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資深文字愛好者,總覺得在群居和獨處時是兩個自己,為什麼?

小詩度日


所以,人們在群居時,大都是帶著面具的,把悲傷、失望、沮喪等等,都深埋心底,帶上笑容、帶上如意,一副春風拂面、歲月靜好的樣子。在同事面前,滿是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快意與自信;滿是坐看雲捲雲舒、靜聽花開花落的瀟灑與從容;滿是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超然與豁達。

而當我們獨處的時候,卸卻所有的裝備,撕下面具,癱坐在沙發上,生活中遭遇的一切不堪、鬱積在心裡所有的不快、都如山洪暴發,傾瀉而出……這個時候,你可以毫無顧忌的大聲哭或者對著空氣大聲罵,你不用顧忌自己的形象,更不用擔心別人的感受,可以隨心所欲、恣意妄為,可以摔東西甚至是罵娘,一通發洩之後,你就會發現,一下子輕鬆了許多......

莊子曰: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其實,我們每個人何嘗不是魚呢?所以,不論是群居還是獨處,兩個你表面上看似矛盾的,但究其根本,都是契合的、統一的。


一抹幽蘭846


其實是一個自己,不同的想法罷了


墨千巡


在心理學中,有本我,自我,超我。每個人都是複雜的,在外風險多,面臨的都是不可控的,因此你會根據具體情況去做出不同的改變。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獨處或者到了相對安全、放鬆的環境裡,沒有太多約束,這時候的你才是最真實的你吧,不用受到外界的影響,你可以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放空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