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因為這次原油寶事件,大家都不買原油期貨,會造成什麼結果?

綠熊貓兔兔


我們先拋開大家會不會都不夠買原油期貨這個問題不談,我們先了解以下原油期貨存在的意義。

原油期貨存在的意義和作用

首先,原油是眾多行業和企業的重要生產原料,比如航空業、塑料製品業、瀝青提煉、運輸業以及我們熟知的國內兩桶油企業,因此原油價格的高低直接決定這些企業生產成本的高低,原油價格越低越有利於這些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擴大經營利潤。

但是問題是原油本身就屬於非可再生資源,正是因為其被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所以其價格受多重因素的影響,除了受供需關係的影響之外,還受地緣政治、局部戰爭、兩邊或者多變關係的影響,世界各國都試圖把控住原油霸權。

這就難免在明爭暗鬥中使得原油價格大幅度波動,而油價大幅度波動顯然不利於企業成本有效的控制和穩定。

如果原油價格今天100美元/桶,明天300美元/桶,那麼你今天買個塑料水杯10元,明天就可能是30元,物價也會隨之大幅度波動;再者也企業也面臨油價上漲而破產的風險。

所以有效鎖定原油成本是關鍵,此時原油期貨就應運而生:

  • 簡單的說企業作為“多頭”,看漲未來油價,在20美元的時候購買一份期貨合約,那麼企業就將原油價格鎖定在20美元/桶;

  • 而原油供應商與企業對賭博弈,原油供應商認為油價未來會跌,並承諾將來以看跌的價格售賣給企業原油,那麼未來油價即使漲到300美元/桶,而企業也會以低於20美元的價格獲得原油,這就有效的控制了原油成本。

結論:

所以,假設未來都沒有人進入原油期貨市場交易,那麼原油價格將會劇烈波動,這顯然會導致物價急劇波動,也會增加企業的破產風險。

因此,基於此,是不可能出現投資者全部離場的現象的。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關注老劉,越來越牛。

中年老劉聊財經


本次原油寶事件,核心問題不是原油期貨沒人買,而是中國銀行的理財產品會出現沒人賣甚至是擠兌情況,我的觀點如下:

1、原油期貨是世界大宗商品

原油期貨目前主流品種有布倫特原油CFD(OIL)、美國WTI原油,都是世界性的大宗商品,市場巨大,為眾多原油交易商,期貨玩家提供了一個交易性的機會。本次原油寶出事,只是中國銀行這一個客戶而已,其它國內客戶如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並沒有這種問題,所以只是個案,對原油市場的影響實際上是毛毛雨,不會影響原油期貨的正常運作,別把原油寶看得太重。

2、原油寶出事後中行的應對,會造成嚴重後果

從原油寶的合同產品看,這個產品屬於R3級別的理財產品,對應的適用投資者是C3、C4、C5,即平衡型、成長型、進取型,R3理財產品的設計是不承諾保本,結構性產品的本金保障比例一般在90%以上的中風險產品。從現在的結果顯示,原油寶不單不能把本金虧損控制在10%以內,虧光本金(R4、R5)甚至倒欠銀行資金,會令所有銀行理財產品特別是R3到R5的品種產生巨大的羊群效應,大家都知道原來R3的理財產品風險這麼多,那R4(中高風險)、R5(高風險)的不就是瑟瑟發抖嗎?

從目前的情況看,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開始關注自己投資的理財產品是否是低風險或中低風險,會主動迴避中風險以上的理財產品,對中國銀行這種風險評級產生恐懼,不排除是否會出現理財產品被大面積被贖回風險。如果出現大面積贖回,這不單對中國銀行,甚至是其它同行都是一個巨大的流動性考驗。

總結:

有人說,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本來是一個小小的理財產品出現異常,由於處理不當,開始對社會造成難以估計的影響。不管怎樣,通過這一次消極處理,中國銀行在國人心中的印象會大打折扣,對中國銀行而已肯定不是好事。


風雨順德人


不買期貨可以買現貨,或者合同購油,比如我國購買俄羅斯石油就是合同購油,只有價格漲跌,不會出現負值騙人的玩意。不買期貨讓美國頁岩油企業全部倒閉,對我國有利,想繼續用石油期貨收割中國資產不可能了。收割中國資產要付出百倍代價。我國要密切注意美國繼續收割的動作,嚴防死守。不遵守商業法則,美國強盜不得人心,不要跟他們做生意。

這次期貨負值可能就是計算機程序打壓,根本沒有真實的打壓下單,但是美國給你調查嗎?美國給你查看數據不等於承認自己在收割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