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蕾斯文案翻车,别把互联网的宽容当成纵容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杜蕾斯文案向来以热点追的妙,而被业界视为标杆,而现在,因为与喜茶、饿了吗联名广告,神文案跌落神坛,摔得粉身碎骨。

纵观杜蕾斯以往的文案,作为一个特别能挑起口水话题的产品,杜蕾斯的文案一向很好的把握分寸,以高级的隐喻,偏文艺轻营销的方式博得了广大网民的好感。

有网友说,杜蕾斯此次的翻车,是与环时互动分道扬镳的后果,但是我以为从“神文案”到“翻车”,是杜蕾斯没有把握底线,把互联网的宽容,当成了纵容!

杜蕾斯文案翻车,别把互联网的宽容当成纵容

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的空间,具有无可比拟的包容性。比如在头条,有文化大咖,也有60岁的农民不会用电脑用手机讲自己的故事,有超级网红,也有无名路人直播自己的生活,或多或少,总会收到一些认同。

这给了我们一种错觉,好像互联网是可以无限包容的,阳春白雪好下里巴人不嫌弃,你说什么做什么,只要没有攻击性,一般都能接受。

少数人因为出格的行为或另类的表现获取了大量的流量,但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一再的被忽略,使内容创作者存在一种侥幸心理,把互联网宽容,当成了纵容。

从这次杜蕾斯“419不眠夜”文案到椰树椰汁的“从小喝到大”,乃至之前的绝味鸭脖“双11”海报,都是玩恶俗趣味,他们有恃无恐的背景,不就是互联网的包容性吗?

如今的神文案“翻车”也印证了互联网对落后价值观、低级趣味的不纵容。

杜蕾斯文案翻车,别把互联网的宽容当成纵容

广告在某一程度上影响着商业利益,导致从业者不可避免的,要绞尽脑汁博得消费者的青睐,但总有一些文案喜欢走捷径,为了博得眼球,打性爱的擦边球或者挑起争议的话题,为了达到传播的目的,没有底线不择手段。

广告法明确规定,“广告不得妨碍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不得含有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内容。各自媒体平台对于内容监管力度也在加强,但是还是有人以身试法,为了加大曝光量,失去了创作的底线。

一个没有底线的品牌,最终会成为众矢之的,一个没有底线的内容创作者,无异于饮鸩止渴,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对于个人品牌的伤害。

“翻车的杜蕾斯”为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自媒体人必须坚守底线,互联网是宽容的,但是为了商业利益不择手段的行为,也不会纵容。

我是青也,不算新的新媒体人,愿和你一起成长!点赞和评论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