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專家的眼中“醜書”可以不醜

題記:拙中藏巧,方呈無窮之映;以巧掩拙,終有俗病難醫。

美和醜是一種主觀認知,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美和醜的概念,才有了這世間百態;相信每個人對美和醜的定義都不盡相同,所以這世界才會如此繽紛多彩。不僅僅是書法一術,這世間萬物都可以有美和醜的界定。只不過呢,在不同的事物上,人們對美與醜的認知相似度是不會一樣的。在有些事物人們對美與醜的認知相似度高,比如美人;在有些事物上,人們對美與醜的認知相似度低,比如書法。


為什麼在專家的眼中“醜書”可以不醜


說到書法,或許不少的人會想起“醜書”一詞。“醜書”一詞的盛行與網絡的發達有關,在網絡時代之前,能夠入展於書協的作品,相信大多數的普通人是看不到的,那些入展的作品,或許更多時候只是傳閱於藝術家、收藏家的圈子內,基於圈子的欣賞水平與鑑賞高度,那時候並不會有不絕於耳的“醜書”之說。不絕於耳的醜書之說,開始於網絡時代,興盛於自媒體時代。到了自媒體時代,各種書法作品的曝光範圍,就可以遍及各層民眾。或許是“高書難入俗眼”吧,於是就有了大夥不絕於耳的醜書之說。


為什麼在專家的眼中“醜書”可以不醜

普通人眼中的醜書卻會是專家眼中的上乘之作,這是專家特立獨行以醜為美嗎?其實並不是所有的醜書在專家的眼中都可以不醜的。比如小編的字,大夥會覺得不好,方家們更會認為不行。大夥覺得不好,是因為小編的字結體太差了;方家們認為不行,是因為小編的字,就沒有筆法、章法、墨法。

並不是用毛筆寫的字就可以跟書法有所關聯,小編的字就只是用毛筆寫的字而已。小編之所以用毛筆來抄佛經,是為了鄭重其事,是為了表達心中的那份虔誠恭敬。小編在抄經時,心裡想的是經義,在意的是佛法,即便是筆筆中鋒,也必定是有虧於為書之法。小編的字醜,是因為拙中更不藏巧。少了藏於拙中之巧,在“醜書不醜”的專家眼中,也會認為小編的字是真得很醜。


為什麼在專家的眼中“醜書”可以不醜

大夥都能喜歡的字,大概是那種結體甜美秀麗的字,這樣的字更容易把觀看者的注意引注到秀麗的字形之上,從而選擇性地忽略了墨法和字裡行間的行韻。正是因為字形太過於美反而容易分散觀賞者的注意力,反而不能得以向觀賞者充分展現墨法之美、行韻之妙。從觀賞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字在觀賞點上的定位太過淺薄。勝在外形之美一覽可盡,卻失於不能反覆品味。

秀麗的字體,可以其外形的甜美來藏墨法、行韻之拙。墨法是書法在藝術性上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所以呢,少了靈動墨法的印刷品是沒有藝術性可言的。刻意於外形的勾畫,必定有失於率性天真,離開了率性天真,又何談行韻之妙。甜美秀麗的字形雖然可以藏拙,以巧藏拙,卻終有俗病難醫。


為什麼在專家的眼中“醜書”可以不醜

先是方家才有可能被稱為專家,方家的著眼高度一定會不同於普通人。普通人慣習於以入眼的第一感覺來做評判,而方家更為注重的一定會是作品的耐看、耐讀、耐品。我們都知道越是簡單的字,越是不好寫,簡單其實也意味著更多的可能性,因為少了其他筆畫的約束,越是簡單中卻能包含越多的變化。同樣的道理,拙中卻能藏巧,拙中藏巧,方呈無窮妙映。

能入方家眼中的醜書,必定是藏巧於拙的“醜書”。藏巧於拙的醜書,乍看之下會有點咯眼,但是呢,這咯眼卻有咯眼之妙,就如影壁,使不能盡覽,而成其深幽之趣。就好比是撓癢癢,要先有其癢,撓著才會舒服。少了先前的那個癢勁,撓起來就不會是那麼回事了。


為什麼在專家的眼中“醜書”可以不醜


醜書之妙,正在於這咯眼之癢,咯得難受,才能品出滋味。以其結體之拙,反而能映呈出墨法之美、行韻之妙。結體是相對可以簡單複製的技法,而墨法之美卻是無從複製的。只是一味地注重於結體的勾畫,作者的文化內涵、藝術品味也就無從流露。無從描摹的人文信息,才是書法作品的精神所在。因此呢,在專家的眼中,醜書可以不醜。

對了忘了告訴您,小編其實並不懂書法,瞎侃了這麼些,或許您也覺得有一點點道理吧,小編我雖然不懂書法,卻是懂點佛法的,或者懂了佛法,就能善知一切法吧。這篇文章就算小編從側面弘揚佛法吧。

願大家都能早證菩提

周襄寫於離生別苑 2020 04 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