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親手殺死自己兒子的帝王到底是什麼樣子?

隨著《慶餘年》的熱播,我們也算知道了自古以來的帝王都是一個狠角色,慶帝不僅親手殺了自己愛人葉輕眉,而且也對自己親生兒子下手,俗話說:“心不狠,站不穩”。今天我們來看看除了慶帝以外,在畫家筆下的殘戾的暴君是怎麼樣的。

那些親手殺死自己兒子的帝王到底是什麼樣子?

《慶餘年》中慶帝

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作品《伊凡雷帝殺子》。《伊凡雷帝殺子》是俄羅斯畫家伊里亞·葉菲莫維奇·列賓於1885年年創作的一幅布面油畫,現收藏於俄羅斯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術館。

那些親手殺死自己兒子的帝王到底是什麼樣子?

伊凡雷帝殺子

這是一個歷史上真實發生的故事。

伊凡雷帝是俄羅斯的第一任沙皇伊凡四世,因為性格暴虐、冷酷嗜殺而被稱為“恐怖的伊凡”或者稱“伊凡雷帝”。

而伊凡四世的暴脾氣跟他的童年經歷不無關係——1530年,大公瓦西里三世的兒子伊凡誕生(也就是伊凡四世)。小男孩天資聰穎,記憶力過人。他博覽群書,文筆和口才均十分出色。然而,沉重的童年在他的性格中留下了抹不掉的印跡。伊凡四世三歲即位,母親暫時攝政,卻苦於大貴族們的橫暴。當時各集團激烈爭權、傾軋和謀殺,對伊凡四世性格的形成及其活動產生了深刻影響,自幼即養成意志堅強和冷酷無情的性格,激動,殘忍,對貴族們鎮壓嚴厲。7歲時,他成了一名失去了雙親的孤兒,既無父親,又無母親。國家由領主杜馬掌管,領主們經常搞陰謀和串通行為,內部口角頻繁,經常貶低和侮辱小伊凡。伊凡長大後成為一個神經質和多疑的人。他習慣於認為自己周圍全是對手,應當為自己的權力而爭鬥。1547年,伊凡四世在克里姆林宮的聖母昇天大教堂接受加冕並開始獨立管理國家。

那些親手殺死自己兒子的帝王到底是什麼樣子?

伊凡四世

自從他獨立執政開始,伊凡四世加重了獨裁,不僅對大貴族集團復仇式地嚴酷鎮壓,而且開始對外發動大規模的兼併戰爭。血腥屠殺遍佈全國。沙皇本人也經常參與審訊和鎮壓活動。在被處決的人當中,除了領主及其家屬,還有神甫、分封貴族、農民和普通人。沙皇還拷問和處決了自己的好幾個妻子(他結過8次婚)。

那些親手殺死自己兒子的帝王到底是什麼樣子?

征服喀山


那些親手殺死自己兒子的帝王到底是什麼樣子?

伊凡雷帝接見英國使團,應允兩國貿易

在他執政統治期間,西伯利亞的廣大土地被收入囊中,沙皇的帝國以“平均每天擴張佔領130平方公里”的速度不斷地向外鋪展。

伊凡雷帝心目中的宏圖隨著他的野心和勝利越來越大,無數次的遠征、無數次的勝利,伴隨著無數次的洗劫和屠殺。這個世界上,似乎已經沒有任何力量敢與他抗衡,任何微弱的反對,都會被這個鐵血沙皇格殺勿論。甚至不管是誰!

伊凡四世在領土擴張方面很有作為,他先後吞併了喀山汗國(1552年喀山攻城戰)、[2]阿斯特拉罕汗國(1556年)和西伯利亞汗國(1579年),還打敗了克里木汗國,俄國的領土向東大幅推進,蒙古人從此不再成為威脅。他在其中一些戰役中親自上陣,勇敢作戰,並提出了“連續打擊敵人”、“在野戰中以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為出發點”等策略。此外,他吞併了大諾蓋汗國和巴什基爾亞,使北高加索許多民族歸順俄羅斯。他在1558年發動了立窩尼亞戰爭,企圖奪取波羅的海出海口,這場戰爭打了四分之一世紀(1558~1583年),消耗了伊凡一生大部分精力,波羅的海主要國家都捲入其中,俄國由於孤立無援,終於失敗,奪取波羅的海出海口的夙願直到100多年後由彼得大帝完成。

伊凡四世的努力使俄羅斯正式成為了一個歐洲大國,先後吞併了許多東歐國家,使得國力大大提升,為俄羅斯帝國後來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

但是,正是因為他這種多疑的性格、暴戾的脾氣把自己國家推向頂峰的同時,也將自己推向了深淵。

那些親手殺死自己兒子的帝王到底是什麼樣子?

