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被罰抄作業,方法真的簡單粗暴嗎?

現實生活中,經常會看到小孩犯了錯,老師罰孩子抄寫課文的現象。

學生被罰抄作業,方法真的簡單粗暴嗎?

這讓很多人覺得不解!

有人會說這種方式太過簡單粗暴!但事實證明:簡單粗暴並沒有什麼不好,小孩在被這樣懲罰之後,確實受到了教訓,行為有所改變;

有人說老師沒有好好用心,隨意敷衍!但老師是不是用心了,是不是隨意敷衍了,作為外人根本不得而知。古人有一句話,看待事物就要“論跡不論心”,只要效果好,其他都可放下。

那麼,抄作業這種方式到底好不好呢?只能說因人而異!

關鍵在於:要讓孩子感覺受到了懲罰,感覺自己沒有做好一件事,就要付出代價。

接下來,我們將從3個方面來說明這個問題:抄作業能否起到作用、抄作業的本質是什麼以及為什麼有人認為這種方法太過簡單,一無是處?

抄作業能否起到作用?

首先,這個方法是自古流傳的,既然能流傳下來,自有其道理。

其實,小孩都是貪玩的,同時都是渴望小夥伴的。而抄寫作業佔用了大量時間,讓他們失去了和小夥伴們一起玩的時間,這對於他們就是一種懲罰。

再次,不管是小孩還是承認,都不希望自己被孤立,抄作業將自己和其他同學孤立開來,讓孩子感覺到了孤獨。這又是一種懲罰。

最後,抄作業可能會讓父母傷心或者讓父母最自己失望,對孩子來說都是不願意面對的。

所以,正因為抄作業對小孩來說意味著這些,所以,他會汲取教訓,再也不去犯錯。從這一方面來看,抄作業是有效果的。

學生被罰抄作業,方法真的簡單粗暴嗎?

但問題來了,有些家長說抄作業太過簡單粗暴是什麼原因呢?

因為他們沒有搞清楚抄作業這種懲罰方式的本質,即付出成本

抄作業的本質,即付出成本

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會權衡利弊,成人可能是事前權衡,但作為小孩子,可能事前想不到那麼多,但卻可以吸取教訓,在下一次做同樣的事情之前權衡。

比如因為貪玩沒有完成作業,因為之前從來沒有因此受到過懲罰,因此並無擔憂。但經歷過一次懲罰之後,比如被罰抄作業,為了避免下一次被罰,他可能就會努力完成作業。

如果把懲罰方式換成打電話通知家長,如果家長平時對孩子比較嚴厲的話,孩子為了避免老師叫家長,也會努力完成作業。

學生被罰抄作業,方法真的簡單粗暴嗎?

你也可以換成其他懲罰方法,比如打掃衛生、延遲放學時間、剝奪他玩遊戲的權利等等。

這以上的種種懲罰方法,其中共有的一個核心,就是付出成本

只要你的懲罰能讓小孩感覺到心痛,感覺到不划算,感覺到付出大於收穫,他的行為將發生改變。

就比如因為玩遊戲而導致被父母限制零花錢,如果小孩覺得因為玩遊戲導致這個結果太不值了,他就不會玩遊戲了。

當然,有人說這只是暫時的,隔段時間他還會去玩的。

其實這並不是說方法不對,而是方法沒有執行到位,因為父母溺愛或者小孩的僥倖心思,執行的時候打了折扣。

所以,教育小孩,讓他受到教訓,不僅僅是抄作業,只要讓他感覺付出大於收穫,任何方法都行。

為什麼有人認為這種方法太過簡單,一無是處?

答案很簡單,因為這些人把簡單和無效劃上了等號。

簡單就等於無效嗎?兩者根本就沒必然關係啊!

一句話就能解決的事情,為什麼非得嘮叨十分鐘?

學生被罰抄作業,方法真的簡單粗暴嗎?

有些東西看似簡單,但其中卻蘊含著極其複雜的原理,簡單隻不過是浮於表面,方便理解和實施罷了。

就比如物理公式,雖然簡短,但每個公式都是千錘百煉,經過無數次的實驗觀察總結得出來的。

而抄作業這種懲罰方式,也是自古有之。能夠經歷千年而流傳下來,怎麼可能那麼簡單?

再說了,就算真的簡單又怎麼了?有些方法特別複雜,但也未必有效啊。

所以,方法是簡單還是複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這才是我們真正要關注的。

在現實中,我們往往是想達成某個目的的,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往往被其他事物所分心,忘了自己的初衷。比如我們出門是為了放鬆心情,但途中,卻因為某個話題突然爭吵起來,爭得面紅齒白,全然忘記了自己出門的初衷。

有一句老話,叫“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在這裡可以換成“不管方法簡單還是複雜,能達到目的就是好方法”。

謹記這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