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来朴园》

朴园位于平门人民路高长桥8号,1991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园址原为荒地,1932年为上海蛋商汪氏购得,建造宅园,占地1万平方米,造价10万银元。日伪时期,园被日军军官占住。抗战胜利后,又为国民党军队驻扎。1953年,国家公路总局第三工程队购得此园,开办疗养院,增建三层楼房一幢。1974年归市卫生局,设防疫站。1985年曾整修假山。 朴园四周围以花岗石墙,采用传统造园布局,以山水为主景,石包土假山,峰峦起伏,池架曲桥,聚分兼得。有四面厅、花厅、亭、廊等建筑。花木茂盛,有白皮松、罗汉松、广玉兰、樱花、杜鹃等。最为珍贵的是两株地栽五针松,高约2米,生长健旺。

朴园是苏州市文物保护名单上唯一的一座民国建筑,也是这座古老城市最年轻的园林。经过整修与改造,现在朴园的身份是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苏州桃花坞民俗馆。

1974年至2004年,苏州市卫生防疫站(2001年组建疾控中心)在这个院子里整整三十年,留下了这个单位的轨迹,也留下了太多的记忆,她们在这里书写了一部厚实的单位发展史。

单位置在园林里,宛如世外桃园,当我们每天出入园林中的单位,是一种非常美好地享受,这里,也留下了我们的记忆。

何时起?我们都在一个院子里上班了,我没有算过相处的时间有多长?磨合久了,相互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理解和包容,让大家慢慢走近……

说不清楚缘分是什么?说不清楚不同性格的人相处是什么感觉?只是在离开这个院子的时候,才有了思念之情。

七十年代来这里学习与工作的他(她)们,填补了文革时期公共卫生人才匮乏的空白。他们曾经是非常时期的中坚力量;部队转业的年轻人,努力学习,钻研业务,成为那个时期,不可或缺的人才。

八十年代来这里的你,充实了这个单位的新生力量,带来了勃勃生机。

九十年代你来到了这个院子,带领干部职工探索前行。

从阿勒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在新的岗位,孜孜以求,尽心尽力。

世纪之交,临危受命解困境,转瞬之间十八载。

随着那个健康教育机构,你一起回到了曾经属于它的娘家,现在,我们属于她管理与服务。

人生都有梦想……

天赋异禀,少女时代,就有报考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的机会,因为父母的原因,与之擦肩而过。上班的时候,常常代表单位参加系统的演出,小有名气。退休后,先后参加了市里的几个合唱团,参加过市里、省里和国家级的比赛,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也曾亮相。钢琴前,弹奏那首“人生梦幻”曲,沉浸在美好的时光里。

去过农场,当过兵,青葱岁月献给了祖国。怀抱理想,在南京大学进修化学专业。或许是受老一辈人的影响,做事特别认真,无论是在检验科或工会、退管会,坚持原则,有一说一,绝不含糊。她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同样出生于军人家庭,可能是跟着父母亲走南闯北,她的适应能力特强,从来到单位那个科室工作,再到办公室借调从事科研教育,展现了过人的睿智。

刚到这里,富有魅力的你,在职工们面前,发挥了政治思想工作的优势,凝聚力和号召力,宣传与鼓动力等,淋漓尽致地展示,让大家感受到党组织的强大力量。

我记得,退休前的那几年,你完成了新岗位的目标,单位档案通过了等级考核与评定,拿回来了那一张证书与铜牌,应该说,没有什么遗憾了。

作为党委书记,以履行职责为己重任,充分发挥了核心保障作用,这些年来,单位取得的每一个成果、每一份荣誉,每一点进步皆与你的努力与付出密不可分。不负众望,励志奋进,在中心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字如其人,这位美女,在艺术之路上努力探索,取得了令人敬佩的成绩。

当我们离开那个院子的时候,不会留下什么遗憾,因为每一个人,都在自己最美好的年华追逐梦想,无论你在这个院子的时间有多长,无论你的努力取得了多少进步,也无论经历了多少磨砺和困惑,时间告诉我们,那都是发生在昨天的故事……

是这个院子,让我们在一起共事,在这里让我们走到了一起,这大概就是缘分吧。

我们感受“缘来朴园”,更珍惜那一份友情,祝愿老朋友们健康快乐!

《缘来朴园》


《缘来朴园》


《缘来朴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