其他畫家筆下伊凡雷帝形象,這張陰沉的臉已經讓人不寒而慄

這次輪到了他的兒子,他的王位繼承人。他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兒子,也成就了他“雷帝”的這個稱呼。

據說這個事件起於一場爭執,而爭執的原因是伊凡四世看見自己的兒媳婦沒有按規定穿裙子,看到兒媳裙子觸犯教規,於是用權杖打她,最終導致她腹中四個月的胎兒流產。

他的兒子知道後極為生氣,於是找父親理論,言辭激烈,出言不遜,令狂躁的父親大為惱火。抓起笏杖就用力毆打,終於失手打死了兒子。兒子一定不會想到他父親會在暴怒之間對他進行這樣殘酷而突然的懲罰。

伊凡四世這一次把權杖擲向了他的兒子,沒想到力道太大,而且剛好打到了他的頭。

那些親手殺死自己兒子的帝王到底是什麼樣子?

畫作局部

畫面上那個半躺著的便是他的兒子,他的頭上血流如注,已經奄奄一息,眼睛雖然大睜著,但眼神已經渙散,眉宇之間既有難以置信的恐懼又有淡淡的哀傷。他的身上穿著閃閃發光的綢緞長袍,長袍上顫動的光像是他顫抖不安的內心。

伊凡四世顯得措手不及。他用手死死捂住兒子噴湧的鮮血,但卻毫無作用。

鮮血不斷從他的指縫間湧出來,這雙強有力的嗜殺之手曾經奪走了多少生命,而這一刻想要挽救自己最親的人的生命時,卻顯得這樣的無力。

他的表情是歇斯底里的,但他卻發不出任何聲音。兒子的生命從他手中慢慢變得冰冷,他鼓突的眼珠佈滿血絲,暴露了他內心的恐懼和驚駭,此時他已回過神來,滿臉的失措和悲傷。

那些親手殺死自己兒子的帝王到底是什麼樣子?

面部特寫

近距離放大後的面部表情,可以說刻畫相當細緻,驚恐無助的雙眼,人性中的恐懼感被儘可能的放大,乾枯深陷的眼睛可以看見多種感情夾雜,而且臨近精神崩潰,單手捂著兒子的傷口想要止血挽救殺子過失,而他自己的兒子死後還掛著淚珠,滿臉不甘。

這一瞬間裡,他不再是那個可以隨意決斷他人命運的沙皇,不是那個要將世界踩在腳下的君主,他只想緊緊抱著自己的孩子,想要挽留他的生命,哪怕再讓它停留一分一秒也好。

列賓在色彩運用上,十分大膽潑辣,為了增強畫面的恐怖壓抑感,畫家有意採用了深重的紅色色調。用紅色地毯和鮮血構成大面積的鮮紅,一方面襯托人物內心的恐慌和痛失愛子的悲痛,另一方面也暗示事件瞬間發生的慘烈性和結局的悲劇感,有一定的象徵意味。紅色的地毯,映出這幕血腥的擊殺。伊凡頓悟這絕後的可怕舉動,立刻上前摟抱住垂死的兒子。臉上也濺滿了血跡。畫家集中刻畫伊凡的瘦臉上,那瞪著的兩隻驚恐萬狀的大眼珠。對於巨大恐怖、悔恨交加的雙眼,使得獸性和人性同時顯示在伊凡的身上。眼神中那種不可逆轉的殺子之痛、恐懼、表現的淋漓盡致,預示著伊凡統治將臨滅亡。也向世人展現殘暴的沙皇註定將吞噬整個俄國,更將吞噬他自己。

該畫作是列賓採用批判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創作的作品之一。真實描摹俄羅斯的民族歷史和社會生活,並以此表現藝術家對社會歷史現實的深刻思考和崇高的理想追求,體現出濃郁的人道主義關懷和愛國主義的憂思。

這幅作品給同時代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起先沙皇禁止將畫作向公眾展出。後來禁令解除,有一位到特列季亞科夫畫廊參觀的年輕人跑到這幅畫前用刀猛刺,人們未能及時阻止他。事後,畫作得到了仔細的修復,並在幾個月後重新出現在畫廊中原來的位置。

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殘暴的君主親手殺死自己兒子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