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潰瘍病該怎麼防治?

農人小禕


很高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番茄潰瘍病該怎麼防治?讓我來說一說。

一、番茄潰瘍病的防治措施

1、 加強疾病的檢疫工作

在番茄進行入種之前, 要對番茄的種子進行嚴格的檢查, 防止患病區的種子、種苗、果實等帶有病毒的種子進行傳播危害其他健康種子。首先, 在種子, 種苗及果實運輸時, 就要對其進行檢疫, 劃分出病疫區。特別是從病疫區往外面運輸的種子, 是一定要進行檢疫的, 一旦檢查出帶毒菌的種子, 將帶病的種苗及果實無病區隔離開, 這時一定要採取安全隔離手段, 進行疾病治療, 防止疾病的病原蔓延。

2、 做好種子的消毒工作

在引進種子時候及播種前都要進行種子的消毒處理, 一般用55℃的溫水浸泡25~30 min、5%的鹽酸浸泡5~10 h、硫酸鏈黴素200 mg/kg浸泡2 h或者1.5%的次氯酸鈉浸泡20~40 min後再放到冷水中冷卻, 之後移出晾乾, 進行催芽、播種。

3、 做好對舊苗床的消毒工作

在選擇新的苗床進行移栽時, 要注意在重新使用之前對舊苗床進行消毒, 每平米苗床可以用30 m L、40%的甲醛與水混合進行噴灑, 蓋上膜4~5天后揭下, 晾曬15天后再進行播種。

4、 加強田間的管理, 施行輪作制度

一旦發現番茄有發生潰瘍病的現象, 首先要對番茄種植的患病區的田地進行整理清潔, 在番茄剛開始發病的時候, 要及時除草, 避免帶露水操作, 避免雨水沒幹就整枝打杈, 下雨過後要及時排水, 還要注意在整枝打杈時, 要在陽光充沛、通風性好, 沒有露水的上午進行。第一次的打杈是在下部分, 當杈長到7~10cm時進行, 側枝的基部留一片葉, 其他部分都 (下轉第200頁) 去掉, 這樣不但能夠有利於植株的營養吸收, 還能促進傷口的癒合, 避免病原的侵入, 遇見杈就可以除掉, 避免養分的多餘消耗。將病葉、老葉都摘除, 將患病的植株清除, 並劃分疫區, 在收穫果實之後也要進行清潔田地, 將患病果實清除, 移出田地進行深埋或燒燬處理, 並且番茄還要施行三年以上的輪作, 這樣才能有效減少田地的病毒細菌。除此以外, 還要進行土壤消毒, 田地加入瑞農可溼性粉劑200~300 g/667m2, 在移栽前的2~3天或覆蓋地膜前對地面進行噴霧消毒, 用水60~100 kg/667m2, 這樣能夠有效的預防番茄患有潰瘍病。

5、 使用藥水定植

在進行番茄定植時, 在每個定植穴中需澆藥水0.5 kg。並且進行噴霧防治, 一旦發現病植株要及時清除, 徹底消滅病殘體, 並對田地進行噴霧防治, 在剛開始發病時, 配製150倍液的青枯立克和1 000倍液大蒜油及易安諾的混合液, 進行噴灑, 連續噴灑2~3次, 每次噴灑的時間間隔在兩天之內, 發病情況嚴重時可以在該混合液的基礎上用春雷黴素, 氯溴異氰尿酸, 等進行穿插多打幾次。

6、 應用生物方法進行防

對患病嚴重的植株及植株附近的2~3 m的範圍內植株一起進行小部分的灌根, 連續澆灌兩次, 兩次的間隔為一天。


戶外老宋


番茄潰瘍病也叫番茄細菌性潰瘍病,可造成部分植株枯死,對番茄生產影響嚴重。

一症狀

全生育期均可發病,幼苗染病,真葉從下向上打蔫,葉柄或胚軸上產生凹陷壞死斑,橫剖病莖可見維管
束變褐,髓部出現空洞。成株期染病常從植株下部葉片邊緣枯萎,逐漸向上捲起,隨後全葉發病,葉片青褐色,皺縮,乾枯,垂懸於莖上而不脫落,似乾旱缺水枯死狀,


