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掌故】“三餘”地名的來歷

三餘鎮位於江蘇省南通市通州灣江海聯動示範區,長江入海口北岸,東臨黃海,南依長江,與上海隔江相望,素有“糧棉故里,江海樂土”之稱,是蘇中、蘇南名鎮之一,屬江蘇省重點中心鎮、通東重鎮,革命老區。全境面積368.01平方千米,人口93957人,轄3個居委會和20個行政村。

【南通掌故】“三餘”地名的來歷

今日通州灣

掀開三餘的歷史卷頁,中國近代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兄弟在此墾牧,使當年雜草叢生的“金陵蕩”、“野鵝潭”變成了今日的萬畝良田和繁華集鎮;中國近代教育家、佛學家江謙晚年在此耕讀,並在此安葬;荷蘭專家特來克在這裡規劃建設建閘修橋,改變了三餘頻遭海潮浸蝕的歷史。

【南通掌故】“三餘”地名的來歷

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三餘井字形街道

“三餘”地名的來歷,自清代以來說法有三

一說在唐代末年,因胡豆洲、扶海洲和南布洲漲接大陸,長江支泓古橫江封閉了,江口近海處形成馬蹄形海灣。海灣輪廓:今如東北坎向西南至掘港馬塘、石港,轉向東南至西亭、金沙、餘西、餘中、餘東、呂四,形成一大彎曲後來隨著黃海灘塗逐漸淤積,馬蹄形海灣逐步淤淺成陸。據《江蘇鹽墾》載,當時“這塊斥鹵之地,乃通州轄地餘西場、餘中場和餘東場北端接壤的環海之地,俗稱金陵公蕩”,由於這茫海灘之地地處餘西、餘中、餘東三個帶“餘”字的鹽場之北,故稱“三餘”。

【南通掌故】“三餘”地名的來歷

二說三餘前身稱“金陵蕩”,是一片廣闊無垠的草蕩沙灘,以煮鹽為主屬淮南鹽政區。辛亥革命前,餘中場併入餘西場。1913年大有晉鹽墾公司成立三餘分公司位於大有晉墾區的西南部,其範圍是今天的新餘片,是當時大有晉司收買原餘東場的“三益鄉”和餘西場的“餘中鄉”這兩個鄉的部分蕩地而組成,就取兩鄉名稱中各第一個字,得“三餘”之名並且一直沿用至今。

【南通掌故】“三餘”地名的來歷

三說清末時,淮南煮鹽業漸次衰落,此時,狀元張謇興辦的大生紡織廠缺少原棉,便提倡金陵蕩等蕩地廢灶興墾,擴充棉田。民國2年(1913),張謇和張詧聯合江導岷等發起籌辦大有晉鹽墾公司。隨即招農興墾,“茫茫海濱,圍以海堤”30餘里:堤內按區闢渠,造橋建閘:區內劃匡分排分窕。同時,著手“整理灶蕩,培養草薪”。此時,張謇開宗明義:公司的目的是“墾三餘一”,即開墾三分荒地,餘留一份仍搞鹽業,故稱“三餘”。

【南通掌故】“三餘”地名的來歷

民國年間,三餘鎮曾一度稱三餘鄉、南通縣第十三區等名稱。建國後,設有三餘區、新餘鄉、三餘人民公社等名稱,所轄範圍有所變化。鄉鎮合併後,三餘鎮所轄範圍更大,包括原來的忠義鄉、北興橋鎮、海晏鎮併入。2012年4月,三餘鎮整體併入通州灣示範區。


部分摘自:通州灣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