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拆遷時房屋面積怎麼算?

一般來說,一個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自然就會產生拆遷,一旦產生了拆遷,就會涉及到被拆遷戶的切身利益。


在徵地拆遷中,幾乎所有被拆遷戶都會非常關心一套房屋的拆遷量或每畝土地的多少?是否有空地補償?如何計算房屋面積等。


然而,在實踐過程中,房屋面積和土地面積的計算有誤,一旦你的拆遷面積被縮水,那麼你可以得到的拆遷費也會有所縮水。


在拆遷時房屋面積怎麼算?


一、房屋面積是以不動產權證上的為準?


答案就是,不一定。一般來說,不動產權證上應當載明房屋結構、層數、建築面積和批准使用的土地面積。


但在實踐中,由於歷史原因造成的不動產權證資料損壞、無法準確證明房屋面積或面積計算錯誤等問題,導致了不動產權證上出現面積誤差,那麼該怎麼辦呢?


1、以實測面積為準


在現實生活中,由於戶籍人員的粗心大意或測量不準確,房屋權屬證書上的面積與實際面積也有可能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一致。


因此,當被徵收人認為記錄面積小於實際面積時,法院可以組織當事人進行實地測量。如果實際測量面積大於記錄面積,則應補償實際測量面積。


2、以證據證明的面積為準


在面積不一致的情況下,如果你能提供足夠的房屋產權狀況信息或其他信息,並能有效推翻房屋產權證上方的面積,這樣一來,應對有證據證明的面積給予補償。


二、對沒有不動產權證的房屋應該這樣算


沒有不動產權證的房子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是非常多的,而其中大部分是農村房,當然了,也有很多城市的老房子也是沒有不動產權證的,不過這種情況是非常少的。


一般來說,對於被拆遷房屋,拆遷方在拆遷時往往將其視為非法房屋,不給予被拆遷人補償,從而變相剝奪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那麼,對於沒有不動產權證這類房屋,應該怎麼算面積呢?


1、以當地批准的文件區為準


由於過去住房登記制度的不完善,很多房屋都會出現這種未登記的情況。就以某個地方(比如上海這個地方)為例,未登記的房屋,以有關批准文件中記載的建築面積為準,實際建築面積小於有關批准文件記載的建築面積的,應以實際建築面積為準。


2、各地規定不盡相同


如果沒有不動產權證,沒有相關的批准文件或批准文件沒有記錄建築面積,該怎麼辦呢?應按照各地的政策來執行


以某個地方(比如上海這個地方)為例,相關批准文件沒有記載建築面積,或者雖沒有批准文件,但有相關資料證明1981年以前已建成的房屋是以房屋調查機構現場實測的建築面積為依據的的。


總而言之,在拆遷時,每個地方對於沒有產權證房子的房屋面積的規定都是不同的。


來源:網絡
免責來源:凡註明 “來源:XXX”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並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僅供讀者參考,不用作商業用途。如涉版權等問題,請儘快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