也分為兩類:

一種是自己沒有近視的。小孩近視了,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眼睛近視了,不要戴眼鏡,戴了就取不下來了。

跟他說這句話的人,本身是沒有近視的,或者近視度數不高者,不願意戴眼鏡的人,更多的是他也是從別人那裡聽來的。

家長並沒有自己的主觀判斷,自己的小孩還是自己愛。每一個家長都要有自己的判斷。

還有一種就是自己有近視並且有戴眼鏡的。

就是知道自己戴眼鏡很辛苦,所以並不希望自己小孩長大後也像自己一樣一直承受戴眼鏡的痛苦。(疫情期間大家都要戴口罩,戴的久了,耳朵痛,戴眼鏡也是一樣的,如果沒有配到鬆緊剛好的眼鏡,更難受。相信大家都有這種體驗)。可見戴眼鏡確實難受。怕要一輩子戴鏡。但是他並不明白這樣反而害了他。

這裡分享一個一個真實的案例:李先生,25歲,碩士在讀,10歲第一次配鏡已經三百多近視,雖然已經戴鏡,但是他父母並不讓他天天戴著眼鏡,只是上課時戴著。第二次換鏡時近視度數已經五百多了。

而他這次來這裡換鏡時,右眼已經高達度數九百七十五度加七十五散光,左眼八百度近視加兩百度散光。

這還沒完,重新給他驗光,右眼度數達到一千零五十度近視加一百五十度散光,左眼度數達到九百五度近視加二百五十度散光。

為什麼已經25歲了近視度數還在增加?

這是不正常的,大部分人成年以後度數是可以穩定的,前提是,專業的驗光,度數給足,常年佩戴眼鏡。

而這位李先生25歲度數還在持續增長,很大原因是每次配鏡都是按自己心意來配鏡,總是要降低五十來配鏡,還有就是每次配鏡,加度數太多,眼睛無法適應,只能退而求其次,降低屈光度數。

而你的驗光師為什麼總是告訴你眼鏡必須天天佩戴?

度數近視低於一百五十度是可以遵從看的清的時候不戴,看不清的時候一定要戴的原則。當然,哪怕你天天戴著也沒有什麼壞處。

近視不佩戴眼鏡需要更多的調節和集合。

調節、集合與瞳孔縮小三者,在看近物時是聯繫在一起同時發生的,因而稱為近反射的三聯動。當看近處物體時,為了物像看清楚就要調節,為使物像恰好落在兩眼的黃斑部就要集合,為了減少瞳孔散大時的球面差和減少進入眼內的光強度,就要縮小瞳孔。

而看近處需要多少調節屈光力是可以計算的:1/距離=調節力

舉個例子:你看近20cm處的調節力

1/0.2=+5.00D,那麼就可以理解你看近處需要+5.00的調節力才能使物像清晰成像於黃斑中心。

近視眼不戴鏡,近視遠點就越小

而這裡有涉及到了一個近視遠點計算公式:1/度數=近視遠點

我們用近視六百度來計算:

1/-6.00=0.167m

也就是說近視六百度,只有在16公分的時候才是最清晰的。你可以想象把書本放在眼前16公分處,眼睛是很容易疲勞的。

為什麼你的近視度數總是不停的漲?


閱讀距離越近,調節力越大,晶狀體的屈光力越大。長此以往,近視度數增加速度快。

任何一個眼鏡人都希望每一個小朋友度數漲的越慢越好,有時碰到小朋友換眼鏡時漲了一兩百度,痛心疾首,無力感。

有時更多的是眼鏡人的無奈,有些話說了無數遍,客人依然無動於衷。唯有努力學習視光知識,贏得廣大家長們的信任,唯有彼此信任,才能為孩子視力提供最好的幫助。

而眼鏡人必不辜負您的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