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萬子弟折湘水,百萬雄獅過大江——寫在渡江戰役勝利71週年之際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1949年4月20日,渡江戰役開始。

五萬子弟折湘水,百萬雄獅過大江——寫在渡江戰役勝利71週年之際

在此之前,國共雙方的代表已經進行了三個多月的談判,並草擬了《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在即將達成協議的最後一刻,蔣介石拒絕在協定上簽字,並指使所有代表返回。至此,兩黨之間最後一次的和談希望徹底破滅。

4月20日晚,解放軍首由中集團在100餘公里的正面上登船起渡,於次日佔領銅陵、繁昌、順安等地。21日,東西兩突擊集團,在解放區群眾的大力支援下,成千上萬只木船,以排山倒海之勢,浩浩蕩蕩,橫渡長江。他們在強大炮兵掩護下,擊破了國民黨軍水上障礙,粉碎了南岸守軍抵抗、突破江防。東集團在突破江防時,國民黨軍江陰要塞守軍7000餘人,在中共地下黨員唐秉琳等人率領下,宣佈起義,於是江陰炮臺立即掉轉炮口向國民黨軍開炮。至22日,渡江部隊均佔領並擴大了灘頭陣地。至此,國民黨軍苦心經營達三個月之久的長江防線完全崩潰,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勝利渡過長江。

在談及戰史的時候,很多人對一件事情極為忌諱,甚至在戰史中都不怎麼提及——即佔領南京的部隊是哪一支。

按照史實來講,佔領南京的部隊是原35軍。

35軍最初由吳化文的起義部隊組成。吳化文部追根溯源為的。1930年馮玉祥戰敗,韓復榘投。吳化文追隨投蔣,後轉歸指揮。抗戰期間,吳化文部公開投降,並與八路軍發生多次摩擦。

五萬子弟折湘水,百萬雄獅過大江——寫在渡江戰役勝利71週年之際

抗戰勝利後,吳化文又再次投蔣。1948年9月的中。率領國民黨整編第八十四師之155旅、161旅及96軍獨立旅共計3個旅起義,並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1949年2月,根據中央軍委命令,魯中南縱隊與第35軍合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軍,屬第三野戰軍第7兵團建制,吳文化任軍長,何克希任政治委員。4月,第35軍調歸第8兵團指揮,參加渡江戰役,於23日渡江解放南京。

作為一個起義的國民黨將領,反而帶領部隊攻佔了國民黨政府的首都,歷史在這裡和國民黨開了一個不小的玩笑。當然,不僅僅只有國民黨是這樣。

1933年9月蔣介石調集約50萬兵力,圍攻中央革命根據地,紅軍倉促應戰。由於等"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紅軍苦戰一年也未能打破敵人的"圍剿"。1934年10月,紅一方面軍主力部隊被迫撤出根據地,開始。

而當紅軍主力部隊踏上長征征程時,率部佔領中央蘇區首都的竟然是前共產黨員——李默庵。

五萬子弟折湘水,百萬雄獅過大江——寫在渡江戰役勝利71週年之際

李默庵,湖南長沙人,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在校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發生後,李默庵第一個站出來發表退黨聲明,要求退黨。攻佔中央蘇區紅軍首都瑞金時,他擔任國民黨第十師長。

歷史就是這麼喜歡和人開玩笑。

還有一個不得不提及的就是宋希濂。

五萬子弟折湘水,百萬雄獅過大江——寫在渡江戰役勝利71週年之際

宋希濂,湖南湘鄉人,黃埔一期畢業。1925年由介紹加入。也是由於中山艦事件,宋希濂退黨。

1935年2月瞿秋白在福建省被國民黨軍逮捕,這正是宋希濂的部隊。1935年6月17日,瞿秋白被槍殺於羅漢嶺。執行者正是宋希濂。

李默庵,一個前共產黨員攻佔了紅色首都瑞金。

宋希濂,一個前共產黨員槍殺了前中共中央主要負責人瞿秋白。

還有粟裕和王耀武。

1934年11月,紅十軍團在安徽譚家橋和王耀武率領的補充一旅交火,由於紅軍內部協同不力,而國民黨軍在王耀武指揮下從兩師結合部突破,將紅軍各部擊潰。在隨後的懷玉山戰鬥中,劉疇西、方誌敏被俘。

而粟裕只帶著一個無炮彈迫擊炮連、一個無槍彈機關槍連、21師第5連,以及一些輕傷病員和軍團機關工作人員共400餘人回到了根據地。

14年後,粟裕率領14萬人,經8晝夜的激烈攻堅作戰,解放了濟南,並抓獲了王耀武。

這是歷史上我們可以看到的非常富有諷刺意味和對比意味的現象,這種現象不是有意的安排,是無意的巧合。

天道輪迴,報應不爽。

這就是歷史的報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