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巖茶品種茶傳記:亂花漸欲迷人眼,歡喜不過半天妖

你好,老朋友

Best wishes for you

經歷了十個多世紀的選育,武夷山共有各類名叢不下千種。

這些名叢世代相傳、爭奇鬥豔,加以人工精心培育,品質不斷提高,使武夷巖茶聲譽長久不衰。

據林馥泉1943年調查,僅慧苑各巖茶廠就有830餘種。

按武夷山茶區茶樹春茶達到烏龍茶採摘標準分:

早生種1個,採摘期4月中旬;中生種19個,採摘期4月下旬;晚生種34個,採摘期5月上旬;特晚生種16個,採摘期5月中旬及5月中旬以後。 按葉片大小分:中葉類32個,小葉類38個。

按樹型分:小喬木型5個,灌木型65個。

——羅盛才《武夷名叢錄》

武夷巖茶品種茶傳記:亂花漸欲迷人眼,歡喜不過半天妖

令人遺憾的是,許多名叢現今已不復存在了。

血脈純正的名叢茶樹確實存在,具備品飲價值的優質名叢成茶不多。

在武夷山優秀山場之一的鬼洞,福建省茶葉研究所的巖茶名叢品種園裡,有近百種的武夷名叢。

有些名叢作為標本植株,並未採摘製茶。

小妖有機會嚐到且能確定品種的巖茶名叢,全靠能跟著黎叔有幸與各個大師接觸,一些小品種的巖茶,也幸師傅們樂於分享。即便是這樣,也並不足以形成對巖茶名叢的口感記憶。

除了特徵明顯、相對較容易分辨的四大名叢和新培育出的高香品種黃觀音、金觀音外,最令人歡喜的,莫過於前幾日喝到了一款半天腰。

武夷巖茶品種茶傳記:亂花漸欲迷人眼,歡喜不過半天妖

半天腰,武夷山傳統四大名叢之一,原產於九龍窠三花峰之第三峰絕頂崖上。

據《武夷巖茶名叢錄》記載:半天妖,原名半天鷂,又名半天夭、半天腰。無性系。灌木型,中葉類,晚生種。

如同武夷山多數名叢的起源傳說一樣,半天腰的起源也很有浪漫的神話色彩。

武夷巖茶品種茶傳記:亂花漸欲迷人眼,歡喜不過半天妖

相傳“此茶非人所植,系古時飛鳥由他山喙銜茶籽,落此生成,清代巖主因權屬一度公庭訟陳,訴訟費耗金千餘”。

其名來源於明朝永樂年間。

據說天心永樂禪寺方丈,一日偶得一夢,夢見一隻潔白的鷂,嘴裡含著一顆閃光的寶石,被一隻巨鷹緊追不捨後將寶石落在三花峰的半山腰上。為了證實夢的靈驗,方丈派了一位小和尚登峰尋找。小和尚從蓑衣峰旁翻越至三花峰頂,而後費盡周折,用繩索爬到了三花峰的半山腰尋找寶石。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一塊突起的峭壁上發現一顆綠色的茶籽,已開始吐芽長根,小和尚小心翼翼地拾起,帶回廟中,交給方丈。方丈將茶籽親自培植,待長到尺餘高,仍由小和尚將其移栽上去。因為方丈認為此茶籽系鷂鳥所賜於三花峰的半山腰,不可強佔,又似半空中的一株茶,所以命名為“半天鷂”。由於“鷂”與“腰”同音,又因為生長在半山腰上,久而久之就成了“半天腰”。

武夷巖茶品種茶傳記:亂花漸欲迷人眼,歡喜不過半天妖

因為半天腰幹茶香帶有多元的果香,明顯的有如焙烤的杏仁、慄果香,香味精緻優雅細膩,盈溢著梨、香草與紅糖的溫和芬芳,“妖”質迷人。

沖泡時聞蓋香,只覺香氣襲人,帶著明顯的花果香,口感力度與順滑和諧無瑕,茶湯內質豐富、滋味濃醇,熟果香氣鮮明馥郁,回甘清甜持久。

故又名“半天妖”。

武夷巖茶品種茶傳記:亂花漸欲迷人眼,歡喜不過半天妖

作為武夷巖茶四大名叢之一,半天妖的特徵最不明顯。

相比之下,既沒有鐵羅漢的厚重,也沒有白雞冠的柔媚,更沒有水金龜的神奇。

但它卻兼有其他三種名叢的特色,妖氣十足,多變的茶香,初時如蘭似花,繼而如粟像杏,再則焦香橫溢,時刻帶著一份妖媚。條索緊細,色澤烏潤,幹茶香馥郁茶香帶有多元的果香,香味精緻優雅細膩,沖泡時香氣襲人,滋味濃醇,熟果香氣鮮明馥郁,回甘清甜持久。

武夷巖茶品種茶傳記:亂花漸欲迷人眼,歡喜不過半天妖

“名叢歷經滄桑,由於 歷史的各種原因,不少珍貴名叢現已無存,現存名叢中分離變異和混雜現象也不少。因此,要合理有效地開發利用名叢,首先應該正確認識名叢,通過蒐集、整理鑑 別和培育,根據需要而選擇利用。”——羅盛才先生《武夷名叢錄》序言

巖茶花名千百種,小妖現對70多個武夷名叢進行了採集收錄,並對每個名叢的特徵、特性等作了詳細的記載,推出系列文章——“武夷巖茶品種茶傳記”,帶著熱愛武夷茶的朋友們,與武夷巖茶的各個品種來個親密接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