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是什麼?

鵬友程


經濟增長是指,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產品和服務量的增加,經濟學上用來量度經濟增長的是指標是GDP(GNP)或其人均值。“三駕馬車”與我國經濟增長的關係,如下。

1、投資

“投資”指財政支出,即政府通過一系列的財政預算,主要包括髮行國債,對教育,科技,國防,衛生等事業的支出,用於輔助性的擴大內需。

主要變現為:投資拉動GDP增長(百分點)=投資拉動率×GDP增長率

這裡的“投資拉動率”,又稱投資對GDP增長的拉動率,通常指在經濟增長率中投資需求拉動所佔的份額,也稱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

2、消費

“消費”是指內部需求,即本國居民的消費需求,國家的內部需求是經濟的主要動力。

主要變現為:消費拉動GDP增長(百分點)=消費拉動率×GDP增長率

這裡的“消費拉動率”,又稱消費對GDP增長的拉動率,通常指在經濟增長率中消費需求拉動所佔的份額,也稱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

3、出口

“出口”是指外部需求,即通過本國企業的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以擴大自己的產品銷路。

主要變現為:淨出口拉動GDP增長(百分點)=淨出口拉動率×GDP增長率

這裡的“淨出口拉動率”,又稱淨出口對GDP增長的拉動率,通常指在經濟增長率中淨出口拉動所佔的份額,也稱淨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率。

一、三駕馬車帶動經濟增長的途徑

1、投資與經濟增長

投資是社會總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總需求的總量和結構會產生直接的影響,也是增加社會總供給的重要途徑,通過增加投資能夠擴大社會生產能力。

投資與經濟增長是一種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係。一般來說,投資的適度增長能促進經濟持久發展;投資增長不足可能減緩經濟發展;投資增長過快可能引發經濟過熱。

2、消費與經濟增長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真正最終需求,是推動經濟穩定增長的根本動力,是總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我國的消費率是比較低的,但是仍然比投資率高,消費需求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大於投資需求。

消費需求是生產的目的,可以創造出生產的動力,並刺激投資需求,促進經濟發展。

3、出口與經濟增長

外需從不同的方面直接或間接的刺激內需,形成了如“出口——帶動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大量就業崗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擴大消費需求”或“出口——緩解國內產能過剩——減少相關企業破產——增加國家稅收收入——進而擴大國內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的“拉動鏈”。

因此,在以擴大內需為宏觀經濟調控立足點的同時,不可忽略或小視穩定外需的作用,需要繼續重視和支持對外貿易發展,充分發揮好外貿對上下游產業的乘數效應,實現以外需帶動內需,以內需促動外需。

二、新三駕馬車

“新三駕馬車”主要是指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最新的“三駕馬車”,他們分別是:新型投資、新型消費和“一帶一路”。

1、新型投資主要是指公共消費型基礎投資與產業轉型升級。主要包括三方面:

(1)公共消費型基礎投資,包括高鐵、地鐵、城市基礎建設、防災抗災能力、農村的垃圾和水處理、空氣質量的改善、公共保障性住房的建設等。

(2)已有產能的綠化與產業轉型升級。僅五大耗能行業(有色金屬、鋼鐵、電力、化工、建材),更新一遍高汙染、高能耗的產能,就需要大約十年時間,其每年將拉動GDP增長1%。隨著人口老齡化時代到來,我國腦疾病負擔可能達到每年上萬億元。

(3)發展養老產業需要大量投資。養老產業是隨著人口老齡化而發展起來的一個新興產業,是為老年人口提供產品或服務、滿足其衣食住行用以及精神文化等方面需求的綜合性產業體系,包括老年用品製造與零售業、養老保健醫療服務業、養老教育服務業、養老精神文化娛樂業、養老人員培訓業等。

2、新型消費是經濟轉型的關鍵。新型消費主要是指文化、休閒、旅遊、健康、教育、信息、環保和新能源等方面的消費。

3、推進“一帶一路”戰略,要充分發揮國內各地區比較優勢。一是西北、東北地區。發揮新疆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向西開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與中亞、南亞、西亞等國家交流合作,形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交通樞紐、商貿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


指尖陽光愛分享愛自由


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是什麼?

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是經濟增長的引擎。研究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可以抓住問題的關鍵,找到經濟增長的引擎是怎麼構成的,從而精準施策,提高有效性。

引擎之一:居民有支付能力的效需求。一是勞動報酬薪水所得,這是購成消費能力的主要來源。提高國民收入佔GDP比重,應成為國家戰略,制訂有效收入倍增計劃,降低個人所得稅率,提高起徵點。同時,增加財產性收入,投資收入以及通過合理負債,提高投資收入。鼓勵地方政府根據財力發放消費券,帶動消費。只有14億人口袋滿滿的,有效需求就旺盛了,居民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引擎之一。

引擎之二:國家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兩大塊,一是國家收入,稅收、土地出讓金、國有企業上繳、費、專項基金,其規模已達20多萬億。二是國家負債,財政預算赤字、國債、特別國債、政府平臺融資等,根據經濟增長需要,適度擴大國家負債規模,提高國家有效支付能力。在大疫面前,世界各國都在擴大政府投資,我國經濟處於成長期,新基建為未來十年發展奠定基礎,更需要積極的政府投資。政府消費和投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之一。

引擎之三:公司、組織機構有效需求。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大專院校、幼兒園到高中教育機構、醫院等是國民經濟的細胞,是主力軍。在大疫面前,降低貸款利率,加大中小企業信貸支持力度,先解決企業生存,再解決企業發展。企業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

引擎之四:國外有效需求即出口。中國製造業復工復產走在發達國家前面,產業鏈、供應鏈、物流都恢復的比較快,重點是解決出口訂單,國際貿易摩擦,力爭進出口貿易保持平穩發展。出口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之一。

全球超300萬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對全球的經濟衝擊是全所未有的,中國應該充分依靠制度優勢,門類齊全的製造業優勢,巨大的消費市場優勢,繼續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


華仔之薪


傳統來說,拉動中國經濟的引擎有三個,分別是:投資,消費,外貿!改革開放幾十年來,投資和外貿一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而消費對經濟增長的作用近幾年才逐漸加大!

先說投資,主要分三塊。一是製造業投資,二是房地產投資,三是政府主導的基建項目投資!

就今年的情況而言,疫情蔓延導致內外需求疲軟,製造業由前些年的擴張趨勢轉變為萎縮趨勢。需求萎縮導致供給過剩和產能過剩,製造業投資規模必然下降!

房地產投資今年同樣受影響,外加政策調控干預,今年房地產投資能保持增長不出現下降已經阿彌陀佛!其他的也不用過度指望!

投資領域還能擔當經濟增長引擎重任的只剩下政府主導的基建項目投資!今年地方專項債擴容,額度提前下達,再加上特別國債的發行,以及各大銀行的融資支持,今年基建項目增速大概率會翻倍。

消費方向雖說受疫情影響很大,但隨著復工復產的快推進,以及各地政府發放消費券等種種消費刺激措施逐漸發力,還有國家層面不斷出臺大宗消費品優惠措施。今年消費領域有望從二季度開始逐漸復甦,全年仍有望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長。但其對經濟增長的推動力大概率要低於基建投資!

至於外貿,今年大幅萎縮已成定局!對於經濟增長而言屬於拖累,根本談不上引擎!所以,今年的情況比較特殊,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很可能從三駕馬車變成一個輪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