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各路諸侯是如何崛起的?

亙古懷念說史


東漢末年各路諸侯的崛起之路,各有各的特色,而各路諸侯能夠崛起,根源是黨錮之禍和在道德方面無視皇帝和朝廷,再者就是東漢人的家國觀念很特別,他們的家國觀念,家族始終是第一位,而他們的忠君,忠的也並不是皇帝,而是推舉他或者對他有恩的郡守。下面簡單說說比較有代表性的各路諸侯崛起之路。

董卓:武人出身,在多年的對羌作戰過程中,徵募組織起來了一支通過血緣和宗族為核心,以涼州人為主的“涼州軍團”。

袁氏兄弟:袁氏兄弟袁紹和袁術,能夠迅速崛起,來源於祖上“四世三公”的廕庇,他們爭奪天下的最大本錢就是那些遍佈中央和地方受過袁家恩惠的門生故吏。

陶謙:陶謙自己本是丹陽郡人,而丹陽郡在當時氏精兵所在之地,丹陽兵也以善戰而聞名,陶謙便是從家鄉招募了“好武習戰”的子弟丹陽兵成為了徐州的軍事支柱。

曹操:軍事上曹氏與夏侯氏兩大豪族的團結一心;文官班底上有以世家大族荀氏荀彧為主的潁川士族的人才支持;經濟上以屯田制為基礎;政治上“挾天子以令諸侯”。

劉表:前期爭取到了蒯( kuǎi )氏、蔡氏等荊州地方豪族的支持,平定了荊州內的賊寇;中期聯合袁紹牽制荊州北邊的袁術:後期面對北方中原之戰按兵不動,保持中立,維持荊州太平和繁榮。

公孫瓚:烏桓戰事上,公孫瓚“白馬從義”名震塞外,迫使烏桓與漢廷罷兵。公孫瓚因此被封為都亭侯,率步騎數萬人屯駐在右北平郡(現在的遼寧凌源西南)。後來剪滅劉虞,坐穩了幽州一州之主。

…………

諸侯割據,軍閥混戰,其實怎麼說都是在為他人作嫁衣裳,苦命的永遠是平頭老百姓!

【半步顛原創,喜歡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感謝支持!】


歷史大良造


自然崛起的,無可避免。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到了東漢末年已初見端倪,並逐漸形成了地方割據勢力,以此加速了三國時代的到來。又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大浪淘沙,最終三國歸於一家,繼而開創了晉朝新紀元。當然,東漢末年各路諸侯的崛起,更離不開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推波助瀾。

“黃巾起義”的爆發,讓地主豪強嗅到了天下大亂的氣息,各地紛紛募兵以勤王,賣力鎮壓了黃巾起義運動。東漢末年,朝廷腐敗不堪、宦官外戚爭鬥不止,再加上邊疆戰事不斷,導致國勢日趨疲弱。又因為全國範圍的大旱,致使農民顆粒無收而賦稅不減絲毫,最終走投無路的張角揭竿而起,發動了規模宏大的黃巾起義運動,一時席捲全國。值此危亡之際,東漢朝廷為了平定叛亂,便允許地方募兵,以儘快撲滅黃巾起義的烽火。同時,不甘平凡的地主豪強,立即響應朝廷的號召,紛紛招兵買馬,趕赴戰場,與朝廷通力合作鎮壓了黃巾起義。而這次影響深遠的起義事件,對東漢王朝的打擊幾乎是致命的,不僅直接動搖了統治根基,而且還出現了擁兵自重的情況,更為以後各路諸侯的崛起埋下了伏筆,只待一朝爆發。

至於劉焉的建議,則直接讓地主豪強割據地方成為了可能,而他本人也身先士卒,做了表率。劉焉,出身於漢室宗親,仕途順風順水,一度身居高位。黃巾起義的爆發,擁兵自重的出現,讓他清晰看到了天下大亂的不可避免。於是,劉焉為了安身立命的需要,遂奏請朝廷“議立州牧”,並乘機取得了益州牧之位,實現了割據一方的目的。從此,各路諸侯競相效仿,紛紛割據地方,擴充勢力。待“赤壁之戰”之後,天下局勢明朗,三國時代到來。緊接著,三方勢力的此消彼長,孕育了重新統一的契機。最終,三國歸於司馬氏,建立起了晉朝。

