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的希望,得凉而望雍,战略部署下的北伐,诸葛亮打凉州的背后

诸葛亮六出祁山,直至病死五丈原,是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楷模!想当年,刘备账下五虎上将各个独当一面,庞统、法正、诸葛亮谋略也堪称当世一流,荆州五郡在手,是为天下腹心之地,又占据益州,沃野千里,无论人才储备还是士兵数量都已然有一争天下之强劲实力,按照《隆中对》所规划,一路从益州而攻打长安,一路从荆州剑指洛阳,两路出击,到时天下有望,梦想就在眼前,偏偏蜀汉的盛况来得慢却去得快,关羽大意失荆州,夷陵之战刘备蜀汉精锐消亡殆尽,白帝城托孤之后的蜀汉,元气大伤,哪还具备北伐之力,一时间千斤担压在了孔明身上,未报知遇之恩,唯有负重前行。


蜀汉的希望,得凉而望雍,战略部署下的北伐,诸葛亮打凉州的背后

凭借着刚柔并济的政治手腕,诸葛亮外和孙权,内抚南蛮,发展经济,稳定内政,最终蜀汉元气渐复,可是自从失去荆州数郡之后,蜀汉的人口基数在争霸中成为了极大的劣势,再加上内部集团的摩擦,矛盾与日俱增。需知,荆州集团、东州集团以及益州的本土集团,三方各自为阵,虽然占据权力主导的荆州集团拉拢以李严为代表的昔日刘璋的文武集团表面上风平浪静,各自安好,实则在失去荆州之后,生存空间的急剧缩小使得内部集团矛盾频频,有明争暗斗之势,如此下去,蜀汉危矣!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中期最值得关注的事件,而其北伐背后,纵然有着光复汉室的雄心,更有着转移内部矛盾,以战而扩大生存空间的战略思考。

荆州丢失后,再也不能过黄河攻洛阳,而只能从益州过汉中而攻打雍凉之地,而对雍凉的用兵也分先后,这取决于它们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程度。


蜀汉的希望,得凉而望雍,战略部署下的北伐,诸葛亮打凉州的背后

从西汉到三国,雍凉二州就是分分合合,曹魏初年,曹丕将河西八郡复置凉州,当时曹魏划分有三大军团,位于洛阳和许昌之间的中央军,用来拱卫京畿;再者淮南襄阳一带防御东吴的军事集团;最后是常年和蜀汉交战的雍凉军事集团。

雍州拥有关中和天水,沃野千里,人口众多,又有函谷关作为天然屏障,自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比起凉州来说,此处驻扎着强兵,对于蜀汉来说如若占据着雍州,则进可攻退可守,想当年秦国就是凭借关中沃野以及巴蜀之地而俯瞰六国,这才有了一统天下的可能。

雍州是诸葛亮北伐一直的目标所在,不过蜀汉羸弱,又有输送粮食的困难,面对着魏军强兵一时之间自是难有建树,所以退而求其次,凉州成为了主攻的方向。


蜀汉的希望,得凉而望雍,战略部署下的北伐,诸葛亮打凉州的背后

“地处西方,常寒凉也”,凉州为此得名,可见凉州不过是苦寒之地,并非汉族子民所青睐,不过在地理上,《后汉书》记载:“凉州天下要冲,国家藩卫”,它是帝国西面的屏障,由此可见其重要。虽是汉家故土,不过在凉州还是以羌族、氐族为主,游牧和华夏文化的融合下,胡汉之风很盛。

正是源于这种彪悍的风气,三国开篇的董卓祸乱天下的资本就是凉州军,而后来与曹操血战数场的也是马超所占据的凉州之地所集结的精锐骑兵。由此可见凉州苦寒之地,却是盛产精锐兵种。

凉州地形复杂,人口稀少,物产贫瘠,因此魏军在此兵力薄弱,而当时曹魏一共设置了五个都督辖区,雍凉辖区的防守是以相对富饶的关中平原为中心,为此诸葛亮将北伐的战略目标定在凉州表现了其睿智一面,正好避开了魏军主力,有视觉上的错位竞争之感。


蜀汉的希望,得凉而望雍,战略部署下的北伐,诸葛亮打凉州的背后

蜀汉人口基数弱小,地盘狭窄,没有战略纵深,纵然益州土地肥沃,可是经济却也难免滞后于魏、吴,军力薄弱更是显而易见,如今三足鼎立,却是蜀汉最弱,弱弱联合,方能亦步亦趋,在挣扎中寻求希望。攻打凉州,虽然凉州人口众少,才不过三四十万,但对于人口基数不足的蜀汉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其二凉州盛产战马,名震天下,拥有凉州,就有了产马地,对于步兵为主的蜀汉军来说绝对可以与魏军形成骑兵对垒之势,到时关中八百里秦川大有可为;其三,迅速增补重要人才;其四,拓展了生存空间,转移了内部矛盾。


蜀汉的希望,得凉而望雍,战略部署下的北伐,诸葛亮打凉州的背后

凉州位于边境,在曹魏的铁拳统治之下,有点蠢蠢欲动之举,种种的举措,并没有得到当地民众的拥护,再说东汉虽亡,两汉统治四百年,有思汉之心也不为过,而在诸葛亮汉室大旗的呼唤下,北伐是可能形成一股“东风”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的投降以及天水守将姜维、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的相继投诚就可看出人心思汉,北伐是有人心所向的。

蜀汉军虽少却强,多次以弱胜强,奈何魏明帝曹睿采用防御的计策,导致多次因为粮食的匮乏而不得不半途而废,恢复汉室绝对要建立在天时地利人和,遗憾的是三国中晚期局面已然形成,曹魏独占北方,天下十三州据有九州,蜀汉、东吴弱势难挽。


蜀汉的希望,得凉而望雍,战略部署下的北伐,诸葛亮打凉州的背后

出汉中,得凉州,再而望雍州,如此长安在手,继而出潼关攻洛阳,天下可定,这想必是诸葛亮能为蜀汉所计划的最好战略部署了吧,穷尽毕生心力,不仅要保住蜀汉政权的稳定,还要为报知遇之恩而多次北伐以求北定中原,孔明从来就是谨慎之人,如此内政和军事的压力,终究是没能实现既定战略而病逝五丈原,《三国》中的那口鲜血,那忧愁的表情无不在诉说着对雍凉二州的想得而不可得的悲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