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和“實事求是”哪個更實際?

姚文化


你好!對於“咬文嚼字”和“實事求是”這兩個詞來說,我認為“實事求是”更加實際以及務實些。


我將從這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 成語的含義
  • 成語的適用範圍
  • 人們對這兩個不同的看法

咬文嚼字

  • 含義:

形容過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實質。也就是過於在乎文字和框架的束縛,而忽略一些精神創新等等一些靈活的東西。

  • 它的出處:

元·喬吉《小桃紅·贈劉牙兒》曲:“含宮泛徵;咬文嚼字;誰敢嗑牙兒。”此文言文的意思是:宮庭之內皆如此,對文章以及文字就是苛求字眼以及不出錯,形成了不敢越出一步的局面。

  • 近義詞

咬文齧字 字斟句酌 句斟字嚼 雕章琢句


  • 適用範圍

關於講究語言中的文字和詞的運用。《咬文嚼字》還是一個著名的刊物。

他一直在糾正人們日常生活中所用的錯別字以及字的錯誤使用方法。對人們漢語使用中錯誤的反饋。

在古代,咬文嚼字是對文體以及文章的束縛。而在現代《咬文嚼字》是對在漢語使用中一些錯誤字的糾正。

所以我認為咬文嚼字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影響,但是我認為並不切實際有點兒過於注重在使用中和文字文體上的一種苛刻要求。

實事求是

  • 含義

指從實際對象出發,探求事物的內部聯繫及其發展的規律性,認識事物的本質。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辦事。實事求是在現代以及當代都有很大的影響以及成就。

  • 出處

《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修學好古,實事求是。”這段古文的意思是?學習以及崇尚古代文化時,需要我們從實際出發並按照客觀規律去辦事,才能達到實事求是的目的。

  • 近義詞

腳踏實地 踏踏實實 求真務實

  • 適用範圍

對成績和缺點的估計要實事求是,既不能誇大,也不能縮小。在召開過多次國家會議的時候都曾提到過這個詞。而且需要我們學習以及努力。此詞多次出現在各個學段不同年級的課本上要求我們學習以及積極踐行其內涵。


在我們今天日常生活中,我們更應該實事求是並腳踏實地的去踐行自己的夢想和事業。

現實的使用之中,我們一定會說我們應該實事求是。而不是說在現實中我們一定要咬文嚼字。

所以我認為實事求是更為實用也更為實際。

我是千島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十分感謝您撥冗時間閱讀此文。


千島湖觴


這是兩個概念,不可比較,就如同說豬與水果哪個更好一樣。一定程度上,咬文嚼字是在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是為了做到真正的實事求是。


羅曼蒲公英


咬文嚼字是指過分地斟酌字句。多用來指死摳字眼兒,而不領會精神實質。

實事求是是指從實際情況出發,不誇大,不縮小,正確地對待和處理問題。

兩個成語一對比,答案一目瞭然,實事求是的意思裡出現了從實際情況出發,不誇大,不縮小,自然是實事求是更實際。

理由是:咬文嚼字把咬和嚼簡化,就是文字。文字是什麼,文字就是反映我們現實生活的工具,並能做到記錄和傳承,一切文化都離不開文字,就連現在的電影、電視都得先由原著改編成劇夲才能拍攝,並且在視頻上還得把對話和解釋用文字來表達,這就說明文字的重要性。自媒體同樣如此。黨報黨刊,文學雜誌,法律文件對文字更是要求嚴格精準,恰如其分,咬文嚼字,一字不差。所以在現實當中,客觀實際是事實存在,如何反映客觀實際,那就要用文字,用文字就需咬文嚼字,不咬文嚼字就會出現偏差,不是誇大,就是縮小,就達不到實事求是的目的。因此,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就把“紅旗”雜誌改為“實事求是”,目的也是要求我們黨的生活要實事求是,同時也是讓黨的最高權威期刊在反映黨的政策上,使用文字要實事求是,準確無誤,不誇大,不縮小,正確地對待和處理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