莖部出現褐綠條斑,有時呈潰瘍狀。

莖維管束褐變,後期下陷或開裂,莖略變粗,生出許多疣刺或不定根。溼度大時,有汙白色菌膿溢出,果實發病產生疣狀凸起。


二發生規律

病菌在種子內外或附著於病殘體上越冬。種子帶菌是遠距離傳播的途,田間主要靠雨水及灌溉水傳播。整枝、綁架、摘果、農事也可傳播,病菌從傷口侵入、氣孔或水孔侵入,高溫、大霧、重霧有利病害發生,暴雨後明顯加重,長期降雨發病嚴重。露地6月下旬病害猛增,7月中旬達高峰,隨雨水減少逐漸減少。在氣溫較低的地方,則從7月上旬開始發生。

三防治方法

與非茄科蔬菜3年以上輪作,採用高壟高畦栽培。不使用帶病種子,選用野生番茄為砧木進行嫁接,及時中耕培土,早搭架,農事操作露水乾後進行,發現病株拔除深埋或燒掉,並用生石灰對病穴消毒。補施石灰50~70Kg,調節土壤pH,採用測土配方施肥,適當稀植,單蔓整枝,每畝定植2500~3000株,通風透光,相對溼度低。

可用55℃溫水浸種15分鐘,或進行乾熱滅菌,將幹種子放在乾燥箱中,在70℃下保溫72小時或在80℃下保溫24小時。


用濃度500倍液72%農用鏈黴素可溶性粉劑浸種2小時。

用1.05%氯酸鈉浸種20~40分種,浸種後用清水沖洗催芽播種。

發病初期,特別是暴風雨後及時施藥防治。

72%農用鏈黴素可溶性粉劑3000~4000倍液

3%中生菌素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

20%葉枯唑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

20%噻菌銅懸浮劑1000~1500倍液

20%喹菌酮水劑1000~1500倍液

均勻噴霧,在定植後,視病情每7~10天噴一次進行保護防治。


第一穗果膨大初期,進入發病高峰,應注意及時施藥防治。

用72%農用鏈黴素可溶性粉劑2000倍液

80%合黴素可溶性粉劑1500倍液

20%二氯異氰脲酸鈉可溶性粉劑1500倍液

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溶性粉劑1500倍液

進行全株噴淋,也可灌根,每株澆灌對好的藥0.3L,隔5~7天一次,以灌根防治為主,噴霧防治只起輔助作用。


時莊街道王立仁


番茄又名西紅柿,番茄中含有的營養成分非常多,有番茄紅素、維生素、果糖及有機酸和酶等。由於其營養價值非常高,而深受人們的喜好,在我國各地都廣為種植。但在番茄的種植生產過程中,常有病蟲害的發生,番茄潰瘍病就是最嚴重的病害之一。

一、番茄潰瘍病的症狀

番茄潰瘍病屬於細菌性病害,在整個種植過程中都均有發生,特別在夏季溼度大的情況下發病較為嚴重。番茄果實潰瘍病病斑外圈呈白色,中心為褐色,中間有針尖大小的黑點,發病後期果肉腐爛,至使種子也帶病菌;番茄感染潰瘍病後葉片壞死、莖杆開裂、潰瘍直至整株萎蔫乾枯。

二、潰瘍病的防治

1.選用無病菌種子是防治番茄潰瘍病的首要條件,建立無病留種田,與非茄科植物實行2年以上的輪作。

2.做好種子的消毒工作,育苗前可用55攝氏度溫水浸種25分鐘並不斷攪拌;也可選用0.5%次氯酸鈉溶液浸種20分鐘,陰乾後播種。

3.合理施肥,增施磷鉀肥,控制氮肥的施用量。

4.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排乾田間積水,發現病株後及時拔除集中燒掉,並對病株周圍土壤、株植施藥消毒。合理合距種植,有利於番茄生長提高抗病性。

5.在陰雨天氣前後,尤其是修整枝條以後,可用琥膠肥酸銅、春雷黴素農用鏈黴素等進行防治。建議噴施琥膠肥酸銅600倍液+多菌靈福美雙800倍液,每隔7天左右噴一次。

6.在發病初期,可使用3%中生菌素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整株噴霧,每隔3天噴一次,連續3~4次。也可用琥膠肥酸銅400倍液噴霧,或用72%農用鏈黴素可溼性粉劑400倍液噴施,可有效防治危害。

以上是番茄潰瘍病的防治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詳細防治、用藥請諮詢當地農科技術人員。不足之處歡迎大家留言評論並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