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會教育、不願傾聽,這4種家長多半走不進孩子內心,你在其中嗎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非常聰明、優秀,但在教育過程中,家長們卻忽略了自己的作用。為什麼這麼說呢?比如孩子的成績不好,家長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而是將成績不好的原因都推到了孩子身上,這顯然是不公平的。

只會教育、不願傾聽,這4種家長多半走不進孩子內心,你在其中嗎

其實真正會教育孩子的父母,都是非常願意聆聽孩子內心聲音的,那些只會教育、不願傾聽的家長,多半都走不進孩子的內心。這4種父母往往最令孩子討厭,想要教出優秀的孩子,家長應該先反省自己。

只會教育、不願傾聽,這4種家長多半走不進孩子內心,你在其中嗎

1、對孩子的要求太過苛刻,喜歡拿“別人家的孩子”來說事的父母。

2、脾氣暴躁、動不動就開口罵孩子的父母。

3、自以為是、喜歡用命令的語氣去教育孩子的父母。

4、愛嘮叨、不會傾聽孩子意見和建議的父母。

以上這4種父母,往往都不被孩子們所喜愛,家長和孩子之間應該是一種相互尊重、彼此平等的親子關係,而不是父母眼中所謂的“上下關係”。

家長怎麼做,才能走進孩子內心呢?

1、學會和孩子談心

家長想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不光是滿足孩子的需求,還要學會和孩子談心。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家長應該認真的傾聽,時刻注意孩子語氣的變化和表情等,還要及時地給出相對應的感受,表示自己能理解孩子的處境。

只會教育、不願傾聽,這4種家長多半走不進孩子內心,你在其中嗎

2、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行為

想要走進孩子內心,和孩子成為好朋友,家長就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行為。遇到孩子千奇百怪的問題和想法時,家長應該尊重他們,認真傾聽孩子的想法,感興趣的話,甚至可以跟孩子們一起討論研究。

只會教育、不願傾聽,這4種家長多半走不進孩子內心,你在其中嗎

3、有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想法

孩子的世界千奇百怪,經常會想出很多不一樣的腦洞,有時候也會頻繁地追著家長“問問問”。這時候不要嫌棄孩子煩,家長應該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想法,等他們說完之後,家長可以給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只會教育、不願傾聽,這4種家長多半走不進孩子內心,你在其中嗎

其實對孩子們來說,最好的教育或許就是家長站在一個亦師亦友的位置上陪伴孩子。當孩子犯錯時,家長可以站在一個老師的角度去聽孩子訴說、陪孩子大哭。當孩子無聊時,家長可以站在朋友的角度陪孩子玩鬧,彼此鼓勵對方。

只會教育、不願傾聽,這4種家長多半走不進孩子內心,你在其中嗎

結語:父母是孩子們最堅強的後盾,在孩子遇到困難或挫折的時候,家長應該“無條件”地站出來支持他們。如果連自己最親愛的人都否定自己、不願意支持自己的話,那對孩子來說,無疑是成長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推薦一本《哈佛家訓》,《哈佛家訓》是一套系統全面的家教經典,它不但給我們的孩子指引了正確的生活方向,而且是一部成人的修身指南,改變命運的智慧經典。該書是《美德書》之後又一部偉大的勵志經典,希望能夠幫助家長更好地教育孩子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