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孔子並稱“聖人”,日本軍神對他俯首叩拜,被日本人奉若神明

有人說:21世紀是王陽明的時代,是心學的時代,不懂王陽明的心學,上網都不好意思和人聊天。

王陽明是誰?他和孔子、曾國藩被列為中國的“兩個半聖人”,其中曾國藩是半個,而他和孔子齊名,同為聖人。還被人們稱為是“立德、立功、立言”的“真三不朽”

王陽明到底牛在哪?

他十二歲正式就讀師塾,十五歲時就屢次上書皇帝,獻策平定農民起義。他被朝廷公認博學多才,是文學大家,卻又被授以兵部主事。據說當時的提督軍務太監張忠蔑視王守仁,為了讓他出醜,硬逼他當眾射箭,沒想到王守仁連發三箭,三發全中。一時全軍歡呼,張忠尷尬至極。

從那以後,王守仁正式開始了自己的武將生涯,他三次親自率領精銳平定叛亂,掃蕩盜賊。每每王守仁出征,叛亂必平,流寇必清,附近的百姓都驚呼守仁是神!正德十四年,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朝中大臣人人震驚惶恐,只有兵部尚書王瓊安然自若,他說:“王守仁在江西,他一定能擒獲叛賊!”

他和孔子並稱“聖人”,日本軍神對他俯首叩拜,被日本人奉若神明

可惜,官場如戰場,比戰場廝殺更慘烈的,是官場叵測的人心,誰的人生都不會一帆風順,王守仁亦如此。正德元年,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的他因為與人政見不合,遭小人陷害,被貶至貴州龍場。但官場的不順、生活的磨礪並沒有讓他氣餒,他積極地開化教導當地人,深受當地民眾愛戴。正德三年,也是在那裡,王守仁頓悟心學,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史稱“龍場悟道”。

王守仁一生上馬能戰、下馬能治,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謀略於一身,作事智敏,用兵神速。被王瓊認為有不世之材。

王守仁悟的“道”到底是什麼?

他的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推溯自孟子。他繼承了宋代大儒陸九淵的“心學”,再加上自己的體悟和完善,最終形成了獨特的“心學”體系。

他提出“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

他提倡人要有獨立自主的思想意識,不能盲從權威,人人都可以為聖人,講究個人對內自省和對外實踐的統一。

他和孔子並稱“聖人”,日本軍神對他俯首叩拜,被日本人奉若神明

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

朱子學的天理,要通過格物才能尋得;而陽明學的天理,就在人心。每人心中都有一個王陽明。

王陽明的心學語錄中寫道:

1、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襲上,豈有工夫說閒話、管閒事。就是說,堅持自己的理想就像心痛。一心就在疼痛上,哪有時間說閒話、管閒事?

2.“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3.心如明鏡,物來則照,不要刻意去追求

4.應視功名利祿如浮雲,勇敢地去做事,不必計較事成之後的榮耀。有榮耀是我幸,無榮耀是我命,這就是良知給我們的答案。


他和孔子並稱“聖人”,日本軍神對他俯首叩拜,被日本人奉若神明

曾國藩評價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

孫中山說:日本的舊文明皆由中國傳入,五十年前維新諸豪傑,沉醉於中國哲學大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

胡哲敷更是盛讚王陽明:五百年來,能把學問在事業上表現出來的,只有兩人:一為明朝的王守仁,一則清朝的曾國藩。

王陽明的學術思想不僅在中國廣受讚譽,日本、朝鮮半島,甚至東南亞國家乃至全球都受到了他的重要影響。

明末,朱舜水遠渡日本,把王陽明的《傳習錄》帶了過去。從此,王陽明心學整整影響了日本一代人,成為他們的理論依據,幫助他們推翻長達五百多年的封建幕僚統治,成功完成明治維新,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

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甚至把“一生俯首拜陽明”幾個字做成牌子

,隨身佩戴。直到現在,日本的水戶市,還有朱舜水的雕像。

不只是日本人,蔣介石在日本期間,看到很多人都在電車上看《傳習錄》,看一會,還要閉目沉思一會。他當時就很震驚,也找來這本書看,沒想到從那以後,蔣介石也成了王陽明的堅定崇拜者之一。

他和孔子並稱“聖人”,日本軍神對他俯首叩拜,被日本人奉若神明

王陽明心學告訴我們,修行的目的,是認識自己的心。遵從內心,才能更加快樂自在、更有良知地生活。

它讓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懂得如何克服和麵對。

讀心學,會讓你學會關注自己的心靈,讓內心更加強大。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都要做到知行合一,致良知。

不管是學生還是成年人,不過是經商還是從政,每個人都該讀一讀王陽明。他能更好地幫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也能幫我們在迷茫的生活中找到人生的方向,看清自我,看懂世界,教我們在紛繁的世界中,從心出發,遵循本心。

現在,今日頭條開展“423頭條知識節”活動,搜索“頭條知識節”,就能領到大額滿減券,先到先得,領券買書更優惠!一頓飯錢,就能領略心學大師經典之作!簡直不要太划算!精裝硬殼,送人自留都合適!

點擊下方鏈接就能直接購買,小夥伴們不要錯過哦!

#423頭條知識節# #相信閱讀的力量##不可錯過的好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