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營銷過時了嗎?

電話營銷過時了嗎?

所有的機構都在使用電話營銷,佛系招生的教育培訓機構除外。涉及到打電話的部門和崗位有銷售部、市場部、教務部和前臺文員或職能,有些剛開業的機構全員營銷,全員打電話進行回訪邀約,可見電話營銷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我在2010年剛接觸教培行業的時候,要求自己每天打一定數量的call-out電話,不僅僅為了邀約,也為了不斷地嘗試各種話術的使用,提高個人打電話的技巧,記得有一次和自己較勁一口氣打了100多個陌拜電話,打到眼淚花花的......那時候接觸到的銷售培訓講座,電話營銷的培訓內容一定佔到整個培訓的一半以上。市場部做的每場推廣工作,基本上都會有一定量的call-in打來諮詢,如果再投個紙媒什麼的硬廣軟廣,call-in的數量一定會增加。銷售部的CC每個月都會被分到call-in電話的回訪,整個團隊的call-in轉化率也穩穩地保持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可見,當時的電話營銷何其重要,除了週末主要處理面諮工作,其他的上班時間,打電話一定是課程顧問每天最為重要的工作內容,沒有之一。

隨著時代的變遷,在電腦取代了電視之後,手機取代了電腦......所以手機的主要功能好像已經不僅僅是打電話和接電話了,越來越多的家長通過手機端的各種途徑給孩子選擇教育培訓機構,許多教培機構慢慢都開始了線上的招生運營,不論是花錢投線上的廣告,還是不花錢經營線上的推廣,都可以產生線上的諮詢量,我們細心做了個小總結,這類線上的諮詢量大多要求課程顧問老師加微信打字或者語音交流,同時,很多中心上過門需要二訪的家長,也提出加微信溝通的要求,甚至有walk-in的家長不願意留電話,要求加微信溝通。慢慢的,我們銷售部在電訪的收尾環節中,將以前的發短信確認改為了加微信確認,在課程顧問打電話的工作時間中,加上了線上邀約的內容,同時,我們開始對銷售部門課程顧問老師的微信營銷工作進行了持續的培訓-執行-回收-計劃-培訓.......

這一切跡象是否表明,電話營銷已經過時了?

電話營銷確實有些過時了,如同許多傳統行業現在面臨的經營困難一樣,需要有創新有改變了。不知道教培行業中的管理者們是否和我的看法一樣:教培機構流動最大的是市場銷售部,市場銷售部最難招到的是課程顧問,而招聘的十個課程顧問裡有一半以上都抗拒打電話。我曾經很真誠地問過許多抗拒打電話的年輕人,大多真實的原因,在於他們自身在生活中就不喜歡打電話,一般情況下,沒有特別緊急的事情,他們的第一反應是發微信和對方溝通,而不是打電話,基於這種生活習慣,他們的潛意識裡覺得在線溝通會比打電話更能接受。如果許多九零後的年輕人是這樣的溝通習慣,那麼,年輕的爸爸媽媽們有要求不打電話做線上溝通的行為,就顯得合情合理了。

那麼,電話營銷過時了,是不是可以不用了?

個人認為不能不用。一切工作成果應該以量化的結果為標準,如果當天的邀約任務完成了,不論是通過電話還是微信,都是有能力的表現,不過過程中要注意兩點問題:1、微信溝通一定比打電話淘單佔用的時間多,因此,“在進行微信溝通”不能成為課程顧問當天沒有時間打電話而導致邀約工作沒完成的理由;2、什麼樣的諮單方式可以讓簽單成功幾率更高?如果要排序,第一名一定是“當面諮詢”,只有面對面的溝通,我們才能有機會進行觀察,精準地判斷家長的需求,而第二名就是“電話諮詢”,在打電話的過程中,有聲音的交流,一人一句順暢不間斷的互動,語氣可以幫助雙方更清楚地理解溝通的意願;第三才是“線上諮詢”,線上語音溝通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確保及時的回覆,而線上打字溝通的方式非常考驗課程顧問的文字功底,畢竟是冷冰冰的文字,不比當面和電話那樣有溫度地交流,如果沒有唯美的文字表達和應景的表情搭配,往往會讓家長誤會自己的本意。

網絡營銷不能完全取代電話營銷,就像手機不能完全取代電腦一樣,教培機構應該重視網絡營銷,順應每個時期客戶的消費習慣,同時,優化自己中心的電話營銷工作:學術部和教務部的家長回訪電話一定要打,各類“通知”通過微信發送後,家長若沒有回覆,一定要再次進行電話通知;市場部的市調電話一定要打,置換單等淘單工作也不能僅僅靠群發信息來完成;銷售部更不能輕視打電話的工作,每天定時定量地完成電話邀約和電話回訪工作,確認電話等不能忽視,有了電話量,才有邀約量,有了邀約量才有關單量!而這一切電話營銷工作,和網絡營銷工作是不衝突的,打電話需要抓住黃金時間,規避敏感時間,而網絡營銷的時間相對廣一些,教培機構每一個部門的老師,都應該有主動添加客戶,轉發機構信息的意識,都應該具備編輯朋友圈文案(推文)的能力,也應該有日常點贊評論家長朋友圈增加互動的習慣,積極打造好個人IP,在做好常規工作的同時,藉助網絡的力量,積攢越來越多的粉絲家長,如果能將這些工作堅持做下去,相信個人業績便會一路長紅,用我們銷售主管的話來說就是:“前面蓄水養了如此豐富的魚塘,到了後期,果然是週週有意外,月月有驚喜,當初那些拒絕了我的家長,通過時間的驗證,再次主動找到了我,放心地把孩子的學習規劃交給了我,這種感覺實在是太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