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徽縣:青泥嶺上喜分紅

鐵山村又要分紅了,而且一次性分紅50餘萬元,這個消息讓不少鐵山村村民興奮不已。

4月24日,鐵山村舉行公開分紅儀式,共分紅50.17萬元,其中村集體分紅22.3萬元,貧困戶及股民分紅27.87萬元。這已經是鐵山村近一年之內的第二次分紅。2019年6月30日,鐵山村已經進行過一次分紅,當時的分紅金額為12.18萬元。

甘肅徽縣:青泥嶺上喜分紅

4月24日,鐵山村公開分紅大會現場。新華網發(張新新 攝)

現在的鐵山村令人羨慕,而在2014年,鐵山村還是一個貧困村,村集體收入幾乎為零,人均收入僅有2000多元,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2戶165人,貧困發生率達30.4%。

鐵山村位於甘肅省隴南市徽縣的青泥嶺上,山高林密,道路崎嶇。由於地理環境制約,鐵山村曾經人口外流嚴重,當地人用“三空”來形容:村莊“空殼”、發展“空心”、居民“空巢”。

“雖然地理位置偏僻,鐵山村卻有著發展黑豬養殖的天然優勢。”鐵山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王湖說,這裡生態環境好,林地資源豐富,而且群眾種植玉米多,能滿足養殖的飼料需求。

甘肅徽縣:青泥嶺上喜分紅

4月24日,鐵山村公開分紅大會現場。新華網發(張新新 攝)

鐵山村的變化都得益於村合作社。2018年3月11日,在隴南市委組織部等幫扶單位支持下,鐵山村建起了青泥生態黑豬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由村集體、貧困戶和其他村民共同出資組建。

“村集體資金來源於上級幫扶,而貧困戶的入股資金除了自有資金外,我們積極爭取相關部門幫扶的產業發展資金為每個貧困戶配股,增加其股份。”王湖說。

合作社的養殖方法也進行了創新。為了增加合作社養殖黑豬的市場競爭力,鐵山村的黑豬養殖均採用純野外放養,以純雜糧、野草為食。

“這樣養殖出來的黑豬肉質鮮嫩,口感香醇,營養價值高。”鐵山村黨支部書記許永奇說,2019年9月25日,第一批1.8萬餘斤、價值近70萬元的優質青泥黑豬肉以全程冷鏈運輸的方式運送到山東省青島市銷售,很快被搶購一空。目前,合作社大部分黑豬肉都通過東西部協作消費扶貧被賣到了青島。

甘肅徽縣:青泥嶺上喜分紅

4月24日,領到分紅的入股村民喜笑顏開。新華網發(張新新 攝)

自去年分紅以來,鐵山村通過東西部協作消費扶貧、電商銷售、現場認訂和電話訂購等方式,共出售商品豬126頭,實現盈利總收入501732元。

“現在鐵山的路燈亮、庭院美、環境好,人都比以前更精神了。”許永奇說,僅黑豬養殖就能給村民年人均增收600元,現在村民年人均收入已超過7000元,所有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均實現了脫貧摘帽。

新華社記者張新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