總而言之,東漢末年各路諸侯的崛起,有其歷史的必然性,既標誌著統一的瓦解,也代表著分裂的開始。但統一是大勢,分裂是為了更好的統一,而且分裂還是改朝換代的需要,為政權更迭積蓄了足夠的力量。


史過境遷客


導語:

東漢未年,西涼刺史董卓亂國後,各地世家大族紛紛割據一方,形成了袁紹,袁術,曹操,孫權,劉備,劉璋,劉表等勢力強大諸侯稱霸一方。

袁紹出身汝南郡四世三公袁氏,是官宦世家大族。加上袁紹崛起之初,也很有才幹,很快獲得河北英傑擁護,在河北冀州世家支持下,很快佔領河北冀州,並,兗二州割據一方。袁術是袁紹弟弟,也繼承了袁家一些政治勢力割據一方。曹操出身宦官世家,主要是靠自己的政治和軍事才華崛起,最終消滅袁紹,袁術一統北方。聽從謀術獻計,挾天子以令諸侯,成為東漢未年最大的諸侯。

孫權和劉備,劉璋,劉表是東漢長江以南四大諸侯。孫權繼承父兄家業,重用周瑜,張昭最終佔領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等地盤,成為江東第一大諸侯。劉表佔領荊州,但胸無大志,兒子無謀,結果是被曹操吞併。劉璋佔領四川好大一塊地盤,但是他懦弱無能,不能讓四川豪傑歸心,結果是讓仁義天下的劉備做了黃雀,把四川奪取了。

一,漢失其鹿,群雄爭鼎,北方袁紹,袁術,曹操稱霸。

袁紹,袁術兄弟都是官二代,憑著家族的名聲和權勢,他們兄弟倆在東漢是混的風生水起。討伐董卓後,中原北方其實是袁紹,袁術兩兄弟爭霸。連曹操都和袁紹結盟,對付強勢的袁術。袁術先後與曹操,劉備開戰,佔領淮南,徐,揚二州。以是自認為天命歸己,在壽春稱帝。結果被曹操,孫權,呂布聯合擊敗,不久袁術病死。

以是曹操又聯合劉備擊敗呂布,在白門樓呂布被處死。至此曹操從陳留起兵後,後來居上佔領河南,山東,淮南,荊,徐二州之地,與河北冀州袁紹爭霸北方,以是官渡之戰爆發。當時袁紹擁兵數十萬,曹操才八萬兵馬。曹操智取烏剿燒袁軍糧食,最終袁紹戰敗。袁紹也病死了。曹操又使離間計,袁紹二子相爭互相殘殺。曹操順利奪取冀州。終於一統北方。

二,繼父兄基業,孫權立足江東。黃雀在後,劉表奪益州。

孫堅,孫策死後,年輕的孫權繼承江東基業。孫權聯合江東世族,文有張昭,武有周瑜,佔盡地利和人和。孫權很快消滅不服從的廬陵太守李術,通敵的孫景,圖謀奪權的孫輔。又派兵征戰山越,鞏固了在江東的政權基礎。面對強大的曹操陣營,孫權明智的選擇與劉備聯合抗曹,赤壁之戰大敗曹操八十萬兵馬,從此割據江東成南方最大勢力諸侯之一。

劉備開始很不順利,巔沛流離大半生。好在他以仁義得人心,又有漢室皇叔名份。身邊匯聚了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一批猛人。終於守得雲開月明。在益州外璋懦弱無能情況下,見機出手聯合益州眾多不服劉璋統治文臣武將,做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輕鬆佔領了益州獲得了根據地。從而與曹操,孫權三足鼎立。

最後總結:

東漢末年幾經征伐,各路軍閥諸侯各逞奇能逐鹿中原。袁紹,袁術憑家世而先爭強,又因為各自性格弱點屢屢戰敗。最終曹操憑政治和軍事才華,碾壓了所有人成為北方最大諸侯。南方的四大軍閥諸侯,劉表胸無大志,繼承人懦弱而滅亡。劉璋猶豫不決,不得人心而破家,堅持到最後的只有孫權和劉備。孫權得地利而據江東,劉備有人和而佔四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